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规的初中历史教学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思维”的教学问题,而且学生习惯背诵单一的知识点,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得学生的历史记忆形式呈现出碎片化、单一的特点,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迁移,阻碍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借助思维导图来改善常规教学结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本文将从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组织学科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下,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学科规律,促使学生生成知识意义,人们积极开发了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模式,希望可以通过多元的教学模式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导图便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大脑工作规律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工具,以某一关键词为中心,分级设计二级关键词、三级关键词……然后通过不同颜色的线条、符号与文字整合知识关键,从而显化学科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意义,是实现有效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能动学习,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有效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由于历史学科存在突出的文科性质,需要大量识记,导致初中历史教师错误地将“灌输”法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使得初中生失去了能动学习的意识,陷入了机械记忆的低效思维局面。但是,记忆的前提是理解、分析与深入学习,常规的死记硬背只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识记负担,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对此,新课改提出了培养与优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建议,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尝试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能动记忆、积极思考,通过思维导图观察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此切入有效的教师辅导,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就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们在课前自主预习本课知识,希望他们可以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借此呈现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下面,笔者将展示本班一个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
这个学生虽然列出了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生产工具的发展线,但是却并没有专门针对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产物、发生过程与特点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与“灿烂的青铜时代”的重点内容关联不大。这就表示这个学生的预习成效并不突出,没有有效归纳本课知识。但是,这个学生却存在一定的唯物史观意识,懂得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而这一点则值得肯定。因此,笔者便从利弊两方评价了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的重点内容出发,引导学生重新修改了思维导图。
二、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历史学科知识结构
受到“应试”压力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沉迷于单向传递历史,缺少整合与归纳,使得初中生难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关联,无法形成完善的历史认知。然而,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每一个历史知识都是在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既需要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时代背景是如何促使历史发生的。针对这一学科特点,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完善的、复杂的历史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习惯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课堂的知识结构与主要内容,希望学生们可以积极学习历史,宏观把握历史教学重点。就如在“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以“汉匈的关系发展史”思维导图呈现了本课重点知识,具体如下:
如此一来,学生便可直观把握西汉与匈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结构,全面识记本课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陈玉忆.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0-71.
[2]庄爱芳.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53.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下,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学科规律,促使学生生成知识意义,人们积极开发了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模式,希望可以通过多元的教学模式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其中,思维导图便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大脑工作规律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工具,以某一关键词为中心,分级设计二级关键词、三级关键词……然后通过不同颜色的线条、符号与文字整合知识关键,从而显化学科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意义,是实现有效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能动学习,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有效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由于历史学科存在突出的文科性质,需要大量识记,导致初中历史教师错误地将“灌输”法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使得初中生失去了能动学习的意识,陷入了机械记忆的低效思维局面。但是,记忆的前提是理解、分析与深入学习,常规的死记硬背只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识记负担,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对此,新课改提出了培养与优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建议,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尝试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能动记忆、积极思考,通过思维导图观察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此切入有效的教师辅导,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就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们在课前自主预习本课知识,希望他们可以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借此呈现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下面,笔者将展示本班一个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
这个学生虽然列出了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生产工具的发展线,但是却并没有专门针对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产物、发生过程与特点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与“灿烂的青铜时代”的重点内容关联不大。这就表示这个学生的预习成效并不突出,没有有效归纳本课知识。但是,这个学生却存在一定的唯物史观意识,懂得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而这一点则值得肯定。因此,笔者便从利弊两方评价了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的重点内容出发,引导学生重新修改了思维导图。
二、以思维导图来优化历史学科知识结构
受到“应试”压力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沉迷于单向传递历史,缺少整合与归纳,使得初中生难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关联,无法形成完善的历史认知。然而,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每一个历史知识都是在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既需要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时代背景是如何促使历史发生的。针对这一学科特点,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完善的、复杂的历史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习惯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课堂的知识结构与主要内容,希望学生们可以积极学习历史,宏观把握历史教学重点。就如在“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以“汉匈的关系发展史”思维导图呈现了本课重点知识,具体如下:
如此一来,学生便可直观把握西汉与匈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结构,全面识记本课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陈玉忆.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0-71.
[2]庄爱芳.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