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专题
开篇语:湖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逾5.4万亿元,采掘业及其延伸加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然而,发展迅速的矿业经济背后,却也潜伏着开发秩序混乱、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隐患。从2011年5月开始,湖南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超深越界开采、非法出让转让、浪费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一场由政府主导,国土资源等14部门通力配合的专项行动,在三湘大地铺展开来……
“矿产资源一块宝,争争抢抢没完了。他家超深我越界,无权无证行大道。黢黢黑洞埋尸骨,滚滚财源进腰包。百姓翘首盼整治,绿水青山好养老。”这首湖南某矿周边村民自编的歌谣,是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环境、扰乱矿业秩序的形象描绘。
多部门联动重拳治矿
由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性高、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湖南提出“政府主导、齐抓共管、联合攻坚”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专门工作方案和部门责任分工文件,确定全省50个整治重点矿区和18个整装勘查区,明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完善安全监管、规范和发展矿业权市场等七大目标任务,同时一一明确了相关14部门的职责。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整规工作成为湖南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矿山最多的郴州市还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列为市长主抓的三件大事之一;岳阳、株洲、张家界、怀化和花垣、邵东等市县则由多名常委分别担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
在湖南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副组长、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看来,整顿和规范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迎来历史最好机遇。
5月16日全省动员会后,该厅迅速召开党组会和厅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整规工作,决定组建整规工作班子,投入500万元用于专项行动,明确6大方面29项具体工作责任目标、具体内容和责任处室,细化了清查、整改、验收三个阶段的进度安排,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分工和追究制度。6月10日,全省系统工作布置会召开,具体工作得到安排部署。
全省系统立即行动,只争朝夕。
各地结合省政府部署的打非治违、打击超深越界专项行动,对本辖区矿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将所有非法矿点信息进行逐一登记。郴州通过全面清查,确定了37个重点整治矿区;张家界清查发现各类非法矿点122个,其中有42家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已经过期;邵阳共清查193家矿山,其中存在不同程度超深越界开采的有136家;宁乡县组织33个乡镇国土资源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全县域内所有矿山企业进行清查,查出各类违法案件84起。目前,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累计清查矿山5566个。
“四子登科”破怪圈
长期以来,我国矿政管理中广泛存在执法失之于宽、行政失之于软的现象,加之政府部门间体制性障碍和工作机制性桎梏并存,导致矿业开发秩序长期陷入“乱了治,治了乱;再乱再治,再治再乱”的“治乱循环”怪圈,让全国各地矿业管理者十分头疼。如何跳出这一“治乱循环”怪圈?
整规行动中,湖南各地充分发挥政府推力,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坚持“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铐子”、“票子”、“牌子”、“帽子”“四子登科”,对跳出“治乱循环”怪圈作出了新探索。
一是严打严惩,给犯罪嫌疑人“戴铐子”。邵东县九龙岭等矿区非法采矿一度非常猖獗,邵东县组织领导班子对九龙、魏家桥两地的非法采锰行为实施严厉打击,抓获了13名非法采矿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以来,永州市共刑事立案8件,刑事拘留18人,批捕9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依法罚没,罚非法矿山的“款子”。各地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大规模严打活动。岳阳在第一阶段工作中,共查出各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案件64起,炸毁矿洞30余处,关闭取缔矿山18家,执行罚款100万元。益阳安化县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5起,收缴罚没款14.16万元。
三是严格监管,砸非法矿山的“牌子”。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各地积极建立健全维护矿产资源良好开发秩序的长效机制,建立矿山依法守纪信用信息档案,详细记载矿山违法违纪的时间、位置和处理情况等,并同时告知发改、财政、煤炭、煤监、环保、公安、工商、电力等部门对矿山进行督促整改,将整改情况与技改项目、矿权审批等挂钩。
四是责任追究,摘工作人员的“帽子”。专项行动中,湖南各地纪检监察部门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在矿山参股入股,整规过程中出现失职渎职、监管不力、工作不落实等情况,严格责任追究。怀化先后对沅陵、洪江、中方等地启动责任追究调查程序,约谈了2名县局负责人;永州东安县纪委加大对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查处力度,于2011年6月分别给予舜皇山国家森林管理局整规办原主任和工作人员开除党籍和党内警告处分。
因地制宜促整规成效初显
专项行动以来,湖南各地争分夺秒,在第一阶段工作中,只用40余天时间便在全省清查出各类违法矿山1195处,其中非法无证开采751处、过期开采117处、超深越界开采305处、破坏性开采2处,确定了18个需要进一步推进整合的矿区。
