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我一见钟情,反复读来,在小小荷塘里,片片荷葉下,竟寻到了那份愈久愈浓的情与趣。
一、初识之喜
翻开教材,《荷叶圆圆》这个课题一下就吸引到了我。一遍读完,“可爱”之情油然而生。“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是不是还可以说“荷叶大大”“荷叶绿绿”……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说:眼睛亮亮,苹果甜甜,蛋糕香香……诗中有几个可爱的主人公: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他们的动作各有不同,却又都那么贴切。
一遍一遍地读,发现小诗的节奏也在变化,就像一首歌曲,陡然间又增添了几分情趣。
二、再顾之乐
这样的小诗该如何和学生一起去读呢?儿童诗的教学点应放在哪里呢?再次阅读文本,一行行感觉可以有回声接应,蓦然惊醒,儿童诗不就该引导学生诵读吗?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这韵味不是形式上的拿腔拿调,而是一番入诗入味,在整体把握后的自然体现。
瞧,诗中的四位小主人公——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别小看这其中的“小”字,那可不是仅仅因为他们长得小,更是由于他们的可爱。如何能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可爱,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在教学中,第一次去掉“小”字读名字,学生可以很快在比较中察觉,有了“小”字,小动物们更可爱,更讨喜。第二次让学生思考“谁喜欢这又圆又绿的荷叶”,他们的名字再一次跳到了美丽的荷塘里,同学们立刻和他们打起了招呼,一打起招呼便会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次读小诗中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躺、立、蹲、游,让学生将相应的动作送给四个小主人,再通过对读的方式感受他们灵动的模样。这样,可爱的小动物便走到学生的身边,他们的名字落进了学生的心中,这些小动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小小的名字了,那是一串串音符,在反复朗读中有了生命。这样,小诗中的小动物会让学生更为亲近,让学生更为喜爱。
再读小诗,荷叶很神奇,神奇在会变,在小水珠面前变成摇篮,小水珠躺在上面。小蜻蜓飞来飞去捉蚊虫,那么辛苦,为何不躺在荷叶上休息呢?学生大脑开始思辨,更加理解小蜻蜓“立”在荷叶上的秀美!如此,对小青蛙的“蹲”,小鱼儿的“游”,学生读着读着,就仿佛和这些小动物一起来到了荷塘边,走到了荷叶旁,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感受到了“趣”,诵读起来,少了几分装腔作势,多了几分由内而发的情。
但教学仍未止步,再一次请小动物登场,再一次让荷叶变起来。在一一对应中,让学生发现,圆圆的荷叶与摇篮,与停机坪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在熟悉之中再次打量这些已知,便会恍然大悟,这都是因为荷叶圆圆啊!最后,小鱼儿游在荷叶下,地点的转变,小诗的节奏也开始变化,再读起来,节奏连同情趣让学生久久回味。
三、悦久生情
一首小诗,一堂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诗中的小主人公喜欢荷叶,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我们喜欢荷叶,也有我们的方式:静静地看、轻轻地摸。课堂似乎成了荷塘,我和学生置身其中。
小诗在充满情趣的美景中,还传递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小动物们对荷叶的依依之情,荷叶对小动物的奉献之情,这些情感是天然融合的意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一、初识之喜
翻开教材,《荷叶圆圆》这个课题一下就吸引到了我。一遍读完,“可爱”之情油然而生。“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是不是还可以说“荷叶大大”“荷叶绿绿”……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说:眼睛亮亮,苹果甜甜,蛋糕香香……诗中有几个可爱的主人公: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他们的动作各有不同,却又都那么贴切。
一遍一遍地读,发现小诗的节奏也在变化,就像一首歌曲,陡然间又增添了几分情趣。
二、再顾之乐
这样的小诗该如何和学生一起去读呢?儿童诗的教学点应放在哪里呢?再次阅读文本,一行行感觉可以有回声接应,蓦然惊醒,儿童诗不就该引导学生诵读吗?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这韵味不是形式上的拿腔拿调,而是一番入诗入味,在整体把握后的自然体现。
瞧,诗中的四位小主人公——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别小看这其中的“小”字,那可不是仅仅因为他们长得小,更是由于他们的可爱。如何能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可爱,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在教学中,第一次去掉“小”字读名字,学生可以很快在比较中察觉,有了“小”字,小动物们更可爱,更讨喜。第二次让学生思考“谁喜欢这又圆又绿的荷叶”,他们的名字再一次跳到了美丽的荷塘里,同学们立刻和他们打起了招呼,一打起招呼便会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次读小诗中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躺、立、蹲、游,让学生将相应的动作送给四个小主人,再通过对读的方式感受他们灵动的模样。这样,可爱的小动物便走到学生的身边,他们的名字落进了学生的心中,这些小动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小小的名字了,那是一串串音符,在反复朗读中有了生命。这样,小诗中的小动物会让学生更为亲近,让学生更为喜爱。
再读小诗,荷叶很神奇,神奇在会变,在小水珠面前变成摇篮,小水珠躺在上面。小蜻蜓飞来飞去捉蚊虫,那么辛苦,为何不躺在荷叶上休息呢?学生大脑开始思辨,更加理解小蜻蜓“立”在荷叶上的秀美!如此,对小青蛙的“蹲”,小鱼儿的“游”,学生读着读着,就仿佛和这些小动物一起来到了荷塘边,走到了荷叶旁,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感受到了“趣”,诵读起来,少了几分装腔作势,多了几分由内而发的情。
但教学仍未止步,再一次请小动物登场,再一次让荷叶变起来。在一一对应中,让学生发现,圆圆的荷叶与摇篮,与停机坪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在熟悉之中再次打量这些已知,便会恍然大悟,这都是因为荷叶圆圆啊!最后,小鱼儿游在荷叶下,地点的转变,小诗的节奏也开始变化,再读起来,节奏连同情趣让学生久久回味。
三、悦久生情
一首小诗,一堂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诗中的小主人公喜欢荷叶,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我们喜欢荷叶,也有我们的方式:静静地看、轻轻地摸。课堂似乎成了荷塘,我和学生置身其中。
小诗在充满情趣的美景中,还传递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小动物们对荷叶的依依之情,荷叶对小动物的奉献之情,这些情感是天然融合的意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