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顺利地按照既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多年,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给予了足够重视和探究,特别是对“双语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付诸了很多心血。实践表明,当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后,学生自身先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也就会迎刃而解,学习成绩也就自然稳步得到了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重点,对小学“双语班”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寄予了诸多重视,从六方面阐述了个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体育课 培养 学生 习惯
【正 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的精力而能自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什么是良好的体育习惯呢?体育习惯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刺激和个体参与体育活动之间经过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联系。它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是教人先正己,甘当马前卒,以自我形象示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身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形象,是学生眼中的神,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仿效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良好习惯还正在逐步养成,学生的仿效能力是最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更能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的教态如何是相当重要的,教态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动作、仪表、衣着等,是教师教学风度直观的外在因素,是教师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的集中表现。作为师生教学交往方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感染性,不仅可以调控教学,而且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及意志活动。教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应牢牢把握,教师自己做好了,大部分学生也就好管理了,至于个别学困生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二是立足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从学生的好奇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源泉;通过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进而不断促进孩子探究、创新等良好习惯的形成。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常规的好坏,又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体育课堂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载体,抓好课堂常规,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三是注重教学细节,体现“爱心”温暖,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课堂中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能力,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用心、用情、用理”关注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善用课堂细节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堂中不迟到、不早退,站队要做到快、静、齐,整齐的队列队形,课后收拾好器材,收拾练习场地后方能离开等。课堂中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例如,:记住孩子的名字;善待每一个后进生;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收发器材、队形调动等。
四是坚持长效机制,着重抓起点,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习惯成自然。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它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偱偱善诱,必将水到渠成。此外,还应该重点抓好起点,这里的“起点”有着三层含义。一是从小抓起,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特别是6~-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只要引导得当就会有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二是抓好起始年级,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对学习有着新的向往与期待,这也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三是抓好学习新内容、新项目的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促进,这时由于孩子们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引导孩子们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是关键在激励,杜绝用批评,想方设法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给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有坚实的自觉性,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总能帮助孩子保持对体育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浓厚兴趣和信心。如:学习前滚翻时,有些学生动作完成不到位,出现了不乐意参与的现象。这時,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语言激励她们:“你只要掌握动作方法,就会成功”。这时,在学生有进步和参与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你做的越来越好了。”“你的动作很规范。”等激励的语言鼓励她们。但是,对于不参与、偷懒等这样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习惯,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态度,你会落在别人的后面的”,“孩子,你必须认真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前滚翻技能”等。
总之,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姓名:钟建英 电话:13899448484 邮政编码:833400
通讯地址:新疆博乐市第五小学
【关键词】体育课 培养 学生 习惯
【正 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的精力而能自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什么是良好的体育习惯呢?体育习惯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刺激和个体参与体育活动之间经过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联系。它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是教人先正己,甘当马前卒,以自我形象示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身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形象,是学生眼中的神,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仿效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良好习惯还正在逐步养成,学生的仿效能力是最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更能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的教态如何是相当重要的,教态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动作、仪表、衣着等,是教师教学风度直观的外在因素,是教师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的集中表现。作为师生教学交往方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感染性,不仅可以调控教学,而且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及意志活动。教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应牢牢把握,教师自己做好了,大部分学生也就好管理了,至于个别学困生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二是立足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从学生的好奇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源泉;通过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进而不断促进孩子探究、创新等良好习惯的形成。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常规的好坏,又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体育课堂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载体,抓好课堂常规,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三是注重教学细节,体现“爱心”温暖,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课堂中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能力,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用心、用情、用理”关注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善用课堂细节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堂中不迟到、不早退,站队要做到快、静、齐,整齐的队列队形,课后收拾好器材,收拾练习场地后方能离开等。课堂中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例如,:记住孩子的名字;善待每一个后进生;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收发器材、队形调动等。
四是坚持长效机制,着重抓起点,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习惯成自然。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它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偱偱善诱,必将水到渠成。此外,还应该重点抓好起点,这里的“起点”有着三层含义。一是从小抓起,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特别是6~-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只要引导得当就会有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二是抓好起始年级,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对学习有着新的向往与期待,这也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三是抓好学习新内容、新项目的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促进,这时由于孩子们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引导孩子们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是关键在激励,杜绝用批评,想方设法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给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有坚实的自觉性,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总能帮助孩子保持对体育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浓厚兴趣和信心。如:学习前滚翻时,有些学生动作完成不到位,出现了不乐意参与的现象。这時,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语言激励她们:“你只要掌握动作方法,就会成功”。这时,在学生有进步和参与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你做的越来越好了。”“你的动作很规范。”等激励的语言鼓励她们。但是,对于不参与、偷懒等这样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习惯,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态度,你会落在别人的后面的”,“孩子,你必须认真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前滚翻技能”等。
总之,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姓名:钟建英 电话:13899448484 邮政编码:833400
通讯地址:新疆博乐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