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梅州的街头,可以感受到小城市的慢生活气息。下午4点多钟,梅州的全民健身广场就开始热闹起来,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加入到足球的热潮之中。大人们在球场上汗流浃背,小孩子们则在场边有模有样地或颠球,或溜猴儿,都是乐此不疲。
天色渐暗,人们陆续散去,足球形状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梅州街头笼罩在一片足球氛围之中。这个不大的城市有着“足球之乡”的美称,有两支中乙球队,有广州富力与切尔西联合创办的足球学校,更有上世纪80年代梅州人在广东队占据半壁江山的辉煌,以及著名的世界球王李惠堂……
梅州市体育局局长陈建新过去曾担任旅游局局长职务。履新之后,他主持了梅州市申请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推广城市工作。在他的眼中,足球是梅州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打好足球牌是他和这座城市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足球的不解之缘
梅州有着“世界客都”的美称。相传从晋朝开始,中原人先后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最终定居岭南,形成了今天的梅州。关于梅州足球的传说同样源远流长。相传宋朝迁徙至此的中原人已见识了蹴鞠游戏,来到梅州后,他们发现这里盛产的沙田柚大小和形状与蹴鞠相仿,便摘下来踢,但沙田柚的硬度与分量都远大于蹴鞠,日久天长,梅州人练就了独有的硬脚头。
时间推进到清朝末期,现代足球开始传入中国,它同样与梅州有着不解之缘。据1948年出版的《五华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德国、瑞士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县元坑教会创办中书院。两人在书院的大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这是现代足球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内地的记载中,梅州市五华县的元坑地区也成为中国内地最早接触现代足球的地方。
1903年,巴色教会在梅县设教堂,创办方言学校,后为乐育中学,足球运动也随之传入梅县县城。1914年,前德国国家足球队队员万保全任梅县乐育学校校长,在学校开辟足球场,亲自教学生踢足球,梅州开始正式的足球运动。翌年,梅州、东山、广益等中学成立了足球队,各项足球比赛陆续开展起来,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之后,在海外华侨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足球运动在梅州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梅州人民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
1927年冬,张作晋、侯景超、林立起、郑希贤、古百泉、林钦荣、林杰起、古康三、杨友森、刘环伟等十余人组建了梅县第一支工人足球队,1929年命名为强民足球队,1934年秋改称强民体育会。1932年,强民足球队访问汕头,以3比2击败英国舰队足球队,这是梅县足球队首次与外籍球队比赛,并获得胜利的记录。
1935年和1937年,以强民足球队为基础组建的梅县足球队在广东省第十三届、十四届运动会上,均获足球联赛冠军,从此,梅县足球遐迩闻名。强民足球队、杨家五虎将、富有足球传奇的故事和杨友标父子3人为国争光的“足球之家”事迹,至今仍为梅州人津津乐道。
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系梅州五华县人。李惠堂17岁时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20岁那年,他到了上海,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中锋。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于1941年以利用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组建五华足球队开展友谊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
周总理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梅县足球队骄人战绩,国家体委于1954年批准梅县足球队可以直接参加全国性比赛。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提到广东有“三乡”,其中就有梅县“足球之乡”。1988年设立梅州市后,足球之乡就指梅州。
上世纪80年代,梅州涌现出了以曾雪麟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教练,磨练出王惠良、池明华、黄德保、杨宁、吴伟英等国家男、女足运动员。1989年,中国队出征世界杯预选赛,队中的谢育新、伍文兵、郭亿军和张小文均来自梅州市兴宁县。现役广州富力的李健华和山东鲁能队的刘彬彬也来自梅州。
2003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足球魂》一书中写到,“当时的梅县所有的乡镇都开辟了足球场,足球运动遍及梅县的所有穷乡僻壤,爱好足球的人数远远大于爱好唱山歌的人”。
在梅江两岸,足球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梅州与外界情谊的纽带,梅州足球也确立了在中国足坛的重要地位。贺龙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接见梅州足球运动员。1980年,叶剑英元帅在梅州观看球赛时说:“国际上有,我们也要有。”