湘潭探索长效机制,出台《湘潭市整治矿山超深越界开采联合监管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发现矿山企业有超深越界开采嫌疑时,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供电企业在接到相关职能部门对超深越界开采的矿山企业停止供电的书面通知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该矿山的电源切断;益阳桃江对全县非法矿山监管严格实行乡镇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国土资源部门干部“四包一”责任制,监管点出现了非法开采现象,严格追究人员责任。
永州注重查处非法采矿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有效结合。冷水滩区蔡市镇老埠头村非法采锰,已造成体积达2000立方积的地质灾害隐患。专项行动中,该市依法对其严惩,没收、处置价值80余万元的非法开采矿产品,对现场所有非法开采设备进行了清理,并投入资金15万元,回填土方5万余方,平整土方3万余方,播撒苏丹草种子,使非法开采区全部复绿。
郴州加大整规工作责任考核力度。制定专门考核验收办法,对成绩突出、评定等级为优秀的县市区,由市政府授予“全市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先进单位”称号;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县市区,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内暂停其新设矿业权的审批;整改复核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1年内涉矿技改项目不得立项,并停止1年新设矿业权审批,同时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并行政问责。
目前,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专项行动已初见成效。共立案查处各类矿产资源违法案件392起,收缴罚没款978万元,开展破坏矿产资源价值鉴定41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2人。通过专项行动,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矿区环境持续向好,矿业权收益大幅提高。上半年湖南矿业权收益达3.1亿,同比增长34%。永州稀土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受到徐绍史部长现场表扬;岳阳桃林铅锌尾矿库治理情况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充分肯定。
开篇语:湖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逾5.4万亿元,采掘业及其延伸加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然而,发展迅速的矿业经济背后,却也潜伏着开发秩序混乱、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隐患。从2011年5月开始,湖南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超深越界开采、非法出让转让、浪费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一场由政府主导,国土资源等14部门通力配合的专项行动,在三湘大地铺展开来……
“矿产资源一块宝,争争抢抢没完了。他家超深我越界,无权无证行大道。黢黢黑洞埋尸骨,滚滚财源进腰包。百姓翘首盼整治,绿水青山好养老。”这首湖南某矿周边村民自编的歌谣,是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环境、扰乱矿业秩序的形象描绘。
多部门联动重拳治矿
由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性高、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湖南提出“政府主导、齐抓共管、联合攻坚”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专门工作方案和部门责任分工文件,确定全省50个整治重点矿区和18个整装勘查区,明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完善安全监管、规范和发展矿业权市场等七大目标任务,同时一一明确了相关14部门的职责。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整规工作成为湖南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矿山最多的郴州市还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列为市长主抓的三件大事之一;岳阳、株洲、张家界、怀化和花垣、邵东等市县则由多名常委分别担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
在湖南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副组长、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看来,整顿和规范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迎来历史最好机遇。
5月16日全省动员会后,该厅迅速召开党组会和厅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整规工作,决定组建整规工作班子,投入500万元用于专项行动,明确6大方面29项具体工作责任目标、具体内容和责任处室,细化了清查、整改、验收三个阶段的进度安排,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分工和追究制度。6月10日,全省系统工作布置会召开,具体工作得到安排部署。
全省系统立即行动,只争朝夕。
各地结合省政府部署的打非治违、打击超深越界专项行动,对本辖区矿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将所有非法矿点信息进行逐一登记。郴州通过全面清查,确定了37个重点整治矿区;张家界清查发现各类非法矿点122个,其中有42家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已经过期;邵阳共清查193家矿山,其中存在不同程度超深越界开采的有136家;宁乡县组织33个乡镇国土资源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对全县域内所有矿山企业进行清查,查出各类违法案件84起。目前,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累计清查矿山5566个。
“四子登科”破怪圈
长期以来,我国矿政管理中广泛存在执法失之于宽、行政失之于软的现象,加之政府部门间体制性障碍和工作机制性桎梏并存,导致矿业开发秩序长期陷入“乱了治,治了乱;再乱再治,再治再乱”的“治乱循环”怪圈,让全国各地矿业管理者十分头疼。如何跳出这一“治乱循环”怪圈?
