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同时这也是我国高校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学作品的鉴赏要开拓学生的审美空间为基础,扩展学生的阅人生经历,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教学中针对不同群体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交流和讨论创造条件并营造特定的环境,结合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进行作品鉴赏。本文就如何有效讲解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如何使大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获得美感享受,从而提高文学能力,提升文化素养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
文学作品审美鉴赏一直是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搞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健康的人格和心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语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教学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作品鉴赏的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文学作品鉴赏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联想、思考等方式对作品中人物、情景、情节等进行鉴赏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真、善、美”。欣赏和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对于感知世界、沟通情感的一个交流过程,读者在进入到作家所创造的文化艺术世界中后,就會与作者有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就象是在欣赏一首歌、一幅画一样。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一般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包含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各种形式的美。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情节、美的语言等会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美的享受,学生在这种“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还很停留在高中阶段,还没有从更深的角度去理想和认识文学。虽然他们在中学时,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阅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历以及理解领悟能力还不够,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所以即使身已在文学中,却找不到打开文学的钥匙。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可能让她们重新认识语文,重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情景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促进了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寻和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三)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当代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较多,都是在父母身边呵护下长大的,所以个人生活经历非常有限,对社会认识也不够深入。文学源于生活,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鉴赏,就是向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教师引领学生对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学形象的鉴赏、解读,使学生步入到一个个社会环境,不但开阔了他们的阅读视野,而且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
(四)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鉴赏文学作品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大学生在鉴赏大量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手写、文字运用、主题思想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写作和理解能力,使大学生的文学底蕴得到提高。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在介绍文学作品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文学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深入地分析作品的内涵。
大学生在阅读、鉴赏大量的文学作品后,对语言的积累、作品情感世界的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意图、作者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主题的表达等进行广泛地鉴赏,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使大学生的文学底蕴得到提高。
二、高校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学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美是由语言文字来体现的。如果没有“美”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就会大大降低,也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写作时,会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因此,作为大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鉴赏语言“美”的能力,用心认识和体会到语言中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感。
1.语言是一种凝练的美
俄国著名文学大师高尔基曾经这样说道:“作为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语言的美,体现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明晰上。”这句话很好的概况了语言凝练的作用。例如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词中,诗人的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七个字,就将一幅大海边一轮明亮的月亮了随着奔腾的潮水,慢慢升起的美妙画卷展现给读者。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种用最简练的字句来表达作品内容的确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美”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字一字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美感,这些经历千锤百炼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美”。
2.文字是一种韵律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一种韵律的美。通过这种象音乐韵律的美所表达出生活上的美。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美,并欣赏和体味这种美带来的“美”感。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这篇散文,作者用平仄格式的变化,以及抑扬顿挫的音调,将一种音乐韵律感觉带给了读者,让读者仿佛在听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在表面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它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一部文学作品成就的高低,与读者的想象力的高低是分不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读者的想象力的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尊重、爱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又是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大学生具备想象思维,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程度。当学生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透过语言层面,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分析、思考,就可以很好地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而它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一种感觉。这种能力不是生来就有,它需要不断地阅读,积累。也就是我们说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后才可以达到的境界。同时,语感不仅仅可以对文学作品的表层意义进行感知,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作品隐含意义的了解。
三、提升高校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质量举措
(一)要以中国古典名著为教学重点
我国的古典名著众多,这些古典名著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不磨灭的魅力。特别是四大名著,可谓家喻户晓,名著中故事情节生动精彩,人物性格突出鲜明。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大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早就了解到学生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意义,并且也在积极引导和推荐学生们进行阅读,但由于组织的不系统、不科学,学生对阅读鉴赏方法掌握不准确,致使阅读效果很不好。
1.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学生们能够顺利地进入鉴赏的成功之门,就要教会他们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例如以下几种方法:
(1)圈点法:以《三国演义》为例,其中人物众多,阅读时间长了很容易前后混淆,在阅读时对重要人物或特殊人物名称可以在下面进行圈点标记,当记不住时,很容易回看作品找到该人物,使前后内容可以很好的衔接。
(2)标识法:对于名著中描写精彩,情节生动的部分,可以用笔进行标识。并在空余时间利用有限的精力集中对该内容进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3)概括点评法:对书中标记的部分,可以用文字在书中进行概括点评。例如《三国演义》中描写张飞的段落“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一段精彩文字可以在书旁概括写为“张飞的相貌”。在描写曹操诬陷叔父,骗过曹嵩的这一段,可以点评写到“曹操从小就与众不同,就带有奸滑的特点。这些概况点评记录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脑中闪过的一些主观感悟,这些感悟只有在当时阅读的情景下才会产生,往往稍纵即失。所以,这些概况点评,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一部作品读下来,也会越积越多,形成自己独有的欣赏视角和解读。