当历史走到今天,足球运动早已超越了地理界限,超越了国家、种族、性别、年龄,成为最让人狂热的运动。在梅州,足球运动依然是大人孩子乐此不疲的挚爱,发端于梅江两岸的足球新文化,一如梅江之水,朝着自己的流向,汇入浩瀚的大海。
1951年至1987的37年间,梅县足球队(包括女子足球队)参加地区、省、中南区、全国的各种比赛共133次,获得冠军56次、亚军30次。梅县中小学校足球队从1982年起参加全国性比赛,也多次获得冠亚军,在国内外赢得了声誉。梅州已为国家和13省市输送了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270多名,其中国家级教练、国家队运动员44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梅州籍球员曾占据广东足球队半壁江山。1983年,梅县开展足球年活动,举办男子公开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女子组和男、女儿童五人小足球等7项锦标赛,近10 万中小学生参加足球活动,掀起了一股足球热潮。同年8月,梅县派出3 支少年队赴北京参加全国足球重点地区少年冠军赛,受到嘉奖。
梅州足球进入鼎盛时期,足球人口达到历史新高,据2003年出版的《梅县体育志》记载,1987年仅梅县就有各类足球队1630支,球员2.4万人,超过15万群众参与足球运动,占全县总人口的20%,可谓进入全民足球的盛世。
在困境中重新振作
梅州地处粤东山区,全市以丘陵地貌为主,经济欠发达,这始终是困扰和阻碍梅州足球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中书院旧址中的足球场建筑已在文革期间遭到损毁,当年的校址只能从依稀的残垣中辨认;李惠堂故居除了外表及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外,内部结构年久失修,已严重破损。经济相对落后使梅州足球由盛转衰,国家队中已经没有来自梅州的球员。
梅州足球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内涵的向心力和传承发展减弱,原先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逐渐失去影响力,参与足球活动的人口逐渐消减,足球发展处于萎缩状态。
时至今日,梅州的现代足球历史已有140年,尽管出现过衰落迹象,但梅州人对足球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消退。2009年6月,梅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布点城市之一。2010年底,梅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振兴梅州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政府对足球运动,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都给予大力支持,力求重振“足球之乡”雄风,继续在中国足坛闪耀自己的光芒。
天色渐暗,人们陆续散去,足球形状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梅州街头笼罩在一片足球氛围之中。这个不大的城市有着“足球之乡”的美称,有两支中乙球队,有广州富力与切尔西联合创办的足球学校,更有上世纪80年代梅州人在广东队占据半壁江山的辉煌,以及著名的世界球王李惠堂……
梅州市体育局局长陈建新过去曾担任旅游局局长职务。履新之后,他主持了梅州市申请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推广城市工作。在他的眼中,足球是梅州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打好足球牌是他和这座城市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足球的不解之缘
梅州有着“世界客都”的美称。相传从晋朝开始,中原人先后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最终定居岭南,形成了今天的梅州。关于梅州足球的传说同样源远流长。相传宋朝迁徙至此的中原人已见识了蹴鞠游戏,来到梅州后,他们发现这里盛产的沙田柚大小和形状与蹴鞠相仿,便摘下来踢,但沙田柚的硬度与分量都远大于蹴鞠,日久天长,梅州人练就了独有的硬脚头。
时间推进到清朝末期,现代足球开始传入中国,它同样与梅州有着不解之缘。据1948年出版的《五华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德国、瑞士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县元坑教会创办中书院。两人在书院的大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这是现代足球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内地的记载中,梅州市五华县的元坑地区也成为中国内地最早接触现代足球的地方。
1903年,巴色教会在梅县设教堂,创办方言学校,后为乐育中学,足球运动也随之传入梅县县城。1914年,前德国国家足球队队员万保全任梅县乐育学校校长,在学校开辟足球场,亲自教学生踢足球,梅州开始正式的足球运动。翌年,梅州、东山、广益等中学成立了足球队,各项足球比赛陆续开展起来,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之后,在海外华侨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足球运动在梅州迅速传播开来,成为梅州人民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
