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任何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本文作者见微知著,首先从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谈起,然后分条细缕地分析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思维;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中锻炼思维、提高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但是提问又并非如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教师上课使用的提问手段以及方式并不令人满意,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比较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一些问题:①浅显化提问;②闪电式提问;③追击式提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提问效率呢?
1.提问要科学
基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应注意其科学性,提出的问题内容应是准确的。比如在认识圆时,教师有如下几种发问:“圆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圆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圆是怎样的图形”。这几个问题中,第一种问法应该是最科学的,因为它强调了“一种”,而这个“一种”又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学习圆柱和圆锥两种立体图形的关系时,教师和学生也往往会作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结论。对于这个答案,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细究下来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存在问题,因为只有在高与底都相等的情况下,这一结论才成立,这里有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等底等高”。就问题的科学性、严密性来讲,这个结论是不科学的,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不严密、考虑问题不认真的不良习惯。
2.提问要紧扣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重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该重点心中有数,然后再围绕重点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这些新颖独到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接收新知识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顺,这样的新数学知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难点是有相对性的,由于学生的基础成绩各不相同,所以各人的难点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地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因材施问,艺术地提问,帮助学生进行难点转化。
3.提问要合理
问题的提出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要注意到问题的“质”和“量”。首先,提问的总量要合适。需要问则问,能不问则不问。而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问的频率宜有快有慢,这样使得课堂一张一弛,学生就不会疲劳和厌倦。其次,要保“质”:难度、深度要恰当。提问应以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作为标准。最后,提问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如果超出教学内容太多,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4.提问要适时
能否掌握提问的最佳时机也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我们应该做到在数学课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不是预定的,都是按照学生接收知识的程度来确定的;一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本节课接收知识的程度来决定的。问早了,学生思维跟不上,结果是回答不出;问迟了,提问的结果虽令人满意,但从提问的本来目的和培养学生思维这个角度看却是低效的。
5.提问要有价值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要强,不能过于随意。而这目的性则源于教师对章节内容目标的理解。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善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使相应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样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提问。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教师就要围绕“为什么要除以2?”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这个问题一旦解决,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应该做到逻辑思路慎密,这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指导作用。
6.提问要有广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面向全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方面,要考虑题目的深浅度。这个深浅度应该以部分同学经过思考可以答出,绝大多数人经过老师点拨后也能够答出为准,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具体提问上也应该克服部分教师“先提名,后提问”的习惯,因为这样会使得其他同学在教师提问的时候思维上处于一种松散状态。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还可以沟通师生间情感,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初级中学)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思维;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师生、生生对话交流中锻炼思维、提高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但是提问又并非如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教师上课使用的提问手段以及方式并不令人满意,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比较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一些问题:①浅显化提问;②闪电式提问;③追击式提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提问效率呢?
1.提问要科学
基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应注意其科学性,提出的问题内容应是准确的。比如在认识圆时,教师有如下几种发问:“圆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圆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圆是怎样的图形”。这几个问题中,第一种问法应该是最科学的,因为它强调了“一种”,而这个“一种”又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学习圆柱和圆锥两种立体图形的关系时,教师和学生也往往会作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结论。对于这个答案,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细究下来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存在问题,因为只有在高与底都相等的情况下,这一结论才成立,这里有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等底等高”。就问题的科学性、严密性来讲,这个结论是不科学的,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不严密、考虑问题不认真的不良习惯。
2.提问要紧扣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重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该重点心中有数,然后再围绕重点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这些新颖独到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接收新知识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顺,这样的新数学知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难点是有相对性的,由于学生的基础成绩各不相同,所以各人的难点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地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因材施问,艺术地提问,帮助学生进行难点转化。
3.提问要合理
问题的提出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要注意到问题的“质”和“量”。首先,提问的总量要合适。需要问则问,能不问则不问。而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问的频率宜有快有慢,这样使得课堂一张一弛,学生就不会疲劳和厌倦。其次,要保“质”:难度、深度要恰当。提问应以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作为标准。最后,提问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如果超出教学内容太多,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4.提问要适时
能否掌握提问的最佳时机也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我们应该做到在数学课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不是预定的,都是按照学生接收知识的程度来确定的;一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本节课接收知识的程度来决定的。问早了,学生思维跟不上,结果是回答不出;问迟了,提问的结果虽令人满意,但从提问的本来目的和培养学生思维这个角度看却是低效的。
5.提问要有价值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要强,不能过于随意。而这目的性则源于教师对章节内容目标的理解。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善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使相应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样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提问。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教师就要围绕“为什么要除以2?”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这个问题一旦解决,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应该做到逻辑思路慎密,这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指导作用。
6.提问要有广度
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面向全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方面,要考虑题目的深浅度。这个深浅度应该以部分同学经过思考可以答出,绝大多数人经过老师点拨后也能够答出为准,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具体提问上也应该克服部分教师“先提名,后提问”的习惯,因为这样会使得其他同学在教师提问的时候思维上处于一种松散状态。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还可以沟通师生间情感,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