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猜读,就是在读中猜,在猜中读,然后把猜读的内容和文本对照,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了解的一种读书方式;它是在概念判断基础上的一种思考形式,在推测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读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读书方式;它也是一种有别于被动读书的读书方式。猜读法打破了“满堂灌”“满堂练”僵化的教学模式,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在课堂的具体运用。本文从“猜读法”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意义价值三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的理论基础
(一)模糊教学理论
“模糊集合”的概念是 1965 年美国数学家和自动控制论专家扎德在其《模糊集合》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从而创造了模糊数学这一学科。语文教学应该是“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基于语言的模糊性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就是独具魅力的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它有很多的谜等待我们去猜。而这些正是我们运用猜读法锻炼学生想象力、写作能力的好素材。
(二)隐喻理论
“隐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本文所说的隐喻是广义的隐喻。隐喻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和意义关系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不尽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深深地隐藏在文字当中,需要读者深入挖掘。另一个方面,为了提高表达效果,使文章含蓄委婉、形象生动,作者故意布下语言文字的谜局,读者只有在读书时用心思考,经过和作者有效的“互动”和“对话”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里面的“元迎探惜”“贾宝玉”“甄宝玉”等等绝不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从隐喻的理论来看,课本内的文学作品有很多的谜团,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认真思考,真正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二、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的实施方法
根据“猜读”内容与文本联系程度的深浅,我们将猜读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封闭式”猜读法,第二类是“开放式”猜读法。其中“开放式”猜读法根据对某一问题目前学术界有无共识,又分为“有解型”和“无解型”两类。
(一)“封闭式”猜读法教学
1.猜读文章内容
(1)通过题目,猜读文章大意
学生在学习《荷塘风起》时,可以让他们推测这篇文章写的事情发生在荷塘里或者旁边,荷花本身是美与高洁的化身,而“风起”大概是指风摆荷叶的美景吧?读过文章之后发现,果真如此,但“风起”用了一个动词,作者似乎并不单单是为了写美景,那么他想表达什么?学生可以进行猜想。细读文章之后就会发现,作者还想表达对荷塘美景被破坏的一种愤怒,是思想泛起了波澜。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文眼”。这些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开头,也可以出现在结尾,也可能出现在中间,甚至出现在题目上,把握关键词句需要较高的语言感悟能力;反过来,它的运用过程也能促进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如《滕王阁序》一文,作者写到宾主尽欢的场面之后,笔锋一转,来了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那么下面肯定要进入古人喜欢的感慨人生苦短的悲凉之情了。这种写法并非孤例,又如《兰亭集序》在尽情描写兰亭之美之后,就开始论述对人生的认识,抒发人生苦短的无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文言课文的某种写作的规律:古人在描写自然界的美景之后,常常会乐极而悲生,抒发人生感慨。
2.猜读文章写作思路
猜读写作思路,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研究文章题目,代写写作提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看到在文章题目之后,把它作为自己的命题作文,列出自己的写作计划,也就是写作提纲。精心设计之后,可以大致写一写,然后与原文做对比,看是否与自己写的一致。从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准和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那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是作者处理的好还是自己构思的好?作者比自己好在什么地方?在學习《陈情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类似的尝试。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文章,也锻炼了写作能力。这种方法也鼓励学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文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批判者。
(二)“开放式”猜读法教学
1.“有解型”猜读法教学
所谓“有解型”猜读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等要务必采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方法去解决。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学课文,写出感受或者认识,然后班内讨论形成思维碰撞点,最后,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答疑。另外一种情况是,虽然学生都能读懂文章,但他们的表达能力却有优劣之分,表达角度也有天壤之别,这时,教师可以就某一个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心得认识。比如对《琵琶行》的认识,作者通过两个具有相似遭遇的人那种一见如故的惊喜之情,表达自己贬谪之后的内心痛苦,内涵丰富,情感复杂。但文章对这两个人物的心理特别是琵琶女的心理并没有直接描写,这就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从这两个人的角度写一篇心理独白,使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无解型”猜读法教学
所谓“无解型”猜读法,就是说有些问题是见仁见智,该问题自从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文学创作的模糊性特点造成的。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教了一遍又一遍的经典篇目《荷塘月色》,作者为什么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历来争论不休,“可以说,《荷塘月色》发表七十五年以来,一直也没有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解释”。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强行设立标准观点,而是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猜读。这就是一种开放式的猜读方法,能够充分调动研究者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三、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教学的意义
(一)“猜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悟性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较强的好奇心,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成为泼向学生心灵之火的一盆盆冷水。应当把“猜读法”引入语文教学,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让学生不断地修正,不断地质疑,在探索中前进,在求证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猜读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作为一门号称“知识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的空白性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猜读法”可以让学生从已知去思考未知,在积极的思维中学会判断、推理,在轻松愉悦中畅游无穷无尽的思想的海洋,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猜读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本,是一门课的“根本”,然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与考试的关系或多或少存在脱钩现象,学的不考,考的都是没学过的,语文课本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语文课本是语文课的“本”,这个“本”体现在一是它是写作的范例,二是它提供了思维训练的工具和好的写作素材。运用猜读法教学就是一种紧贴课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
