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哲学”视角下的生态道德责任培育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合,是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和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以和合思维方式把握不同的现实主体,并整合中国优秀生态道德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合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培育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现实的人”的生态人格。拥有生态人格的现实个体,能够尊重作为有机整体的自然,在把握人与自然和合的内在根基基础上,能够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
  [关键词]和合 现实的人 马克思主义 生态道德责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2-0013-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2004
  一、引言
  “穹顶之下”,我们呼吸困难,既担心雾霾来袭,也担心吃的东西、喝的东西受到污染。雾霾、污染物从哪里来?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详细地告诉我们雾霾发生的种种原因,有政府的原因,有企业的原因,当然也有我们个人的原因。看完令人震惊、深思、汗颜。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回答记者问时说,这部纪录片让他想起了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这是一本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调查,其中批评了负责生产的部门与监管的政府部门,反思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此书的出版,强烈震撼了美国大众,并成为启蒙人类环境意识的一盏明灯,也使一种合成的有机杀虫剂DDT停止使用了。柴静能否成为中国版的蕾切尔·卡逊,关键在于我们政府和个人该如何采取行动以推动环境治理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比如作为个体,如何避免“吉登斯悖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吉登斯在其《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中提出,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危险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由于它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是有形的、可见的,因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计划中很少被纳入短期考虑的范围,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愿意对它们采取任何实际的举动,然而一旦当气候变化的后果变得严重、可见和具体,我们就不再有行动的余地了,因为一切都太晚了,这就是所谓的“吉登斯悖论”。现在我们都知道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不愿意置身于雾霾天气下,但是人们宁愿出行戴上口罩,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如出行少开私家车等等。而如果在我们尚有采取行动的余地的时候,却不采取行动,到了情况严重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可能再也没有行动的余地了。本文提出,“吉登斯悖论”的破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解决问题,需要更多柴静式的环保纪录片敲响警钟,需要我们每个人培育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自觉约束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只有使这些力量的“和合”,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才有希望。
  二、“和合”的内涵解读
  “和,相应也”(《说文解字》),意为声音相应和谐,只有两个以上不同声音的诸多声音的调和、协调、相应、恰到好处才有所谓的“和”。“和”后来延伸出更多涵义,如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合,合口也”(《说文解字》),合口是包括口的上唇与下唇、上齿与下齿的合拢。“合”后来也延伸出丰富的涵义,如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等。由此不难发现,和与合的完成都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要素为前提,单个的要素无所谓和或合,只有不同要素的融合、结合,才能和或合,在这个意义上,和与合的涵义可以相通用、并举。纵观世界,存在着丰富多样的不同事物、要素、结构、材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涵摄、氤氲相荡,使新生命、新事物不断出现、生生不息。我们的祖先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法,明察了这一差异和生的现象,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重要的和合思想。
  但传统和合方式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如张立文先生所批判的,传统和合方式是无中介的直接和合、无转换的取舍和合、差分不足的简单和合、无冲突的重一和合与多奇点的神秘和合。因为差分不足,没有重视要素、部分,而是强调“一”、整体,从而忽视中介及其作用,变成没有冲突、没有转换的合一,成为神秘的合一。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都是‘合二而一’,没有转换中介系统,更无符号化、定型化的技术工具系统。这种无中介的直接和合,是低水平的元始状态的自然和合”[1]。这种不重视差分、没有转换中介系统的低水平的和合,使中国缺少了一个认知的、技术的工具世界的环节,这是古代中国虽然拥有“四大发明”的伟大科技成果在近代却未能出现西方式的科技大发展的“李约瑟之谜”的原因。在批判传统和合方式的基础上,张立文先生创建了自己的“和合学”和“和合哲学论”,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和合思想。他认为“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2],并提出了21世纪的五大文化原理,即和生原理、和处原理、和立原理、和达原理、和爱原理,以化解人类面对的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人与文明的价值冲突。而这,是以人类作为有文化创造性和超越性的主体为前提的,唯有这样的主体,才有可能让各种元素、要素“和合起来”,并使意义和价值充盈期间。和合哲学运用于自然科学、伦理学、人类学、技术科学、经济学、美学、管理学、决策学之中,能够促进这些学科的不断完善和长足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同样需要和合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道路的路径选择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合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批判的基础上发扬继承,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和合思维、和合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三、运用和合思维与和合方法,培育生态道德责任主体   在追求物质充裕、过度消费的当下,伴随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污染。如若不采取有效的行动,我们将失去生存的家园。而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行动始于我们思想的改变、态度的转变、规律的把握、方法的掌握,这些种种因素的有效和合,可以促使我们自觉担当生态道德责任,共同维护、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以和合思维把握“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要的概念范畴,它反对剥离各种具体因素仅仅抽象地去理解人,提出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即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条件下,能动地表现、实现和确证其独特个性,并满足其需要及不断发展的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作为生态道德责任的履行者应该是具体的现实个体,既有人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在理解个性的基础上把握其共性,引导其行为向有益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生态共同体的利益的境界提升。
