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人们告诉我的容易忘记,演示课本给我的将牢记,结论自己得出的我将终生牢记。”由此可见,知识的获得应是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造性地支配材料,让学生自己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亲身去经历一个积极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围绕这一点,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一、稳抓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能力
  
  语文学科特别要注重教师组织、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先通过简短而精彩的导语(或开场白)把本节知识信息“亮相”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需求。这样先吸住了学生的心,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本,并在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设置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二、巧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理解、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先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处理,使问题形成“链条”,并向全班公布。然后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以寻求创意,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己之长补人之短”,帮助提出问题的同学解答。这样,同学们的问题由同学们解答,能让同学们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并以此为乐,课堂气氛也就推向了自主学习的高潮,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正确的加以肯定表扬,错误的加以纠正,不全面的加以补充。
  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对于那些共性的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进行公开讲解。教师的讲解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像凸透镜似的聚集学生的关键点,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地讲给学生(对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详细讲,对疑点难点重点讲,对书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这样,让学生把知识环环串联在自己的大脑里,就能做到闻一知十、融会贯通。
  
  三、巩固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
  
  巩固新知,使知识系统化,灵活运用新知进而拓宽新知,这是各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以前传统教育坚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做法。笔者认为,与其教师下任务让学生去背、练、做,不如先在同学之间开播“点播台”,要求识记的内容,在课堂上可把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点播,“我来问,你来答”,并对各组成绩进行比较。学生们都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小组总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反复实践操练,拓宽思路、总结经验、温故而知新,然后让学生总结发言,要求抓住重点谈收获谈心得、谈感想,这样,学生自己既巩固了知识,又做到了灵活运用。教师再提出几个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并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穷千里目”,须上“千层楼”的认识,这样课堂一下延伸开来,不断思维学习的教学这时也就水到渠成了,把总结课变成以收获为主、以再学习为辅,让课堂兴趣盎然,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尝试,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变苦学为乐学)。学生不仅自己主动操作、收获了知识“果实”,而且现身掌握了收获的过程和方法,成了教学过程的收割手。从教学角度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诸方面的能力,也弘扬了学生好学奋进、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053700河南省阜城县阜城镇三里铺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时代呼唤教育家型的教师,做教育家型的教师,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是说我们应当具备这样的气质,应当怀有对事业的激情,有科学严谨的头脑。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情浓意密。这是一门情感极强的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于语文课本中的古今中外名篇,篇篇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入选于语文课本中的妙文佳作,都是作者面对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以书面表达能力为重点,而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指作文能力。  中学生一般都害怕作文,中学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不应出现的问题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单一化,强调统一性和思想性,把学生限得太死,其个性自由发展得不到呵护,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因此,学生视作文为任务,是烦事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感悟教学是引导学生思维升华的最高教学境界,是学生活动主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因难被发现,所以难以被程序化,在实际中往往被忽视。虽说教无定法,但无定法的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会教学有方;感悟教学试着遵循“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教学观点,从感悟示范到个性感悟再提炼上升到再创感悟,力求塑造学生灵魂,开发学生心智。  【关键词】感悟 建构 个性 整合 思维    前言  竭尽全力实现
期刊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双边互动,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之上。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突出双边互动的问题,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突出双边互动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形成不成熟、不稳定的年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理想缤纷,接受能力强,潜能勃涌。这一阶段正
期刊
课堂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语体,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课是核心。讲课效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技艺的水平。因此,许多学者、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已不满足对教学语言的内涵和本质的研究,而开始对教学语言的外延(即教学语言的类型、特征和技艺)进行探讨。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的导入增添了魅力  课堂的导入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同时,课堂的导入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人们在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上往往花费很大的时
期刊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合作者。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期刊
自古以来,绘画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的唐寅,文才绘画双能。绘画不仅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入绘画,不但能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文章的意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实际的存在为可触可摸的艺术形象。但这种形象是不可视的,缺乏具体的实在性。而绘画作品则通过线条、色彩来塑造事物形象,这种形象直接诉
期刊
【摘要】诗词教学是新课标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词的语言形式。诗词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言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杂、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词教学中,应从诗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  【关键词】新课标 诗词教
期刊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转移快,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挖掘教材,灵活地创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气氛。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学生通往本节内容的一扇大门。因此,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必须从课本内容出发,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恰当组织素材,切不可盲目地添加一些笑料,故弄玄虚、喧宾夺主,从而创设出与本节课内容保持相对一致的情境。根据这一原则,我在设计数学课时尽量收集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贴近孩子生活实际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