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田径运动在提升学生体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身体反应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田径运动训练课的实践,探讨了运动刺激法、教师助力法、头颈反射法、默念回忆法、心理鼓励法等五种教学方法。本文对于田径运动中提高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运动刺激 教师助力 头颈反射 默念回忆 心理鼓励
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的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动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田径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不同项目各有其特点。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加强田径运动感觉训练,是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提高训练水平的教学方法。
一、运动刺激法
同一切生命体一样,人体会对刺激做出反应。田径训练中的刺激法分:信号刺激法和良性刺激法两种。
信号刺激法是根据田径运动过程中的照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运动员学生明确运动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动作要领。当学生明确了身体运动中的各个部位的协调机制后,就能进行更加有效的运动训练。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训练的信号刺激,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例如,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需要注意蹬转发力动作和出手速度。从研究资料分析,许多优秀运动员发力时铅球保持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垂直面后约30 — 36厘米处。为此,在推铅球练习中,当铅球还没有移到身体重心垂直部位时,我们就要提前发出用力信号,以控制铅球抢先前移现象。通过信号刺激法帮助学生建立蹬转发力时铅球和身体重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就能很好的实现运动的最佳效果。
良性刺激法是指适宜的刺激强度。特别在学习新动作的开始阶段,适宜的刺激强度对促进运动技术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学习走步跳远时,学生神经兴奋度过高时表现为助跑无节奏感,腾空后四肢乱划,动作不准确,能量消耗大,机体容易疲劳;神经兴奋度过低时表现为助跑无力,腾空不髙,不能完成“走步”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注意启发学生多想动作要领、加强练习外,还要注意逐渐加大剌激强度,如利用中程跑(十二步左右)踏上跳箱盖起跳以增加腾空高度,帮助学生体会空中“走步”的肌肉感覺;进而延长助跑距离,拆除跳箱进行练习;到巩固阶段,则可采用比赛方法,以增强完成动作时的兴奋性,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
二、教师助力法
学习新运动的开始阶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自己体会动作过程和要领,初步建立起动作概念。但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条件联系尚处于泛化状态,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所以动作表现得紧张,不协调,控制能力差。如果在这时有教师助力,就有利于加强对肌肉的刺激深度,建立正确动作的运动感觉。如在途中跑时,学生往往髋部后坐或送髋不明显,教师可让学生双手支撑做“蹬摆送髋”练习,并用手推髋向前,帮助学生强化跑时“蹬伸髋,摆带髋”的动作。又如在跳高的起跳练习中,学生经常对“提肩拨腰”动作体会不深,感到上肢和躯干用不上力,这时可让学生在起跳时自己双臂向上摇动。同时教师抱住腰部向上托起,用“空中急停”帮助学生加深对“提肩拨腰”动作的体会。
三、头颈反射法
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当人体移动或旋转时,改变视觉和头部位置便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形成本能性反应,产生相应动作来保持被破坏后的平衡,这种运动本能被称为头颈反射。同样,在田径运动中如果改变头部和视线位置就能出现雷同的动作效果。例如,当做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时,若低着头眼晴下视,就会引起含胸、屈髋、“猫腰”等动作,蹬离起跑器后容易失去平衡,产生向前跌倒的感觉;若抬头眼看远处,则会引起颈部后侧肌肉群的紧张,脊柱负担量加大,出现“反叛挺胸”动作,蹬离起跑器后上体过早抬起。如果运用头颈反射原理,就能起到良好的补偿作用,有利于提高和改进技术。因此在蹲踞式起跑的“预备”时,要微微抬头,眼视起跑线前方约1一2米处为宜。
四、默念回忆法
这是一种在外界剌激影响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形成或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动作的反复默念同样是一种“练习的重复”。因此,每次训练前认真地想一想所学动作的要领或回忆一下完成动作的情况,对进一步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在短跑的起跑疾跑练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正确的上体前傾姿势时,可立即让他们默念自已刚刚做完的动作,并按自己的动作顺序编一套简单的“套语”:“枪响了,我蹬出起跑器了,上体充分前傾了,腿逐渐抬起了,接近30米时身体完全抬起了……”以此体会自己成功时的身体感觉表象、各部分肌肉运动表象和情绪体验表象。实验证明,默念回忆法不仅能帮助学生为下一次练习提供“信息”,而且对稳定心理状态也是相当有效的。
五、心理鼓励法
在田径运动中,有许多关键性动作必須在很短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内完成。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解决对“时空感”的控制能力,正确掌握技术,除了要注意技术和素质方面的教学和训练外,还要在心理上进行必要的鼓励。如在跨栏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栏心理,可先让他们跨越高于栏架的橡皮,然后再将栏架置于橡皮筋下让他们过栏。这样,就可以减小学生对原有栏高的视知觉,在心理上建立一个“安全感”,排除紧张心理,大胆地跨越栏架。
总之,要提高田径运动教学的训练水平,必需重视田径运动教学的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成绩。当然,田径运动中提高训练水平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是选择笔者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多福.念动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03):64-67;
[2]李晓斌.田径运动中的技能迁移理论与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19-220;
[3]李振斌、王保成、周志雄.田径运动技术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教学法之创新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5(04):43-45、57.