2.指导学生写作评论文章
大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时,是一个“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了解体味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鉴赏和点评的基础上,老师要鼓励大学生们根据自己阅读时对名著的分析和评价,大胆地写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要尽量做到,角度独特、主题鲜明,理由充分。例如: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会说他是神,能掐会算;有的会说他选择曹操当主公就好了,三国早就统一了,他人生的目标也达到了;有的会说他太胆小谨慎了,关键时候总用错人。这些新颖独特的观点一方面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灵感,打开了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时,可以在阅读前和阅读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前对名著的了解和理解程度,阅读后有哪些进步。并根据调查结果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某高校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在阅读前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的原著,对中国古典名著比较陌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也不是很大。经过老师引导对《四大名著》的鉴赏后,学生们对名著中的人物都非常了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大幅提高。
古典名著是我国古人文明成果的标志,在鉴赏名著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欣赏到非常精彩的语言描写,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学习到阅读和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中华传统的文化和优良美德,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精华,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重视个体的差异
一个班级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家乡的习俗、个人的爱好、生活的经历都会有较大差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进行文学鉴赏的教学时,应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1.制定合理的分層标准
大学语文老师可以对班级里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分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高考语文成绩是分层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测试,来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具体的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让学生能够理解到分层是为了更好的教学,而不是简单的按优劣进行分类。
2.注重分层教学的过程
在分层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各小组语文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目标要贯穿于整个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课堂上的教学要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为主。在课堂上,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差小组的学生,老师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比如从文学作品的含义来进行教学和提问。对于较好的小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艺术角度来进行教学和分析。
(三)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在大学语文鉴赏教学中,老师还要在课堂上多运用和设置不同的情境来展开教学。例如:在讲授《诗经》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诗经中的场景用声音、图画等展示出来,使学生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中去,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加深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更好的领悟诗人的思想和精神,从而体会到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提高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水平的因素有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老师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生阅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大学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金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建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吴晓红.文学鉴赏不可或缺的环节[J].江汉大学学报,2002(1).
[3]单有方.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6(8).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
文学作品审美鉴赏一直是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搞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健康的人格和心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语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教学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作品鉴赏的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文学作品鉴赏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联想、思考等方式对作品中人物、情景、情节等进行鉴赏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真、善、美”。欣赏和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对于感知世界、沟通情感的一个交流过程,读者在进入到作家所创造的文化艺术世界中后,就會与作者有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就象是在欣赏一首歌、一幅画一样。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一般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包含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各种形式的美。这些美的形象、美的情节、美的语言等会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美的享受,学生在这种“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还很停留在高中阶段,还没有从更深的角度去理想和认识文学。虽然他们在中学时,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阅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历以及理解领悟能力还不够,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所以即使身已在文学中,却找不到打开文学的钥匙。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可能让她们重新认识语文,重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情景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促进了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寻和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三)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当代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较多,都是在父母身边呵护下长大的,所以个人生活经历非常有限,对社会认识也不够深入。文学源于生活,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鉴赏,就是向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教师引领学生对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学形象的鉴赏、解读,使学生步入到一个个社会环境,不但开阔了他们的阅读视野,而且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
(四)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鉴赏文学作品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大学生在鉴赏大量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手写、文字运用、主题思想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写作和理解能力,使大学生的文学底蕴得到提高。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在介绍文学作品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文学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深入地分析作品的内涵。
大学生在阅读、鉴赏大量的文学作品后,对语言的积累、作品情感世界的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意图、作者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主题的表达等进行广泛地鉴赏,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使大学生的文学底蕴得到提高。
二、高校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学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美是由语言文字来体现的。如果没有“美”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就会大大降低,也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写作时,会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因此,作为大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鉴赏语言“美”的能力,用心认识和体会到语言中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感。
