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心事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静坐一隅,把心和时间都留给了自己。七月的雨,裹携着人们“熟悉的气味”,悄然降落,这雨是有魂魄的,满含着情愫,它们一冷一热、夹叙夹议,也于抒情中昭示了它们顺应大自然律令的命定的归宿。
  今天的心情不关风月,雨下得又大又急,雷电交加,让人感到有点不知所措。时间和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她会在你寂静的心里迸出斑驳的泪痕,很容易让你陷入伤感的沼泽,勾起你内心深处最为寂寥的琴弦。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总会让人的心情莫名地变得忧郁,将电脑平摊在床上,蜷膝而坐,房间内一切明亮,周遭的一切熟悉又陌生,两本书翻开来,又放回去,轻轻擦拭着许久不曾摸过的书籍上的灰尘,也似在拂掉堆积心灵的岁月的尘埃,还心灵一方纯净与清澈。一些困倦许多忧伤的往事,总会在不经意间就想起……
  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瓢泼大雨,似在为那个九岁的小女孩哭泣……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就因父母为了生活,长期外出打工而没有很好地关心和照顾她,使她营养不良而导致贫血最终身亡;同样的雷电交集,同样无情的雨,似在警示人们:人间自有道德在,人间应有真情存。一个七十岁高龄健康的孤独老人,因长期得不到儿女们的陪伴和关爱,最终丧失生活信心,忧郁而亡;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心情,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妻,只因生活所迫,计较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致使老公对着新婚妻子莫名的发火,年轻美丽的妻子一时想不开跳水身亡……
  沿袭生生不息的路径,走在无所忧无所虑的通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地记下这些,只觉得,身边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诱发了我太多的深思。其实我也明白人生不会完美,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得到和失去是相等的,付出和给予是并存的;不要刻意,不能强求,这些话说出来都懂,可是人总是会有太多的遐想、太多的欲望,往往不能控制自己。一流的谈吐、一流的表现、一流的为人,太多的或许只是表面?
  时常在想:屈指可数的岁月,流淌着细细的生命流年。自己的生活是否太过平淡,跟不上潮流?是否缺乏一种激情,一种追求时尚生活的勇气?但是想一想,激情过后会是什么?平淡,仍然是平淡,還是一样平淡的生活。
  望不穿的高山,看不透的轻云。每一处都是景致。风景,流过就会驻足。会是记忆里的每一个美妙时分。生活需要归于平淡的勇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热闹的地方,一定有孤独的灵魂,有繁华的景象,一定也有落寞的日子。热闹是孤独的前奏,繁华是落寞的征兆。在应酬的歌厅里酒桌上,热情的声浪掩饰的是虚无的寂寥和做秀似的默契。人,为什么总会无谓地强加给自己一些负担?珍惜自己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以一颗平常的心,坦然面对一切,无论什么时候多替别人着想,多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永远坦荡,永远快乐……
  选自2016年2期《牟定散文》
其他文献
她是一个有特点的学生,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  我指定的班长不到两个月就在师生中威信全无。几个科任老师说我一点眼水都没有。问他们谁可以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她。  我很纳闷。她入学成绩并不好,开初让她担任副班长我都还觉得有点将就了。既然大家这么肯定她,也不妨就让她试试。  很快,我发现她能够胜任。值日老师说,这个班长很有魄力,午休捣乱的学生都被他请到教室后面壁;政教处的人说,她
期刊
故乡的秋天,来得特别静,且有些凄凉。  家乡的梨子又熟了,金黄金黄的。墙头上的狗尾巴草在秋风中舞弄着它瘦弱的身躯,那飘飘悠悠的草叶,在我模糊的视线中,忽而变成了无数根美丽的红绸带,随着郁郁的秋风飘啊飘……  小时候,听老人说,人死了就变成蝴蝶飞到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也许,梦里的蝴蝶就是我死去的奶奶,可这些美丽的红绸带又怎么不见了呢?我又想起奶奶。  我是奶奶带大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个慈祥的老人
