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力求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重视指导书写汉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识字·阅读部分中第三单元第4课,课文将识字与阅读儿歌融为一体,本课要认识11个字,韵文中含有多個象形字,会写其中4个字。教材配有插图,将图画与汉字结合在一起,展现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最终掌握“日月水木”这四个汉字的规范书写。
与旧京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相比较:
相同之处:都是用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新京版展现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更为详尽。
不同之一,旧京版和人教版都是集中学习象形文字的识字课。新京版改为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目的在于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多认少写,以阅读带动识字。
不同之二,人教版教材在一篇課文中将象形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进行学习。旧京版是一课一类,而新京版是随文出现,没有具体分类。
2.学情分析
优势: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画内容,较为完整地表达,声音响亮。学习生字时,大多数学生能读准字音、会数笔画,并结合生活经验组词、说句理解字义;书写时,大多数学生握笔姿势正确,能做到“三个一”,能按笔画笔顺书写生字。
不足:观察插图时以兴趣为主,还不能做到有序、细致地观察。识字时还不能独立地将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理解等一套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还没有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生字时还没有养成先读贴再书写的习惯,还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书写姿势不能长久坚持,需要教师随时提醒纠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象形字日、月、水、火、木、土。会读相关词语。
2.认识笔画“横折钩”“横撇”,能够按笔画规则正确书写日、月、水、木4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6个象形字。认识笔画“横折钩”“横撇”。
2.能按笔画规则书写汉字,重点写好“月”和“水”两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记清“月”“水”的笔画和顺序。按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快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多美的图画呀!这里面还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朋友呢?再看看它们在哪呢?没有找到吗?没关系,让我们和可可一起乘着时光机器穿越回到远古时代,看看古代人是怎么创造出文字的,准备好了吗?我们走喽!
古代人:你好!你是谁?
可可:您好!我叫可可,我来自未来。老师告诉我,您能根据大自然中的事物创造出文字,我想看看您是怎么创造的,行吗?
古代人:行呀!你想看哪个字呢?
可可:您就给我写个“太阳”吧!
二、认识象形字
(一)“日”的教学
1.出示太阳图片
古代人:我在龟壳或兽骨上,画出表示太阳,中间的小横,代表了光,你看它和太阳的样子像不像?
可可:真像,我知道这种写在兽骨上的符号叫甲骨文,后来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最后到楷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日”字了。同学们,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日”字吧。
[设计意图]:从图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日”字的意思就是太阳,最初它就是古人照着太阳的样子画的一幅画,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汉字,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形象直观,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PPT出示:“日”
A、谁会读这个字的字音
B、记字形: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横,日是由四笔写成的。
老师:日表示什么?(太阳)
C、你能用“日”字说几个词语么?(日出、红日、生日、星期日、日期、日历、值日生)不错,那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呢?(我的生日是9月1日。我在山上看日出。……)
古代人:你们能用日字说这么多的词语句子,真了不起。我再给你写个字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的过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也可以用别的方法记清字形),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组词、说句,加深对日字的认识,积累词语。
(二)学习月字
可可:我猜到了,这是“月”字,您看它的样子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我猜得对吗?
古代人:你真聪明!没错,这个符号就表示月亮。
可可: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我一样聪明,那就要学会学习,请你们按照学习“日”的方法学一学“月”字。
学生活动,交流反馈。
古代人:孩子们真棒!可可你知道汉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了吗?
可可:谢谢您,我知道了,像这种照着物体的样子画出的符号,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就是现在的汉字了,我们把这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设计意图]:学习“月”时,是个“扶”的过程,巩固识字的方法,逐渐放手引导学生明确识字时的几个步骤,以便后面能真正做到独立识字。
三、课堂总结
古代人:孩子们,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了吗?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大家来说一说。
可可:是啊!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汉字的由来,认识了6个象形字,还学会了识字的方法呢!我的任务也圆满完成了,我要回家了,再见我们聪明的祖先!再见了,同学们。
古代人:再见!