1927年冬,张作晋、侯景超、林立起、郑希贤、古百泉、林钦荣、林杰起、古康三、杨友森、刘环伟等十余人组建了梅县第一支工人足球队,1929年命名为强民足球队,1934年秋改称强民体育会。1932年,强民足球队访问汕头,以3比2击败英国舰队足球队,这是梅县足球队首次与外籍球队比赛,并获得胜利的记录。
1935年和1937年,以强民足球队为基础组建的梅县足球队在广东省第十三届、十四届运动会上,均获足球联赛冠军,从此,梅县足球遐迩闻名。强民足球队、杨家五虎将、富有足球传奇的故事和杨友标父子3人为国争光的“足球之家”事迹,至今仍为梅州人津津乐道。
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系梅州五华县人。李惠堂17岁时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20岁那年,他到了上海,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中锋。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于1941年以利用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组建五华足球队开展友谊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
周总理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梅县足球队骄人战绩,国家体委于1954年批准梅县足球队可以直接参加全国性比赛。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提到广东有“三乡”,其中就有梅县“足球之乡”。1988年设立梅州市后,足球之乡就指梅州。
上世纪80年代,梅州涌现出了以曾雪麟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教练,磨练出王惠良、池明华、黄德保、杨宁、吴伟英等国家男、女足运动员。1989年,中国队出征世界杯预选赛,队中的谢育新、伍文兵、郭亿军和张小文均来自梅州市兴宁县。现役广州富力的李健华和山东鲁能队的刘彬彬也来自梅州。
2003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足球魂》一书中写到,“当时的梅县所有的乡镇都开辟了足球场,足球运动遍及梅县的所有穷乡僻壤,爱好足球的人数远远大于爱好唱山歌的人”。
在梅江两岸,足球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梅州与外界情谊的纽带,梅州足球也确立了在中国足坛的重要地位。贺龙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接见梅州足球运动员。1980年,叶剑英元帅在梅州观看球赛时说:“国际上有,我们也要有。”
当历史走到今天,足球运动早已超越了地理界限,超越了国家、种族、性别、年龄,成为最让人狂热的运动。在梅州,足球运动依然是大人孩子乐此不疲的挚爱,发端于梅江两岸的足球新文化,一如梅江之水,朝着自己的流向,汇入浩瀚的大海。
1951年至1987的37年间,梅县足球队(包括女子足球队)参加地区、省、中南区、全国的各种比赛共133次,获得冠军56次、亚军30次。梅县中小学校足球队从1982年起参加全国性比赛,也多次获得冠亚军,在国内外赢得了声誉。梅州已为国家和13省市输送了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270多名,其中国家级教练、国家队运动员44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梅州籍球员曾占据广东足球队半壁江山。1983年,梅县开展足球年活动,举办男子公开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女子组和男、女儿童五人小足球等7项锦标赛,近10 万中小学生参加足球活动,掀起了一股足球热潮。同年8月,梅县派出3 支少年队赴北京参加全国足球重点地区少年冠军赛,受到嘉奖。
梅州足球进入鼎盛时期,足球人口达到历史新高,据2003年出版的《梅县体育志》记载,1987年仅梅县就有各类足球队1630支,球员2.4万人,超过15万群众参与足球运动,占全县总人口的20%,可谓进入全民足球的盛世。
在困境中重新振作
梅州地处粤东山区,全市以丘陵地貌为主,经济欠发达,这始终是困扰和阻碍梅州足球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中书院旧址中的足球场建筑已在文革期间遭到损毁,当年的校址只能从依稀的残垣中辨认;李惠堂故居除了外表及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外,内部结构年久失修,已严重破损。经济相对落后使梅州足球由盛转衰,国家队中已经没有来自梅州的球员。
梅州足球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内涵的向心力和传承发展减弱,原先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逐渐失去影响力,参与足球活动的人口逐渐消减,足球发展处于萎缩状态。
时至今日,梅州的现代足球历史已有140年,尽管出现过衰落迹象,但梅州人对足球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消退。2009年6月,梅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布点城市之一。2010年底,梅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振兴梅州足球之乡十年规划》。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政府对足球运动,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都给予大力支持,力求重振“足球之乡”雄风,继续在中国足坛闪耀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