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案例背景
小A,女,系我院2015级学生,来自浙江省内相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在入学前的学生情况摸底过程中,小A通过QQ向我告知了其家庭基本情况。其父母都是残疾人,且残疾的等级较高,之前一直都在家乡当地的福利工厂上班,想要集资建房,结果积蓄被福利工厂老板骗走,目前只能在外打零工并蜗居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中,家中经济十分困难。小A本人的求学之路也十分曲折,两年前临近考试,却因训练时意外骨折无缘我校。在外工作一年后,重新下定决心,在巨大的压力中,恢复训练终于考上我们武术专业,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渴望在大学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开学后,在家庭经济认定过程中,我详细核实了她的家庭情况,确实非常困难,并且由于家庭困境和自身经历,导致该生并不自信,而且有很强的防御意识,缺少大学生应有的活力和朝气。于是推荐该生获得福慧赵氏廷芳奖学金,并评定给予二等助学金,得知结果后,该生第一时间给辅导员发去了信息,感谢之余立志好好学习,不负学校培养。
然而,小A大一两个学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班级排名中下,大二开学初,辅导员察觉到小A的微信朋友圈十分消极,不久就出现了其与室友矛盾激化到动手的突发事件……
2 案例分析与处理
小A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家庭背景造成的个性问题,家庭贫困不易使她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面对困难不够自信,面对矛盾容易激动,容易将同学间的正常的生活摩擦理解为对她的孤立和攻击,防御性强;复读单招入学的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也不恰当造成的绩点排名落后给她长期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其心理承受能力,与室友间的偶然口角冲突成为了她长期压力爆发的触发点。
作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同时也是其年级辅导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扶问题,更涉及到在心理素质建设、人际关系处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思想引领的问题。从小A的个人情况出发,以本次突发事件为切入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2.1 开诚布公,融洽寝室氛围
首先,关于这次寝室矛盾,与小A进行交流,对其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一些建议。正确认识人不能决定出生,但是可以选择如何生活,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应当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凡是多往好的方面想,心理互换和相容,多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应学会自我调节,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调节的方式有很多。交流之后,小A也对自己的不理智有所歉意,愿意向室友道歉,并作出改变。其次,与小A的几位室友进行座谈。希望大家充分理解小A的内心冲突,理解她的家庭生活经历,每位同学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不一样是很正常的事。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起是缘分,我们需要做到的更多的是包容而非计较,更多的是体谅而非抱怨,更多的是沟通而非逃避。小A和他的室友们冰释前嫌,并对一些生活作息达成了公示,并约定对于矛盾多克制,多理解。
2.2 悉心引导,多方面助力成长
寝室矛盾的处理,小A真正敞开心扉地与辅导员交流,为进一步的引导打好了良好的信任基础。通过小A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以及班级同学了解到,小A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辅导员从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小A进行帮扶,与她一起制定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对她比较薄弱的课程,安排学生党员进行辅导。同时鼓励小A多与别人进行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利用我院免费教职工子女培训公益平台,推荐小A担任武术项目的助教,在对小孩子们的教学过程中,小A收获了经验、欢笑和成长。
3 案例思考与启示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做好贫困生工作亦是学生工作当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特别是一部分贫困生群体无法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往往表现出孤僻、紧张、敏感等现象,从而产生自卑、多疑、焦虑等等心理问题。这些无形的精神压力经常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神压力,是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严重时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这些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弱,是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工作的难点。
应当关爱贫困生,构筑师生互信的基础。从关注、到关心、再到关爱,这样才能聊得深入,聊得真实,及时的给予学生一些帮助,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信赖。
适度引导,陪伴学生成长成才。在物质帮扶之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努力培养贫困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受到挫败的时候,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力。
整合资源,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寝室、班级、教师、家庭的合力,发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讓他们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利用网络、实践活动、新媒体等为贫困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
小A,女,系我院2015级学生,来自浙江省内相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在入学前的学生情况摸底过程中,小A通过QQ向我告知了其家庭基本情况。其父母都是残疾人,且残疾的等级较高,之前一直都在家乡当地的福利工厂上班,想要集资建房,结果积蓄被福利工厂老板骗走,目前只能在外打零工并蜗居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中,家中经济十分困难。小A本人的求学之路也十分曲折,两年前临近考试,却因训练时意外骨折无缘我校。在外工作一年后,重新下定决心,在巨大的压力中,恢复训练终于考上我们武术专业,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渴望在大学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开学后,在家庭经济认定过程中,我详细核实了她的家庭情况,确实非常困难,并且由于家庭困境和自身经历,导致该生并不自信,而且有很强的防御意识,缺少大学生应有的活力和朝气。于是推荐该生获得福慧赵氏廷芳奖学金,并评定给予二等助学金,得知结果后,该生第一时间给辅导员发去了信息,感谢之余立志好好学习,不负学校培养。
然而,小A大一两个学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班级排名中下,大二开学初,辅导员察觉到小A的微信朋友圈十分消极,不久就出现了其与室友矛盾激化到动手的突发事件……
2 案例分析与处理
小A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家庭背景造成的个性问题,家庭贫困不易使她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面对困难不够自信,面对矛盾容易激动,容易将同学间的正常的生活摩擦理解为对她的孤立和攻击,防御性强;复读单招入学的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也不恰当造成的绩点排名落后给她长期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其心理承受能力,与室友间的偶然口角冲突成为了她长期压力爆发的触发点。
作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同时也是其年级辅导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扶问题,更涉及到在心理素质建设、人际关系处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思想引领的问题。从小A的个人情况出发,以本次突发事件为切入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2.1 开诚布公,融洽寝室氛围
首先,关于这次寝室矛盾,与小A进行交流,对其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一些建议。正确认识人不能决定出生,但是可以选择如何生活,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应当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凡是多往好的方面想,心理互换和相容,多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应学会自我调节,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调节的方式有很多。交流之后,小A也对自己的不理智有所歉意,愿意向室友道歉,并作出改变。其次,与小A的几位室友进行座谈。希望大家充分理解小A的内心冲突,理解她的家庭生活经历,每位同学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不一样是很正常的事。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起是缘分,我们需要做到的更多的是包容而非计较,更多的是体谅而非抱怨,更多的是沟通而非逃避。小A和他的室友们冰释前嫌,并对一些生活作息达成了公示,并约定对于矛盾多克制,多理解。
2.2 悉心引导,多方面助力成长
寝室矛盾的处理,小A真正敞开心扉地与辅导员交流,为进一步的引导打好了良好的信任基础。通过小A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以及班级同学了解到,小A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辅导员从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小A进行帮扶,与她一起制定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对她比较薄弱的课程,安排学生党员进行辅导。同时鼓励小A多与别人进行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利用我院免费教职工子女培训公益平台,推荐小A担任武术项目的助教,在对小孩子们的教学过程中,小A收获了经验、欢笑和成长。
3 案例思考与启示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做好贫困生工作亦是学生工作当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特别是一部分贫困生群体无法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往往表现出孤僻、紧张、敏感等现象,从而产生自卑、多疑、焦虑等等心理问题。这些无形的精神压力经常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神压力,是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严重时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这些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弱,是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工作的难点。
应当关爱贫困生,构筑师生互信的基础。从关注、到关心、再到关爱,这样才能聊得深入,聊得真实,及时的给予学生一些帮助,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信赖。
适度引导,陪伴学生成长成才。在物质帮扶之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努力培养贫困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受到挫败的时候,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力。
整合资源,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寝室、班级、教师、家庭的合力,发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讓他们有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利用网络、实践活动、新媒体等为贫困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