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应视觉文化的需要,应当建立一种“多元审美观”,即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美术馆、博物馆等正统的美术作品,还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服饰、卡通、招贴以及环境装潢等各种视觉经验。
就像语文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一样,美术教育也强调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改变原先写生、临摹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而让学生把美术当作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和美化生活环境的手段。美术是一种勿需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在视觉文化时代,它与语文、外语、数学同等深奥,也同等重要。今天的美术教育远不是涂涂画画,还是一种视觉识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我们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今天的文化已逐步脱离了以文字语言为主导的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文化形态,这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说,现代人不但要识字还必须识图,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
一、“视觉识读能力”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
原先图像辅助着人们的识字,如幼儿的“看图识字”。但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已不再是对文字的图解,相反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比如电视剧的字幕),出现了“图像霸权”。虽然图像并未取消文字,却已威胁到文字,而且危及到文字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价值观。美国芝加哥大学W·米歇尔分析后认为:对图像的观看、观察可能与文字阅读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且语言文字往往还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这说明:图像、视觉对象等同样传递着各种信息,而且能传递文本难以表达的信息;图像是一种流行于全球而又无需翻译的语言;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识读能力”。
前J·保罗·盖蒂信托基金机构理事长哈罗特·威廉曾对此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受教育,也是要学习视觉上的知识能力,也就是对于眼睛所见的事物,要能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
二、培养“视觉识读能力”,学校美术教育当仁不让
审视学校诸科教育不难发现,唯有美术教育方能胜任“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而且,现在的美术已包容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新媒体艺术以及各种现代艺术等诸多视觉领域。处于视觉文化时代的现代人应具备处理图像的“视觉识读能力”,具体可分为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
1.视觉感受能力。就是我们用眼睛直接观看各种视觉对象,它要求能敏锐地感觉到对象的各种形、色、材质等造型要素及其作用,比如当一眼看到朱德群色彩斑斓的抽象画《复兴的气韵》时就能油然产生灿烂、欢欣和喜悦的情感反应,能体会其中形、色等要素的意义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与识字一样,这是一种“识图”能力,是以下各层次能力的基础。
2.视觉审美能力。即哈罗特·威廉所说是对作品“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原先我们的审美要求很笼统:“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原国家教委《总体规划》)。而新《美术课程标准》则比较关注视觉化审美:“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文化意蕴的解读能力,是更加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即哈罗特·威廉“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和“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的要求。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进一步阐明:“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这是美术教育观的重大突破。比如,原先我们总认为剪纸课就是让学生学一点剪纸的技能,但如果让学生从剪纸的“人文性质”去研究,学生会发现剪纸是一种民俗文化,剪纸造型都有特定的喻意和典故,使用的时间、场合等也各有讲究,各地剪纸还有不同习俗和风格等,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4.视觉表达能力。就像语文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一样,美术教育也强调学以致用,要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我们要改变原先写生石膏体、临摹成人作品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而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把美术当作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语言,成为“美化环境与生活”的手段(《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而且,美术还能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能运用美术的(感性、形象、象征、夸张、跳跃等)方式进行思维、探索和学习;在最终展示阶段,学生能用图形、照片、雕塑、模型、Flash动画、网页、表演等美术的形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三、“视觉识读能力”与语、数、外同等重要
社会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尼古拉·米尔佐夫告诫人们:“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要让学生适应视觉文化时代形成视觉识读能力,还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美术是一种勿需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在视觉文化时代,它与语文、外语、数学“同等深奥”也同等重要;今天的美术教育远不是涂涂画画,还是一种视觉识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视觉识读能力的形成需要学校和教师落实到教学中。唯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参与视觉文化时代全球性的对话和交流。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视觉艺术的特点,坚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各种观察的方法。有益于学生智力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更有益于增强学生创造美的动手能力,同时对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像语文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一样,美术教育也强调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改变原先写生、临摹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而让学生把美术当作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和美化生活环境的手段。美术是一种勿需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在视觉文化时代,它与语文、外语、数学同等深奥,也同等重要。今天的美术教育远不是涂涂画画,还是一种视觉识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我们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今天的文化已逐步脱离了以文字语言为主导的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文化形态,这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说,现代人不但要识字还必须识图,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
一、“视觉识读能力”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
原先图像辅助着人们的识字,如幼儿的“看图识字”。但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已不再是对文字的图解,相反在某些场合,文字已沦为图像的注解(比如电视剧的字幕),出现了“图像霸权”。虽然图像并未取消文字,却已威胁到文字,而且危及到文字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价值观。美国芝加哥大学W·米歇尔分析后认为:对图像的观看、观察可能与文字阅读是同等深奥的问题,而且语言文字往往还难以充分阐释视觉经验或“视觉识读能力”。这说明:图像、视觉对象等同样传递着各种信息,而且能传递文本难以表达的信息;图像是一种流行于全球而又无需翻译的语言;需要通过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识读能力”。
前J·保罗·盖蒂信托基金机构理事长哈罗特·威廉曾对此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受教育,也是要学习视觉上的知识能力,也就是对于眼睛所见的事物,要能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
二、培养“视觉识读能力”,学校美术教育当仁不让
审视学校诸科教育不难发现,唯有美术教育方能胜任“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而且,现在的美术已包容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新媒体艺术以及各种现代艺术等诸多视觉领域。处于视觉文化时代的现代人应具备处理图像的“视觉识读能力”,具体可分为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
1.视觉感受能力。就是我们用眼睛直接观看各种视觉对象,它要求能敏锐地感觉到对象的各种形、色、材质等造型要素及其作用,比如当一眼看到朱德群色彩斑斓的抽象画《复兴的气韵》时就能油然产生灿烂、欢欣和喜悦的情感反应,能体会其中形、色等要素的意义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与识字一样,这是一种“识图”能力,是以下各层次能力的基础。
2.视觉审美能力。即哈罗特·威廉所说是对作品“做出审美与意函的判断,从各种景象中区别好坏真伪”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原先我们的审美要求很笼统:“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原国家教委《总体规划》)。而新《美术课程标准》则比较关注视觉化审美:“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文化意蕴的解读能力,是更加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即哈罗特·威廉“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和“能够正确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讯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的要求。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进一步阐明:“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这是美术教育观的重大突破。比如,原先我们总认为剪纸课就是让学生学一点剪纸的技能,但如果让学生从剪纸的“人文性质”去研究,学生会发现剪纸是一种民俗文化,剪纸造型都有特定的喻意和典故,使用的时间、场合等也各有讲究,各地剪纸还有不同习俗和风格等,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4.视觉表达能力。就像语文强调“听、说、读、写”能力一样,美术教育也强调学以致用,要发展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我们要改变原先写生石膏体、临摹成人作品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而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把美术当作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语言,成为“美化环境与生活”的手段(《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而且,美术还能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能运用美术的(感性、形象、象征、夸张、跳跃等)方式进行思维、探索和学习;在最终展示阶段,学生能用图形、照片、雕塑、模型、Flash动画、网页、表演等美术的形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三、“视觉识读能力”与语、数、外同等重要
社会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尼古拉·米尔佐夫告诫人们:“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要让学生适应视觉文化时代形成视觉识读能力,还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美术是一种勿需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在视觉文化时代,它与语文、外语、数学“同等深奥”也同等重要;今天的美术教育远不是涂涂画画,还是一种视觉识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视觉识读能力的形成需要学校和教师落实到教学中。唯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参与视觉文化时代全球性的对话和交流。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视觉艺术的特点,坚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各种观察的方法。有益于学生智力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更有益于增强学生创造美的动手能力,同时对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