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耳必然入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声,是校园里必须有的一种声音,必须人人有,必须天天有。这样,学生才像学生,校园才像校园,学校才像学校。
  我曾今到不少学校看早读,发现学生都不“读”书。原本是“读”书时间,教室里、学校里却很安静。细看后发现,学校给各学科都安排了早读,任教老师要到教室值班。当然,数、理、化等学科老师是不需要学生朗读的,但是,语文、英语学科老师不让学生在早读时朗读,就让人想不通了。想不通的还有,那就是人们有时很容易把最简单的,又是最根本的东西丢掉。
  中国的中小学校里,几乎每天都给学生安排了朗读时间,有的把它叫做早读,有的把它叫做晨读。而这“早读”、“晨读”里的“读”,不应是广义的读(即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来学习),而是多指狭义的读,即要出声读书。这样安排,早读应当适宜安排给语言类学科。把早读安排给语文和英语,应该说它是不会影响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学生成长的,更何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最强,英语又最需要学生张口,最需要学生出声。问题是现在有些学校,早读竟被各学科“瓜分”了,有不少学校,就算早读只安排给语文和英语学科,但那“朗朗的读书声”也确实很难听到。
  早读时间,教室里没有“读”书声,是一种不该有的悲哀。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在他的日记里告诫人们:“要坚持大声的朗读和思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早期的一幅对联,盛传一时。今天,不加“思量”,就能随口说出,且叫人回味无穷。我想主要原因除它很好的体现了“对联”修辞格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深感自然与社会(学校)的和谐以及这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天下”的责任感,尤其是“声声入耳”让人自然间产生关于学校、音韵、希望、朝气、活力、专注等方面的联想。而有这种联想的关键贵在“读书声”。同时,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这幅对联中,如果没有了“读书声”,那“风声”就容易让我们想起沙尘暴,那雨声就容易让我们想起泥石流;有了这“读书声”,那“风”,那“雨”就是和风细雨,就是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美妙的体验和深值的期盼。因这“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英语学科的老师们,让你的学生在你的早读课堂上放声读书,让你的课堂上有“读书声”应当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习惯;那些管理课堂课程的负责人,尽量把早读安排给语文和英语学科,并且要求老师要学生在早读课上放声读书,让这种要求成为一种规定,一种制度。
  甘肃会宁曾因红军会师而名垂青史,近10多年来又因高考成绩辉煌而闻名全国,人们把它称为“状元县”。2010年25日宁夏吴忠40多位高中校长、副校长来到会宁。26日早读时我们走进会宁一中的校门。校园的“景色”吸引了我们所有的人。广场、马路、过道、门庭、阶前、墙角、走廊、树下和教室里……到处是学生,他们神情专注,旁若无人,或走,或蹲,或站,或坐……都在读书,而且是大声诵读(学生读的不是语文就是英语),整个校园里书声朗朗,书声如潮。后来我们走到会宁二中等学校从专题短片上看到他们的早读,都是这种情形。这种晨读的措施效果一定很好,好在它不仅是学生早晨读了什么,记了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计”为学校的一天开了一个好头,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地处偏僻山坳里的会宁成为高考“状元县”、教育强县,与他们落实早读和从早晨开始就营造学习氛围必然有密切关系。
  强调让“读书”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规定,一种制度,是因为笔者截止今天之前的近20年里,听过不少语文课、英语课之后的一种判断和焦虑。曾今一次一次听课后总感觉这些课中的绝大多数课堂上少点什么,总感觉味道不足。这“缺少的”,“不足的”就是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读得少,并且是年级越高读的越少。语文(包括英语)教学讲究的是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写”两个字,万万不可丢掉。语文、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会表达。温家宝总理到北京皇城根小学听课后深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不但要学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人的一生,一般情况下的表达都是口语表达,口语表达必须出声音,朗读就是为学生一生的表达,尤其是口语表达打基础,作准备。语文、英语课堂老师不但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诵读,而且,语文、英语老师要把自己朗读、诵读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诵读的好习惯。语文、英语老师要有扎实的朗读、诵读功底。语文、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朗读、诵读,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英语学科的兴趣,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语文、英语老师扎实的朗读、诵读功底,并坚持做好示范性的朗读、诵读工作,是学生热爱老师,崇拜老师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也就会因为这个而喜欢、热爱老师所教授的学科。10多年前有幸在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听了上海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对一堂语文课的评价,她说:“这堂课老师如果一个字不讲,就让学生大声朗读45分钟,老师就已经功德无量了。”这里至少说明的一点是一位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学生和教育的前辈把语言课课堂上的大声朗读看的多么重要。
  奔腾的长江,浩荡的黄河,承载、弘扬了诸子散文,司马《史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化品牌,使中华文化,华夏文明享誉世界。至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这恐怕是任何一个文化名人,任何一个文化国度都无法相比的。这中间我们不难找到几千年来国人那摇头晃脑,闭目神读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此,稍作思考,校园里书声朗朗,声声入耳,会有很多益处。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让学生有一种常在童年的纯洁心态;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调动各种器官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有益于学生身心成长;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营造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让学生神情专注,必然使记忆牢固;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增进学生向上的自信;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形成团队奋力拼搏的合力;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锻造一个集体迎难而上不怕吃苦的精神;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诱发学生形成竞争态势的理想现实;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让我们落实好“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古人叮嘱;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让我们把语言课上的像语言课;坚持晨读,书声朗朗,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像学生,能让我们的老师更像老师,能让我们的学校更像学校。
  因此,晨读吧,校园里要书声朗朗。
  因此,“读”书吧,教室里要声声入耳。
  因此,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老师,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当坚信:声声入耳,必然入心。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
2004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乃世界首创,出现真空和低效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明晰水行政许可体系,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相关规定,对于确保水行政许可相关政策之间
长期以来,声乐教学主要以个别课形式,根据不同声音功能和特点、不同声音感受和理解、不同声音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而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造就
桑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桑桐先生早期的三首作品《林花谢了春红》、《夜景》及《在那遥远的地方》,分别作于1943年和1947年,这三首作品也被看作是中国
“七彩卡评价”作为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质量改革的突破口,已成为课堂教学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一盏方向灯,使课堂发生了深度变革,使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警觉。其中,流域水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解决日益突出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横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久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是一听见写作文就怕。我发现其实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1、教师指导得细,不厌其烦地指导,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把学生的思维限制死。 
【摘要】习惯反映性格,性格生成品质,品质内化为能力。习惯是能力的通道,能力只有在良好习惯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习惯的重要性,一张学习习惯调查表更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减负增效,必须构筑高效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关注学习习惯。笔者从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情境,学会倾听;引模式,学会表达;造氛围,学会合作;抓住点,学会阅读;巧批改,学会书写。  【关键词】关注
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先生有精辟的论述:“须知教师的功用只在指示一个门径、一点方法,而探索内容、应用方法,完全要靠自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达到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的目的,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点滴体会。  一、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教育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这已是人们的广泛共识,但是在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很少单独地审视教育的公益性问题,因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