  “现实的人”存在着种种差异性和对立性,但又存在相似性和统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智力水平、情感感受力、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是不同的,而且家庭教育环境、社区人文环境、学校教育环境、面对的社会环境也存在差异。此外,专业的特殊性也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个体和主体思维的差异性。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同的。以世界观为例,理工科的学生能够通过专业的素养和分析的思维模式正确把握自然世界的生成和构成,以及自然界发展变化运动的具体规律,从而容易接受辩证唯物论思想。但是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和对人文学科的轻视,对人类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律性往往掌握不够,结果很难生成生态世界观,即理解不到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而是孤立地看待这个世界、人类自身。人文学科的学生则刚好相反,如果仅限于专业必修课程而不选修相关的自然科学课程并掌握其精髓,则难以运用分析思维去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从而难以生成生态自然观,把握不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复合生态性。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交叉结合的种种可能性,落实于每个“现实的人”身上,则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合体与附体,既求真务实,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部2014年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即在上海市、浙江省试点, 到2017年高考将不分文理科。这一尝试是对文理分科弊端的矫正,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的。
  运用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合精髓,把当代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现实基础的夯实,将进一步有助于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责任担当主体的超越性境界的提升。既重视个人的兴趣、爱好、需求,包括对有实用性、功利性的考量,又注重人之为人的标竿,不是停留于对自身及人类之爱,而是延伸至对自然之爱,不断从小我发展到成就大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此更接地气,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洪流中,又能仰望星空,在追求个人梦的同时也追求中国梦,追求共产主义全人类的梦,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二)以和合文化培育生态人格
  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要想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就得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特别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雾霾重重的当下,更需要每个公民养成生态人格。生态人格,“即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伴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基于对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的把握和认识而形成的作为生态主体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或者说,是生态主体存在过程中的尊严、责任和价值的集合”[3]。这一“生态人格”的界定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我的理解和自我价值的评价。而这几个方面都与一个词相关,即“意识”。唯有意识的发展,人类才能反转自身,面对客体的自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欲望和动力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努力“认识你自己”,才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运用和合文化整体的视角,系统地把握生态世界观的理论
  个体、人类社会、自然界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和合而生成的整体,是人―社会―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一物种在这一系统中都有其重要价值,并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当用这种自然观看待自然、自己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我们星球上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时,人们就会把自己看成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这绝对不是在否定自己的人格;相反,它是一种对包括人的生物本性和人格的真实自我的理解方式”[4] 。也就是说,在生态系统这个大背景中来理解自我,就会看到在生物学上人类自身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人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而我们与其他物种又存在相异之处,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自主的决定如何生活,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能够担当道德责任,追求向善的生活。因而,在生态世界观的观照下,人不应被视为天生就比其他物种优越,不应高居于其他物之上,成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和征服者;相反,应该公正、平等地对待其他物种。由此不难理解,当我们结合这种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思维方式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我们就能发现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内在包含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中。哲学基本问题内在的就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维度,这一内容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供借鉴,如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以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等生态思想。
  2以和合思维方式把握自然的地位和价值,尊重自然、给予自然同等道德关怀
  自然是生生不息的,不仅演化出万事万物,还最终进化出拥有智能的人类,并源源不断提供生命所需要的资源。由于拥有意识和较高智能,在不断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我们人类能够逐渐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认识到自身与大自然的一体关系,从而能够领悟到关爱自然就是关爱自身,就能够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深层生态学家阿伦·奈斯认为,真正的“自我”应该是与在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Self),而不是狭隘的“自我”(self)或“本我”(ego),真正的自我实现不会是孤立的个体自我的发展,而是需要超越狭隘的自我或本我,在致力于促进其他生命的多样性生存和发展中实现自我的发展[5]。这种通过与大自然的联系来理解“自我”,并把人性的成熟与其他生命存在物联系起来理解自我的实现,即是在更大的背景框架下塑造人格,使人格的养成拥有生态的维度,展示出来的个体即是“生态自我”。 也只有这种具有健全人格的主体才能够自由自觉地担当生态道德责任。这一重要思想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讲授到意识来源和意识的能动性时加入补充,并深入分析、重点讲解。人的类意识的重要性可以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找到理论源泉,如马克思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6],正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既有小我的自我利益诉求,也有大我自我实现的追求。   3培育生态人格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首先,思想理论与现实情况的和合。这是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因为没有对各种文化经典的研读,使各种思想得以和合,就不可能提升思想理论的高度,就难以寻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方法是工具系统的一部分,而“工具和合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解’,……‘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造。……‘解’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服务于目标,而是人自身智慧投入的和合”[7]。自身智慧即包括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运用到的经典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外,还包括中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西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等等。通过对一本或数本、一篇或数篇经典著作的研读,可以增强理论的厚度、分析的深度和视野的宽度。而要掌握各种经典著作,又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今的社会变化,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同时要充分利用现实的经典案例,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详细分析相关背景、当今现状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