【本课教学设计特点】
1.这节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3.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4.重视书写的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力求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重视指导书写汉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识字·阅读部分中第三单元第4课,课文将识字与阅读儿歌融为一体,本课要认识11个字,韵文中含有多個象形字,会写其中4个字。教材配有插图,将图画与汉字结合在一起,展现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最终掌握“日月水木”这四个汉字的规范书写。
与旧京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相比较:
相同之处:都是用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新京版展现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更为详尽。
不同之一,旧京版和人教版都是集中学习象形文字的识字课。新京版改为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目的在于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多认少写,以阅读带动识字。
不同之二,人教版教材在一篇課文中将象形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进行学习。旧京版是一课一类,而新京版是随文出现,没有具体分类。
2.学情分析
优势: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画内容,较为完整地表达,声音响亮。学习生字时,大多数学生能读准字音、会数笔画,并结合生活经验组词、说句理解字义;书写时,大多数学生握笔姿势正确,能做到“三个一”,能按笔画笔顺书写生字。
不足:观察插图时以兴趣为主,还不能做到有序、细致地观察。识字时还不能独立地将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理解等一套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还没有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生字时还没有养成先读贴再书写的习惯,还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书写姿势不能长久坚持,需要教师随时提醒纠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象形字日、月、水、火、木、土。会读相关词语。
2.认识笔画“横折钩”“横撇”,能够按笔画规则正确书写日、月、水、木4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6个象形字。认识笔画“横折钩”“横撇”。
2.能按笔画规则书写汉字,重点写好“月”和“水”两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记清“月”“水”的笔画和顺序。按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快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多美的图画呀!这里面还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朋友呢?再看看它们在哪呢?没有找到吗?没关系,让我们和可可一起乘着时光机器穿越回到远古时代,看看古代人是怎么创造出文字的,准备好了吗?我们走喽!
古代人:你好!你是谁?
可可:您好!我叫可可,我来自未来。老师告诉我,您能根据大自然中的事物创造出文字,我想看看您是怎么创造的,行吗?
古代人:行呀!你想看哪个字呢?
可可:您就给我写个“太阳”吧!
二、认识象形字
(一)“日”的教学
1.出示太阳图片
古代人:我在龟壳或兽骨上,画出表示太阳,中间的小横,代表了光,你看它和太阳的样子像不像?
可可:真像,我知道这种写在兽骨上的符号叫甲骨文,后来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最后到楷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日”字了。同学们,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日”字吧。
[设计意图]:从图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日”字的意思就是太阳,最初它就是古人照着太阳的样子画的一幅画,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汉字,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形象直观,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PPT出示:“日”
A、谁会读这个字的字音
B、记字形: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横,日是由四笔写成的。
老师:日表示什么?(太阳)
C、你能用“日”字说几个词语么?(日出、红日、生日、星期日、日期、日历、值日生)不错,那谁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呢?(我的生日是9月1日。我在山上看日出。……)
古代人:你们能用日字说这么多的词语句子,真了不起。我再给你写个字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的过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也可以用别的方法记清字形),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组词、说句,加深对日字的认识,积累词语。
(二)学习月字
可可:我猜到了,这是“月”字,您看它的样子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我猜得对吗?
古代人:你真聪明!没错,这个符号就表示月亮。
可可: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我一样聪明,那就要学会学习,请你们按照学习“日”的方法学一学“月”字。
学生活动,交流反馈。
古代人:孩子们真棒!可可你知道汉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了吗?
可可:谢谢您,我知道了,像这种照着物体的样子画出的符号,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就是现在的汉字了,我们把这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设计意图]:学习“月”时,是个“扶”的过程,巩固识字的方法,逐渐放手引导学生明确识字时的几个步骤,以便后面能真正做到独立识字。
三、课堂总结
古代人:孩子们,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了吗?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大家来说一说。
可可:是啊!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汉字的由来,认识了6个象形字,还学会了识字的方法呢!我的任务也圆满完成了,我要回家了,再见我们聪明的祖先!再见了,同学们。
古代人:再见!
【本课教学设计特点】
1.这节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3.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4.重视书写的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