期刊
人世間,每个人都会有思念。因为思念是一种期待,如影随形,思念是一种向往无声无息,思念是一杯窖藏的老酒,品后回味无穷,余味回甘。人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思念中与时间合谋,在额头上凿出了沟沟坎坎。  当冉冉东升的太阳又一点点的从西边徐徐落下时,大地又开始酝酿另一个黎明的喧嚣,此时的我正静静的坐在室内的书桌旁,回味唇齿间晚餐残留的余香,品尝普洱香茗的沁人心脾。昏暗的氛围,透着一丝感伤和思念,让人不免思绪万千,
期刊
程颢和程颐  公元1032年、1033年,北宋朝廷任命程珦先生为黄陂县尉,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官虽不大,在黄陂县那也算根葱,是个受人抬举的角色。这伙计可谓春风得意,两年里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出生在黄陂小菜湖湖区,跟自己单名一样,起名程颢、程颐。搞不懂程局长咋这么喜爱单名,不知道的,还以为程珦、程颢、程颐是三兄弟呢。  程颢、程颐兄弟祖籍河南洛阳,祖上都是做官的。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以现
期刊
离过年只有一两天光景,五岁多的儿子高兴极了,每天都要到街上转几回,专门买炮仗。不到两日,他就拥有一大堆烟花炮竹。姨妈进门看见惊讶地说,“小伙子,你这是要到街上去摆摊卖炮仗吗”?“不是,这全是我的,过年要全部放完!”他得意地说。  “过年还是要到农村去才有年味”,身边的朋友都这样说。我深以为然。在城里,大年三十正是商品交易的最好时间,人们聚集到城里,大把地花着钱,买过年用的物品。商家自然不愿意放过赚
期刊
站在峡谷之巅,极目远眺,厚积的黄土层和连绵的沙地交汇融合,绿意葱茏的萨拉乌苏大峡谷以蛟龙的姿势蜿蜒盘绕,像雕刻在沙地皮肤上的一处“美丽伤痕”。恣意播洒的绿色在连连绵绵的沙山上自由蔓延,宽阔幽深的河谷向源头方向追溯,偶有陡壁断面赫然耸立在深邃狭长的峡谷沿岸。清水沟湾、滴哨沟湾、杨树沟湾、大沟湾、范家沟湾、杨四沟湾、邵家沟湾、米浪沟湾依次穿行在沙地深处,隐约可见弯河、湿地、树木、百草、阶地,一湾一湾,
期刊
我的父亲编了一辈子的篾。  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流行的各种装东西用的塑料制品,编织袋制品和铁制品。特别是在农村,用竹子编的篾制品是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家什。背粪草要用花篮子、背笼;打谷子要用海簸、簸箕、筛子;抓谷子要用篾耙;婴儿睡觉要用摇篮;去做客要用挑篮、提箩;家里装米装面要用箩筐等。那个时候的人们认为,学门编篾的手艺可以养活自己和一家人,所以我的父亲从小就拜师学艺,学成后给家人和别人家编篾。  在
期刊
女儿八岁时,学写日记了,她的心中有了小秘密。当我把她带进琳琅满目的文具店,让她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日记本时,她看着那些造型各异的日记本不知从何处下手。挑选了好长时间,她拿着一本带锁、画着精美图案、装饰十分讲究的超大号日记本,兴奋地朝我喊着:“妈妈,妈妈,我要这本……”,我一看,傻眼了,就这么一本日记本,要五十八元钱。我当场拒绝了她,把日记本放回原处,严肃地说:“只可以买10元以内的。”女儿嘟着嘴不高
期刊
家乡人就是这样实在,取个岗位的名都取成叫喊。以现在来说,叫喊一职,相当于司仪、总管、项目经理或是CEO(首席执行官)。  在家乡,霜降过后,已无农事。夜长而温暖,培养感情的好时光。于是全村娶媳妇,嫁女儿都在这个季节进行。让我们的童年在冬季里总是有着无比的快乐和温暖。  农村人把娶媳嫁女统称为办喜事,谁家要有喜事,总是提前两三年就慢慢准备着,养两头大肥猪,收藏许多山里的干货,在房前屋后种满魔芋。  
期刊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尤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于黑夜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童年时,我是最怕黑夜降临的,日落西山时心情就随之灰暗,恨不能用木棍支住或用绳索拴住太阳,让它不要落得那么快。但这是没有用的,太阳依旧每天落下,黑夜照样每晚来临。不要说没有电了,就连能点燃柴禾发出光亮的洋柴(火柴)都是一根一根数着用的。  老家村落四围的山上生长着大量松树,有很多是云南松。这是一种奇怪的树,它被人砍伐或破坏时,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