1.语言是一种凝练的美
俄国著名文学大师高尔基曾经这样说道:“作为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语言的美,体现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明晰上。”这句话很好的概况了语言凝练的作用。例如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词中,诗人的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七个字,就将一幅大海边一轮明亮的月亮了随着奔腾的潮水,慢慢升起的美妙画卷展现给读者。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这种用最简练的字句来表达作品内容的确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美”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字一字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美感,这些经历千锤百炼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美”。
2.文字是一种韵律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一种韵律的美。通过这种象音乐韵律的美所表达出生活上的美。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美,并欣赏和体味这种美带来的“美”感。如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这篇散文,作者用平仄格式的变化,以及抑扬顿挫的音调,将一种音乐韵律感觉带给了读者,让读者仿佛在听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在表面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它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一部文学作品成就的高低,与读者的想象力的高低是分不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读者的想象力的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尊重、爱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又是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大学生具备想象思维,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程度。当学生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透过语言层面,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分析、思考,就可以很好地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而它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一种感觉。这种能力不是生来就有,它需要不断地阅读,积累。也就是我们说的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后才可以达到的境界。同时,语感不仅仅可以对文学作品的表层意义进行感知,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作品隐含意义的了解。
三、提升高校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质量举措
(一)要以中国古典名著为教学重点
我国的古典名著众多,这些古典名著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不磨灭的魅力。特别是四大名著,可谓家喻户晓,名著中故事情节生动精彩,人物性格突出鲜明。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大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内容,会是什么样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早就了解到学生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意义,并且也在积极引导和推荐学生们进行阅读,但由于组织的不系统、不科学,学生对阅读鉴赏方法掌握不准确,致使阅读效果很不好。
1.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学生们能够顺利地进入鉴赏的成功之门,就要教会他们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例如以下几种方法:
(1)圈点法:以《三国演义》为例,其中人物众多,阅读时间长了很容易前后混淆,在阅读时对重要人物或特殊人物名称可以在下面进行圈点标记,当记不住时,很容易回看作品找到该人物,使前后内容可以很好的衔接。
(2)标识法:对于名著中描写精彩,情节生动的部分,可以用笔进行标识。并在空余时间利用有限的精力集中对该内容进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
(3)概括点评法:对书中标记的部分,可以用文字在书中进行概括点评。例如《三国演义》中描写张飞的段落“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一段精彩文字可以在书旁概括写为“张飞的相貌”。在描写曹操诬陷叔父,骗过曹嵩的这一段,可以点评写到“曹操从小就与众不同,就带有奸滑的特点。这些概况点评记录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脑中闪过的一些主观感悟,这些感悟只有在当时阅读的情景下才会产生,往往稍纵即失。所以,这些概况点评,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一部作品读下来,也会越积越多,形成自己独有的欣赏视角和解读。
2.指导学生写作评论文章
大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时,是一个“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了解体味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鉴赏和点评的基础上,老师要鼓励大学生们根据自己阅读时对名著的分析和评价,大胆地写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要尽量做到,角度独特、主题鲜明,理由充分。例如: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会说他是神,能掐会算;有的会说他选择曹操当主公就好了,三国早就统一了,他人生的目标也达到了;有的会说他太胆小谨慎了,关键时候总用错人。这些新颖独特的观点一方面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灵感,打开了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时,可以在阅读前和阅读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前对名著的了解和理解程度,阅读后有哪些进步。并根据调查结果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某高校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在阅读前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的原著,对中国古典名著比较陌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也不是很大。经过老师引导对《四大名著》的鉴赏后,学生们对名著中的人物都非常了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大幅提高。
古典名著是我国古人文明成果的标志,在鉴赏名著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欣赏到非常精彩的语言描写,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学习到阅读和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中华传统的文化和优良美德,汲取了中国传统的精华,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重视个体的差异
一个班级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家乡的习俗、个人的爱好、生活的经历都会有较大差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进行文学鉴赏的教学时,应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1.制定合理的分層标准
大学语文老师可以对班级里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分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高考语文成绩是分层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测试,来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具体的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让学生能够理解到分层是为了更好的教学,而不是简单的按优劣进行分类。
2.注重分层教学的过程
在分层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各小组语文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目标要贯穿于整个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课堂上的教学要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为主。在课堂上,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差小组的学生,老师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比如从文学作品的含义来进行教学和提问。对于较好的小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艺术角度来进行教学和分析。
(三)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在大学语文鉴赏教学中,老师还要在课堂上多运用和设置不同的情境来展开教学。例如:在讲授《诗经》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诗经中的场景用声音、图画等展示出来,使学生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中去,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加深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更好的领悟诗人的思想和精神,从而体会到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提高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水平的因素有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老师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生阅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大学语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金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建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吴晓红.文学鉴赏不可或缺的环节[J].江汉大学学报,2002(1).
[3]单有方.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