整规行动中,湖南各地充分发挥政府推力,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坚持“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铐子”、“票子”、“牌子”、“帽子”“四子登科”,对跳出“治乱循环”怪圈作出了新探索。
一是严打严惩,给犯罪嫌疑人“戴铐子”。邵东县九龙岭等矿区非法采矿一度非常猖獗,邵东县组织领导班子对九龙、魏家桥两地的非法采锰行为实施严厉打击,抓获了13名非法采矿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以来,永州市共刑事立案8件,刑事拘留18人,批捕9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依法罚没,罚非法矿山的“款子”。各地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大规模严打活动。岳阳在第一阶段工作中,共查出各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案件64起,炸毁矿洞30余处,关闭取缔矿山18家,执行罚款100万元。益阳安化县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5起,收缴罚没款14.16万元。
三是严格监管,砸非法矿山的“牌子”。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各地积极建立健全维护矿产资源良好开发秩序的长效机制,建立矿山依法守纪信用信息档案,详细记载矿山违法违纪的时间、位置和处理情况等,并同时告知发改、财政、煤炭、煤监、环保、公安、工商、电力等部门对矿山进行督促整改,将整改情况与技改项目、矿权审批等挂钩。
四是责任追究,摘工作人员的“帽子”。专项行动中,湖南各地纪检监察部门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在矿山参股入股,整规过程中出现失职渎职、监管不力、工作不落实等情况,严格责任追究。怀化先后对沅陵、洪江、中方等地启动责任追究调查程序,约谈了2名县局负责人;永州东安县纪委加大对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查处力度,于2011年6月分别给予舜皇山国家森林管理局整规办原主任和工作人员开除党籍和党内警告处分。
因地制宜促整规成效初显
专项行动以来,湖南各地争分夺秒,在第一阶段工作中,只用40余天时间便在全省清查出各类违法矿山1195处,其中非法无证开采751处、过期开采117处、超深越界开采305处、破坏性开采2处,确定了18个需要进一步推进整合的矿区。
湘潭探索长效机制,出台《湘潭市整治矿山超深越界开采联合监管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发现矿山企业有超深越界开采嫌疑时,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供电企业在接到相关职能部门对超深越界开采的矿山企业停止供电的书面通知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该矿山的电源切断;益阳桃江对全县非法矿山监管严格实行乡镇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国土资源部门干部“四包一”责任制,监管点出现了非法开采现象,严格追究人员责任。
永州注重查处非法采矿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有效结合。冷水滩区蔡市镇老埠头村非法采锰,已造成体积达2000立方积的地质灾害隐患。专项行动中,该市依法对其严惩,没收、处置价值80余万元的非法开采矿产品,对现场所有非法开采设备进行了清理,并投入资金15万元,回填土方5万余方,平整土方3万余方,播撒苏丹草种子,使非法开采区全部复绿。
郴州加大整规工作责任考核力度。制定专门考核验收办法,对成绩突出、评定等级为优秀的县市区,由市政府授予“全市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先进单位”称号;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县市区,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内暂停其新设矿业权的审批;整改复核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1年内涉矿技改项目不得立项,并停止1年新设矿业权审批,同时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并行政问责。
目前,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专项行动已初见成效。共立案查处各类矿产资源违法案件392起,收缴罚没款978万元,开展破坏矿产资源价值鉴定41起,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2人。通过专项行动,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矿区环境持续向好,矿业权收益大幅提高。上半年湖南矿业权收益达3.1亿,同比增长34%。永州稀土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受到徐绍史部长现场表扬;岳阳桃林铅锌尾矿库治理情况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