【关键词】运动刺激 教师助力 头颈反射 默念回忆 心理鼓励
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的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动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田径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不同项目各有其特点。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加强田径运动感觉训练,是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提高训练水平的教学方法。
一、运动刺激法
同一切生命体一样,人体会对刺激做出反应。田径训练中的刺激法分:信号刺激法和良性刺激法两种。
信号刺激法是根据田径运动过程中的照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运动员学生明确运动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动作要领。当学生明确了身体运动中的各个部位的协调机制后,就能进行更加有效的运动训练。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训练的信号刺激,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例如,推铅球的最后用力阶段,需要注意蹬转发力动作和出手速度。从研究资料分析,许多优秀运动员发力时铅球保持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垂直面后约30 — 36厘米处。为此,在推铅球练习中,当铅球还没有移到身体重心垂直部位时,我们就要提前发出用力信号,以控制铅球抢先前移现象。通过信号刺激法帮助学生建立蹬转发力时铅球和身体重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就能很好的实现运动的最佳效果。
良性刺激法是指适宜的刺激强度。特别在学习新动作的开始阶段,适宜的刺激强度对促进运动技术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学习走步跳远时,学生神经兴奋度过高时表现为助跑无节奏感,腾空后四肢乱划,动作不准确,能量消耗大,机体容易疲劳;神经兴奋度过低时表现为助跑无力,腾空不髙,不能完成“走步”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注意启发学生多想动作要领、加强练习外,还要注意逐渐加大剌激强度,如利用中程跑(十二步左右)踏上跳箱盖起跳以增加腾空高度,帮助学生体会空中“走步”的肌肉感覺;进而延长助跑距离,拆除跳箱进行练习;到巩固阶段,则可采用比赛方法,以增强完成动作时的兴奋性,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
二、教师助力法
学习新运动的开始阶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自己体会动作过程和要领,初步建立起动作概念。但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条件联系尚处于泛化状态,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所以动作表现得紧张,不协调,控制能力差。如果在这时有教师助力,就有利于加强对肌肉的刺激深度,建立正确动作的运动感觉。如在途中跑时,学生往往髋部后坐或送髋不明显,教师可让学生双手支撑做“蹬摆送髋”练习,并用手推髋向前,帮助学生强化跑时“蹬伸髋,摆带髋”的动作。又如在跳高的起跳练习中,学生经常对“提肩拨腰”动作体会不深,感到上肢和躯干用不上力,这时可让学生在起跳时自己双臂向上摇动。同时教师抱住腰部向上托起,用“空中急停”帮助学生加深对“提肩拨腰”动作的体会。
三、头颈反射法
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当人体移动或旋转时,改变视觉和头部位置便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形成本能性反应,产生相应动作来保持被破坏后的平衡,这种运动本能被称为头颈反射。同样,在田径运动中如果改变头部和视线位置就能出现雷同的动作效果。例如,当做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时,若低着头眼晴下视,就会引起含胸、屈髋、“猫腰”等动作,蹬离起跑器后容易失去平衡,产生向前跌倒的感觉;若抬头眼看远处,则会引起颈部后侧肌肉群的紧张,脊柱负担量加大,出现“反叛挺胸”动作,蹬离起跑器后上体过早抬起。如果运用头颈反射原理,就能起到良好的补偿作用,有利于提高和改进技术。因此在蹲踞式起跑的“预备”时,要微微抬头,眼视起跑线前方约1一2米处为宜。
四、默念回忆法
这是一种在外界剌激影响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形成或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动作的反复默念同样是一种“练习的重复”。因此,每次训练前认真地想一想所学动作的要领或回忆一下完成动作的情况,对进一步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在短跑的起跑疾跑练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正确的上体前傾姿势时,可立即让他们默念自已刚刚做完的动作,并按自己的动作顺序编一套简单的“套语”:“枪响了,我蹬出起跑器了,上体充分前傾了,腿逐渐抬起了,接近30米时身体完全抬起了……”以此体会自己成功时的身体感觉表象、各部分肌肉运动表象和情绪体验表象。实验证明,默念回忆法不仅能帮助学生为下一次练习提供“信息”,而且对稳定心理状态也是相当有效的。
五、心理鼓励法
在田径运动中,有许多关键性动作必須在很短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内完成。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解决对“时空感”的控制能力,正确掌握技术,除了要注意技术和素质方面的教学和训练外,还要在心理上进行必要的鼓励。如在跨栏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栏心理,可先让他们跨越高于栏架的橡皮,然后再将栏架置于橡皮筋下让他们过栏。这样,就可以减小学生对原有栏高的视知觉,在心理上建立一个“安全感”,排除紧张心理,大胆地跨越栏架。
总之,要提高田径运动教学的训练水平,必需重视田径运动教学的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成绩。当然,田径运动中提高训练水平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是选择笔者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多福.念动训练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4(03):64-67;
[2]李晓斌.田径运动中的技能迁移理论与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19-220;
[3]李振斌、王保成、周志雄.田径运动技术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教学法之创新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5(04):43-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