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是为了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欲望和热情,培养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一、启发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对自己美术作品的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应了他们的思想和经历,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所闻展现在作品中,所以,只有幼儿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作品,因此,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作品的故事,要放手让幼儿自己来说说自己画了些什么、是怎么想的。例如:让幼儿画“夏天的树”,他们画的树大都枝繁叶茂,有的已经结出了果实,但祝爽小朋友的画面上,一棵大树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我问他夏天的树怎么是这个样子?他回答:“这是树婆婆,她生病了,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小喜鹊去请啄木鸟医生来给树婆婆做手术,做了手术病好了,树婆婆就会像其他树一样长出茂盛的叶子,结出甜美的果实,现在树婆婆正病着,所以叶子都枯黄了,快掉光了。”原来是这样,祝爽画的是生病的树,孩子的这幅画,虽然形象简单,色彩单调,但却表达了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人会生病,树当然也会生病。所以,这也是一副好作品。
在幼儿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时,要让幼儿学会重视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在“我的好朋友”的绘画活动中,吕诗妤画的自己只穿了一只鞋,另外一只鞋穿在好朋友汪怡彤的脚上,小朋友评价说:“脚上穿的鞋画的不对,一个人只穿一只鞋,另一个人穿两只不同的鞋,画面不美”,吕诗妤却很自信地说:“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山上玩,她的鞋掉下山了,脚走疼了,我把我的鞋给她穿,为什么不可以?”孩子讲完,教师为孩子鼓起了掌,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小朋友热烈的掌声,孩子用一副作品表现了好朋友关系的融洽,表达了自己率真的情感,一切是那么地美好、自然。
二、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
让幼儿对同伴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幼儿在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幼儿之间由于年龄相当,互相之间了解彼此的喜好,更能读懂彼此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关注同伴的作品,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作品。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有的幼儿用对比色调来配色,有的则用同色系列来配色,通过观察欣赏彼此的作品,再通过对比讨论,幼儿发现,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色系,只要色彩搭配恰当,作品都很漂亮。
在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时,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引导幼儿。如“请你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为什么?”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幼儿能为他人的进步感到高兴,进而激励自己向他人学习,幼儿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学习独立客观地看问题。
三、教师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正处于发展阶段,往往将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依据,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应当是合理的、客观的、公正的。对幼儿作品过高的评价,容易使幼儿沾沾自喜,产生自满情绪;而过低的评价则会使幼儿失去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消极甚至逆反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抱着一颗童心去欣赏幼儿的作品,接纳幼儿的天真与幼稚,爱护幼儿的想象与思维。例如:幼儿在进行“未来的汽车”的创作活动中,毛炳浩画的汽车有两只特别大的眼睛,小朋友们说:“汽车都是人在驾驶,不需要眼睛”,毛炳浩却大声地告诉大家:“我设计的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当然需要眼睛来看清路才能行驶”。这就是幼儿美术创作的特点,他们将自己对未来汽车的理解,融汇到创作中去了。
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一定要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幼儿的作品,善于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变化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这样才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
一、启发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对自己美术作品的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应了他们的思想和经历,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所闻展现在作品中,所以,只有幼儿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作品,因此,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作品的故事,要放手让幼儿自己来说说自己画了些什么、是怎么想的。例如:让幼儿画“夏天的树”,他们画的树大都枝繁叶茂,有的已经结出了果实,但祝爽小朋友的画面上,一棵大树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我问他夏天的树怎么是这个样子?他回答:“这是树婆婆,她生病了,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小喜鹊去请啄木鸟医生来给树婆婆做手术,做了手术病好了,树婆婆就会像其他树一样长出茂盛的叶子,结出甜美的果实,现在树婆婆正病着,所以叶子都枯黄了,快掉光了。”原来是这样,祝爽画的是生病的树,孩子的这幅画,虽然形象简单,色彩单调,但却表达了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人会生病,树当然也会生病。所以,这也是一副好作品。
在幼儿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时,要让幼儿学会重视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在“我的好朋友”的绘画活动中,吕诗妤画的自己只穿了一只鞋,另外一只鞋穿在好朋友汪怡彤的脚上,小朋友评价说:“脚上穿的鞋画的不对,一个人只穿一只鞋,另一个人穿两只不同的鞋,画面不美”,吕诗妤却很自信地说:“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山上玩,她的鞋掉下山了,脚走疼了,我把我的鞋给她穿,为什么不可以?”孩子讲完,教师为孩子鼓起了掌,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小朋友热烈的掌声,孩子用一副作品表现了好朋友关系的融洽,表达了自己率真的情感,一切是那么地美好、自然。
二、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
让幼儿对同伴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幼儿在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幼儿之间由于年龄相当,互相之间了解彼此的喜好,更能读懂彼此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关注同伴的作品,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作品。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有的幼儿用对比色调来配色,有的则用同色系列来配色,通过观察欣赏彼此的作品,再通过对比讨论,幼儿发现,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色系,只要色彩搭配恰当,作品都很漂亮。
在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时,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引导幼儿。如“请你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为什么?”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幼儿能为他人的进步感到高兴,进而激励自己向他人学习,幼儿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学习独立客观地看问题。
三、教师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正处于发展阶段,往往将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依据,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应当是合理的、客观的、公正的。对幼儿作品过高的评价,容易使幼儿沾沾自喜,产生自满情绪;而过低的评价则会使幼儿失去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消极甚至逆反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抱着一颗童心去欣赏幼儿的作品,接纳幼儿的天真与幼稚,爱护幼儿的想象与思维。例如:幼儿在进行“未来的汽车”的创作活动中,毛炳浩画的汽车有两只特别大的眼睛,小朋友们说:“汽车都是人在驾驶,不需要眼睛”,毛炳浩却大声地告诉大家:“我设计的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当然需要眼睛来看清路才能行驶”。这就是幼儿美术创作的特点,他们将自己对未来汽车的理解,融汇到创作中去了。
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一定要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幼儿的作品,善于从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变化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这样才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