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进生”是令很多小学班主任非常头疼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后进生”的含义和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对小学班主任“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 后进生 ;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07-01
小学阶段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得好不好与班级整体成绩直接相关。但是面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不能过于急躁,应充分耐心与恒心,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一、何为“后进生”
我们通常情况下说的后进生主要就是指那些小学阶段智力非常正常,但是因为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的学生。[1]“后进生”与“学困生”等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是核心都是指一些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生。
二、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分析
后进生的形成是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包括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其中外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中的成绩,存在不公平现象等;家庭因素主要指不良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缺损以及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只是导火索,内因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内因主要包括后进生个人的原因,主要包括他们的动机、认知以及能力、性格等众多因素。只有真正掌握了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分析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小学生自从进入学校以后,加入了正规学习的队伍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在被迫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时,他们会显得非常不情愿。[2]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接受老师语言及书面等间接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在知识与能力得到增长的同时,集体活动中的他们要接受舆论的监督和老师的调节,在集体生活中,自我意识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老师建立起新的关系。
三、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一)表现出对“后进生”的期望,将期望转化为动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在课上经常没精打采,经常发现做小动作的情况,有时候作业还会写不完,作业的字迹也非常潦草。班主任发现这名学生的情况之后及时找到他进行一次谈话,希望它能够改掉以前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争取做一个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当时这名学生口头答应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犯错,并没有什么改进。后来班主任转变策略,让他负责每天收学生的作业,慢慢的这名学生开始可以完成作业了,后来他甚至可以主动去制止别人抄作业的行为。
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外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被激活,学生会将这种期望内化成为行动,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尤为重要。所以,小学班主任面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应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采取积极的措施。比方说充分关注学生的行为,经常与学生进行真心的交流等等,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将这种期望内化为积极的行动。
(二)鼓励“后进生”积极释放情感与能量
后进生也是非常有思想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积极的认识事物。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时候后进生做事情的方式和行为与其它同学不同,班主任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只要在法律法规、道德允许的前提之下的活动,班主任都可以积极的鼓励他们去做,鼓励他们将能量与情感释放出来,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他们就会与班主任敞开心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
(三)与“后进生”积极交流,真正融入他们的世界中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师生关系决定了班主任与后进生之间是否和谐。后进生的主要特点是成绩不好,自律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好等等,他们会在潜意识中将班主任想象为一个“狠角色”,对班主任产生一种畏惧感。因为在班级中班主任就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很容易会出现交流的阻隔,所以,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走进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3]
1.通过个别交谈、主动沟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主动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可以沟通与交流的共同点,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
2.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多关心后进生的课余生活,与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班主任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3.班主任对后进生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兑现,不能失信于他们,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后进生形成融洽的关系,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师生关系才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充分关注班级中后进生的思想活动与行为发展,多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期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小学班主任应该多在育人上下功夫,与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露. 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缑丽娟. 小学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0,(12).
[3]任路伟. 小学班主任学生观的教育学分析——基于小学课堂“排座位现象”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14,(2).
作者简介:王冬梅,1980年4月生,女,甘肃临夏人,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管理方向。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 后进生 ;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07-01
小学阶段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得好不好与班级整体成绩直接相关。但是面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不能过于急躁,应充分耐心与恒心,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一、何为“后进生”
我们通常情况下说的后进生主要就是指那些小学阶段智力非常正常,但是因为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的学生。[1]“后进生”与“学困生”等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是核心都是指一些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生。
二、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分析
后进生的形成是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包括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其中外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中的成绩,存在不公平现象等;家庭因素主要指不良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缺损以及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只是导火索,内因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内因主要包括后进生个人的原因,主要包括他们的动机、认知以及能力、性格等众多因素。只有真正掌握了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分析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小学生自从进入学校以后,加入了正规学习的队伍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在被迫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时,他们会显得非常不情愿。[2]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接受老师语言及书面等间接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在知识与能力得到增长的同时,集体活动中的他们要接受舆论的监督和老师的调节,在集体生活中,自我意识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老师建立起新的关系。
三、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一)表现出对“后进生”的期望,将期望转化为动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在课上经常没精打采,经常发现做小动作的情况,有时候作业还会写不完,作业的字迹也非常潦草。班主任发现这名学生的情况之后及时找到他进行一次谈话,希望它能够改掉以前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争取做一个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当时这名学生口头答应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犯错,并没有什么改进。后来班主任转变策略,让他负责每天收学生的作业,慢慢的这名学生开始可以完成作业了,后来他甚至可以主动去制止别人抄作业的行为。
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外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被激活,学生会将这种期望内化成为行动,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尤为重要。所以,小学班主任面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应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采取积极的措施。比方说充分关注学生的行为,经常与学生进行真心的交流等等,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将这种期望内化为积极的行动。
(二)鼓励“后进生”积极释放情感与能量
后进生也是非常有思想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积极的认识事物。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时候后进生做事情的方式和行为与其它同学不同,班主任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只要在法律法规、道德允许的前提之下的活动,班主任都可以积极的鼓励他们去做,鼓励他们将能量与情感释放出来,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他们就会与班主任敞开心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
(三)与“后进生”积极交流,真正融入他们的世界中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师生关系决定了班主任与后进生之间是否和谐。后进生的主要特点是成绩不好,自律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好等等,他们会在潜意识中将班主任想象为一个“狠角色”,对班主任产生一种畏惧感。因为在班级中班主任就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很容易会出现交流的阻隔,所以,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走进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3]
1.通过个别交谈、主动沟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主动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可以沟通与交流的共同点,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
2.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多关心后进生的课余生活,与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班主任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3.班主任对后进生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兑现,不能失信于他们,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后进生形成融洽的关系,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师生关系才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充分关注班级中后进生的思想活动与行为发展,多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期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小学班主任应该多在育人上下功夫,与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露. 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缑丽娟. 小学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0,(12).
[3]任路伟. 小学班主任学生观的教育学分析——基于小学课堂“排座位现象”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14,(2).
作者简介:王冬梅,1980年4月生,女,甘肃临夏人,大专,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