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主要人口分布在农村,因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在农村,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还比较滞后,为发展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本文对这种现象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同时给出几点建议,力求我们的农村体育教育展开新的局面。
【关键词】农村学校 专职教师教育管理者
1.前言
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体育课程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七次的改革,[1]每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在最近一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课程模式,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态,获得了一些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 的教改经验,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根据“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来审视现行中学体育课程,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脱节现象,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色彩较重,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成人化、竞技化运动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的形成;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学习评价简单化,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国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 体育教师因素
1.1 体育教学不规范。现在出现的体育教学“热闹繁荣”的景象,实质是,体育教师拿出许多体育器材、器具供学生自选玩乐,学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只要玩起来、只要他们开心就行了,体育课成了“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课”。美其名曰发展学生个性需求,其实就是“放羊”。忘了体育教育是一门学科,同样有导学案,有达标测评,有课后作业,有教学反思。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开课率偏低,在边远地区还有将近50%的学校不能完全开设体育课。部分校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对教学态度的不积极,在教案、教学计划等方面缺乏完备
1.2 体育专职教师人数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何谈对学生根据性别上课。因此,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女生已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支,男生还未达到预期运动量和强度。这样长期以往大部分女生开始想办法离开体育课堂,而有些“吃不饱”的男生就会对你的课程设计提出质疑。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量较多,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造成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体育教学质量。3.我国贫困地区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
2. 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可是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狭小。同时乡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因此,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和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了极大的不便与安全隐患。
3 教育管理者强调的安全,抹去了体育课堂本该有的精彩。教育管理者只是一味的强调安全问题,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畏手畏脚,不得不放弃某些有难度而精彩的项目,比如我国传统优势体操项目,单、双杠、跳箱、木马等的。因此,造成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不了解,不能够欣赏,进而不能够正确的全面的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我国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校正常开课,课余训练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其他项目由于场地器材原因无法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下建议
4.学校教育观念、管理的滞后。
4.1 在我们的农村学校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合格率的现象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减少课外活动时间。
4.2 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社会对体育教师缺乏认知。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体育教师不就是孩子王吗?蹦蹦跳跳谁都会,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走人,领着孩子玩的人多的是!实质上体育特别是体育教学时一门科学,学生的健康需要符合科学规律的创造性教育来保障,自然外行所看到的“谁都会”的“花样”后面,真正潜藏的规律性的东西却被忽略抛弃了。所以,体育教师为学生健康奠基的良好愿望退缩成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也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性侵害”、体罚学生。工作得过且过、倒行逆势等变态行为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增加师资力量,加强培训。在我们的农村小学至少有一到二名专职的体育教师,在农村中学有三到五名体育专职教师,能保证体育课程的开设,同时开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课堂上争取让每位学生能够接受专业的精心设计的授课和指导。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改变以往的古板和“放羊”式教学。对学生有区别性对待,让女生和男生都达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教育管理者要给体育教师,创造并提供培训,函授,自修,观摩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体育教师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涵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改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2. 教育管理者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推行人性化管理,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教育管理者合理地看待体育课、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防的安全事故,把它制度化、正常化,不能一味的把责任强加给的个人,让运动者快乐,组织者放心的工作。
3. 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器材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在贫困地区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寻找社会民间经济体的帮助和投资,从而解决山區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摆脱现有“一副篮球架,外加两乒乓球台”的单一局面,使师生能够放开手脚,敞开胸怀,在体育教学与运动中快乐成长。
结束语
我们的社会高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行,我们农村教育经费有了保障,只要我们认真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武装好自己,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奋斗。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于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农村学校 专职教师教育管理者
1.前言
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体育课程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七次的改革,[1]每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在最近一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课程模式,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态,获得了一些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 的教改经验,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根据“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来审视现行中学体育课程,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脱节现象,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色彩较重,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成人化、竞技化运动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的形成;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陈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学习评价简单化,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国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 体育教师因素
1.1 体育教学不规范。现在出现的体育教学“热闹繁荣”的景象,实质是,体育教师拿出许多体育器材、器具供学生自选玩乐,学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只要玩起来、只要他们开心就行了,体育课成了“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课”。美其名曰发展学生个性需求,其实就是“放羊”。忘了体育教育是一门学科,同样有导学案,有达标测评,有课后作业,有教学反思。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开课率偏低,在边远地区还有将近50%的学校不能完全开设体育课。部分校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对教学态度的不积极,在教案、教学计划等方面缺乏完备
1.2 体育专职教师人数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何谈对学生根据性别上课。因此,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女生已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支,男生还未达到预期运动量和强度。这样长期以往大部分女生开始想办法离开体育课堂,而有些“吃不饱”的男生就会对你的课程设计提出质疑。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量较多,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造成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体育教学质量。3.我国贫困地区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
2. 体育场地、器材不足。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可是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狭小。同时乡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因此,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和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了极大的不便与安全隐患。
3 教育管理者强调的安全,抹去了体育课堂本该有的精彩。教育管理者只是一味的强调安全问题,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畏手畏脚,不得不放弃某些有难度而精彩的项目,比如我国传统优势体操项目,单、双杠、跳箱、木马等的。因此,造成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不了解,不能够欣赏,进而不能够正确的全面的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我国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校正常开课,课余训练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其他项目由于场地器材原因无法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下建议
4.学校教育观念、管理的滞后。
4.1 在我们的农村学校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合格率的现象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减少课外活动时间。
4.2 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社会对体育教师缺乏认知。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体育教师不就是孩子王吗?蹦蹦跳跳谁都会,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走人,领着孩子玩的人多的是!实质上体育特别是体育教学时一门科学,学生的健康需要符合科学规律的创造性教育来保障,自然外行所看到的“谁都会”的“花样”后面,真正潜藏的规律性的东西却被忽略抛弃了。所以,体育教师为学生健康奠基的良好愿望退缩成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也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性侵害”、体罚学生。工作得过且过、倒行逆势等变态行为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增加师资力量,加强培训。在我们的农村小学至少有一到二名专职的体育教师,在农村中学有三到五名体育专职教师,能保证体育课程的开设,同时开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课堂上争取让每位学生能够接受专业的精心设计的授课和指导。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改变以往的古板和“放羊”式教学。对学生有区别性对待,让女生和男生都达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教育管理者要给体育教师,创造并提供培训,函授,自修,观摩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体育教师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涵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改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2. 教育管理者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推行人性化管理,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教育管理者合理地看待体育课、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防的安全事故,把它制度化、正常化,不能一味的把责任强加给的个人,让运动者快乐,组织者放心的工作。
3. 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器材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在贫困地区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寻找社会民间经济体的帮助和投资,从而解决山區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摆脱现有“一副篮球架,外加两乒乓球台”的单一局面,使师生能够放开手脚,敞开胸怀,在体育教学与运动中快乐成长。
结束语
我们的社会高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行,我们农村教育经费有了保障,只要我们认真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武装好自己,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奋斗。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于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