  其次,针对各类不同的学生个体,既尊重其个性又因材施教,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世界当中。具体而言就是,结合学生自身性格、专业背景等情况,以及身边的事例、接触到的新闻事件等讲授相关思想、观点、理论及其运用。同时使思想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主要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如由其选择最感兴趣的时事话题、生活话题、情感话题,不管是自己思考的、看到的、听来的、在实践活动当中遇到的,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PPT演示、讨论等互动环节,与大家分享。
  最后,要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当地生态道德文化资源和实践基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进行生态人格的培育。比如浙江台州学院所在地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种文化始于天台山得道高僧寒山、拾得,即“和合二仙”的传说,他们安身乐道、自我湛然、宽容忍让、互帮互助、和谐相处。而作为“和合二仙”和乐的寓居之地天台山,钟灵毓秀,生态环境极其优越,在这里“三教合流”,既是道家修练的洞天福地,也是儒家修身的圣地,同样是佛家悟道的净土。身居于此地,沐浴自然的恩赐,可以修身养性,抛开俗世的种种烦恼,如寒山诗所抒发的,“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这一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鼓励他们去天台山实地考察、调研,从而在与美丽的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接触中,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人格,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保护自然、养育自然。
  参考文献:
  [1][2][7]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5,71,147-148
  [3]彭立威论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价值指归[J]道德与文明,2011(4):119
  [4]保罗·沃伦·泰勒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
  [5]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7-98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其他文献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的成败是学校管理效率、育人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社会环境,价值取向、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念等问题,德育确实有越来越被弱化的倾向。如何抓好德育工作,成了一道难题。我认为,学校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德育着力的“点”,为教师的教育观定好位实践证明,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艺术
期刊
一、做到规范管理,健全工作制度  学校注重了教师“两修三课”各项的制度建设。考核评价与练功奖惩相结合。通过制度和方案来约束教师行为,提高研修实效。并且活动有安排有小结,对教师能够按照要求申报两修考试的,学校报销两次报考费用40元。对于在上一级组织的练功、两修活动中取得名次的教师和对于校内的每一次的考核、评价、竞赛活动统一记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之中,按照教师的岗位责任制相关要求,在校务会议上给与统一的
期刊
[摘要]研究生道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了解并探究研究生德育途径的最优组合。结果发现,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的组合是最优组合,思政课是最广泛传播德育理念的方式,而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强烈希望能够展开的学习形式。本研究希望能为切实实现研究生德育效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德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
期刊
[摘要]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高校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依据。由于目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正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出现了各院校设置的专业名称不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差异较大等现象。对国内3所具有代表性院校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制定合理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培养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一、在平时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图书馆内好书多的数不胜数,首先,我们要不断丰富、充实图书馆的创新教育素材,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科学家、历史人物传记及到学校周边的书店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图书看,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优秀的阅读资料直接送到学生身边,以提高这些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和教育作用。在朝阳实验小学,走廊处处都设置阅览橱窗和黑
期刊
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精心组织,成立由党支部副书记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后勤主任、档案员作为成员的档案工作组织机构,确定领导负责制,全面领导完成档案工作。及时完成文件归档入库工作;落实设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在日常工作做好文件收集和归档工作;做好服务利用工作。全面实现档案工作的效益管理、特色管理、科学管理。  1效益管理  学校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也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业务
期刊
学生乐于学习来自兴趣。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时注意力才能集中,才会去积极思维,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得快,记得牢。因此,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上学期的科学教学中,我彻底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理念,充分放手,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成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自觉自愿的去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去学习
期刊
一、加强领导,保证小科教学正常运行  1为了搞好小科课程的教研工作,学校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首的教研领导小组,建立教研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好指导监督工作,使之形成制度化。注重教学的实际性和实效性。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把参加教学情况作为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组成部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2由于地方课程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之一,在教师的配课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每
期刊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长、成才的起点和基础。客观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家庭教育较之以往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家庭教育的环境有所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有所转变,家长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提高。一句话:家庭教育正在向人本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导致农村家庭教育至今还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很多家长不能正
期刊
班级管理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方法,以班集体为基地,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实践创新为动力,在抓好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等的引导与培养工作。  一、以小事为切入点,灵活开展赏识教育  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激励与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各位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吧,上课了,你如果批评谁没坐好,其他学生一般不会有意坐好,相反,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