孔夫子早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猜读法”教学,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课堂具体运用,是向孔夫子致敬。但这并不是倡导语文教学的“无政府主义”,语文教师在“猜读法”课堂上的角色不是甩手掌柜,而是领航的舵手。这也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力争向研究型学者靠拢,才能更好地运用猜读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的理论基础
(一)模糊教学理论
“模糊集合”的概念是 1965 年美国数学家和自动控制论专家扎德在其《模糊集合》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从而创造了模糊数学这一学科。语文教学应该是“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基于语言的模糊性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就是独具魅力的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它有很多的谜等待我们去猜。而这些正是我们运用猜读法锻炼学生想象力、写作能力的好素材。
(二)隐喻理论
“隐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本文所说的隐喻是广义的隐喻。隐喻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和意义关系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不尽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深深地隐藏在文字当中,需要读者深入挖掘。另一个方面,为了提高表达效果,使文章含蓄委婉、形象生动,作者故意布下语言文字的谜局,读者只有在读书时用心思考,经过和作者有效的“互动”和“对话”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里面的“元迎探惜”“贾宝玉”“甄宝玉”等等绝不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从隐喻的理论来看,课本内的文学作品有很多的谜团,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认真思考,真正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二、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的实施方法
根据“猜读”内容与文本联系程度的深浅,我们将猜读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封闭式”猜读法,第二类是“开放式”猜读法。其中“开放式”猜读法根据对某一问题目前学术界有无共识,又分为“有解型”和“无解型”两类。
(一)“封闭式”猜读法教学
1.猜读文章内容
(1)通过题目,猜读文章大意
学生在学习《荷塘风起》时,可以让他们推测这篇文章写的事情发生在荷塘里或者旁边,荷花本身是美与高洁的化身,而“风起”大概是指风摆荷叶的美景吧?读过文章之后发现,果真如此,但“风起”用了一个动词,作者似乎并不单单是为了写美景,那么他想表达什么?学生可以进行猜想。细读文章之后就会发现,作者还想表达对荷塘美景被破坏的一种愤怒,是思想泛起了波澜。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文眼”。这些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开头,也可以出现在结尾,也可能出现在中间,甚至出现在题目上,把握关键词句需要较高的语言感悟能力;反过来,它的运用过程也能促进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如《滕王阁序》一文,作者写到宾主尽欢的场面之后,笔锋一转,来了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那么下面肯定要进入古人喜欢的感慨人生苦短的悲凉之情了。这种写法并非孤例,又如《兰亭集序》在尽情描写兰亭之美之后,就开始论述对人生的认识,抒发人生苦短的无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文言课文的某种写作的规律:古人在描写自然界的美景之后,常常会乐极而悲生,抒发人生感慨。
2.猜读文章写作思路
猜读写作思路,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研究文章题目,代写写作提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看到在文章题目之后,把它作为自己的命题作文,列出自己的写作计划,也就是写作提纲。精心设计之后,可以大致写一写,然后与原文做对比,看是否与自己写的一致。从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准和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那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是作者处理的好还是自己构思的好?作者比自己好在什么地方?在學习《陈情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类似的尝试。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文章,也锻炼了写作能力。这种方法也鼓励学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文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批判者。
(二)“开放式”猜读法教学
1.“有解型”猜读法教学
所谓“有解型”猜读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等要务必采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方法去解决。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学课文,写出感受或者认识,然后班内讨论形成思维碰撞点,最后,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答疑。另外一种情况是,虽然学生都能读懂文章,但他们的表达能力却有优劣之分,表达角度也有天壤之别,这时,教师可以就某一个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心得认识。比如对《琵琶行》的认识,作者通过两个具有相似遭遇的人那种一见如故的惊喜之情,表达自己贬谪之后的内心痛苦,内涵丰富,情感复杂。但文章对这两个人物的心理特别是琵琶女的心理并没有直接描写,这就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从这两个人的角度写一篇心理独白,使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无解型”猜读法教学
所谓“无解型”猜读法,就是说有些问题是见仁见智,该问题自从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而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文学创作的模糊性特点造成的。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教了一遍又一遍的经典篇目《荷塘月色》,作者为什么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历来争论不休,“可以说,《荷塘月色》发表七十五年以来,一直也没有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解释”。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强行设立标准观点,而是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猜读。这就是一种开放式的猜读方法,能够充分调动研究者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三、语文阅读教学“猜读法”教学的意义
(一)“猜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悟性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较强的好奇心,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成为泼向学生心灵之火的一盆盆冷水。应当把“猜读法”引入语文教学,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让学生不断地修正,不断地质疑,在探索中前进,在求证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猜读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作为一门号称“知识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的空白性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猜读法”可以让学生从已知去思考未知,在积极的思维中学会判断、推理,在轻松愉悦中畅游无穷无尽的思想的海洋,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猜读法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本,是一门课的“根本”,然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与考试的关系或多或少存在脱钩现象,学的不考,考的都是没学过的,语文课本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语文课本是语文课的“本”,这个“本”体现在一是它是写作的范例,二是它提供了思维训练的工具和好的写作素材。运用猜读法教学就是一种紧贴课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
孔夫子早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猜读法”教学,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课堂具体运用,是向孔夫子致敬。但这并不是倡导语文教学的“无政府主义”,语文教师在“猜读法”课堂上的角色不是甩手掌柜,而是领航的舵手。这也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力争向研究型学者靠拢,才能更好地运用猜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