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上所写的光辉著作,为我国的青年运动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革命知识青年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扛起历史重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股年轻力量。如今再读此篇著作,对于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将成为指引中国青年在新时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同志;政治工作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讲到“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中国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年轻力量,有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事实上,我党一直都非常关注和重视青年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其实,毛泽东同志曾著过很多关于青年问题的文章,《青年运动的方向》便是其中之一。此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其中涉及到了毛泽东同志对于青年思想工作的一些理论。
一、青年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所有青年运动应该学习的模范,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也是正确的[1]”。同年即193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一次模范青年发奖大会上明确提出了“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可见,毛泽东同志认为在青年的培养与教育方面,政治方向问题是需要首先被提及的。青年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接受党的领导,成为革命的生力军,担负起革命的责任。
对于青年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强调坚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要强调政治方向问题。新时期,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此,青年是否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是首要的问题,必须加强对于青年政治方向的引导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武装青年的头脑,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深他们对于祖国政策、方针、路线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定党的领导以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成为祖国未来的一支拥有坚定政治方向的年轻力量。
二、青年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毛泽东同志反复提到也是重点强调的一个理论便是青年运动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从分析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入手,指出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动员全国人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一个著名理论,即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有所作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攻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才能攻破敌人的最后堡垒。[2]”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青年也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当代青年只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运用到劳动生产中,才能真正发挥所学知识的力量。我们要继承五四青年运动的传统,遵循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青年的期望,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爱国热忱,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认知自己负担的历史使命,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支教等活动,都是重视实践,鼓励青年学习走到劳动群众中去的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因此,对于当代青年的教育上,可以丰富此类实践活动,丰富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形式。
三、青年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服务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但是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全国青年应当为此而努力。[3]”并指出在抗日这个最生动活跃的新阶段,全国青年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为此而去团结统一,从而抗日到底。可见,在毛泽东同志看来,青年运动的展开是要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自身活动与党和国家的工作结合起来。
同样,当代青年的活动也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将个人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号召相结合。较之抗日战争年代,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代青年与过去的青年也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其本质的要求不会变。青年的发展仍然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要肩负着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与党和国家的工作相呼应,青年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祖国不断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陈娆.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3]王松山.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明确青年运动的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1999(9).
[4]郭安堂,周武君.关于毛泽东青年思想工作理论的研究.[J].洛阳农专学报,1993(4).
[5]郝琦,张志强.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延安大學学报,2013(6).
作者简介:
刘慧(1993.11—),女,籍贯:山西省吕梁市,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同志;政治工作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讲到“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中国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年轻力量,有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事实上,我党一直都非常关注和重视青年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其实,毛泽东同志曾著过很多关于青年问题的文章,《青年运动的方向》便是其中之一。此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其中涉及到了毛泽东同志对于青年思想工作的一些理论。
一、青年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所有青年运动应该学习的模范,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也是正确的[1]”。同年即193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一次模范青年发奖大会上明确提出了“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可见,毛泽东同志认为在青年的培养与教育方面,政治方向问题是需要首先被提及的。青年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才能接受党的领导,成为革命的生力军,担负起革命的责任。
对于青年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强调坚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要强调政治方向问题。新时期,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此,青年是否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是首要的问题,必须加强对于青年政治方向的引导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武装青年的头脑,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深他们对于祖国政策、方针、路线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定党的领导以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成为祖国未来的一支拥有坚定政治方向的年轻力量。
二、青年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毛泽东同志反复提到也是重点强调的一个理论便是青年运动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从分析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入手,指出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动员全国人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一个著名理论,即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有所作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攻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才能攻破敌人的最后堡垒。[2]”
这一理论对于当代青年也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当代青年只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运用到劳动生产中,才能真正发挥所学知识的力量。我们要继承五四青年运动的传统,遵循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青年的期望,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爱国热忱,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认知自己负担的历史使命,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支教等活动,都是重视实践,鼓励青年学习走到劳动群众中去的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因此,对于当代青年的教育上,可以丰富此类实践活动,丰富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形式。
三、青年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服务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但是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全国青年应当为此而努力。[3]”并指出在抗日这个最生动活跃的新阶段,全国青年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为此而去团结统一,从而抗日到底。可见,在毛泽东同志看来,青年运动的展开是要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自身活动与党和国家的工作结合起来。
同样,当代青年的活动也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将个人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号召相结合。较之抗日战争年代,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代青年与过去的青年也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其本质的要求不会变。青年的发展仍然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要肩负着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与党和国家的工作相呼应,青年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祖国不断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陈娆.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3]王松山.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明确青年运动的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1999(9).
[4]郭安堂,周武君.关于毛泽东青年思想工作理论的研究.[J].洛阳农专学报,1993(4).
[5]郝琦,张志强.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延安大學学报,2013(6).
作者简介:
刘慧(1993.11—),女,籍贯:山西省吕梁市,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