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 讲求适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物发展有规律,事物变化应有“度”。适度,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当前语文教学中,尚存在忽视学情,轻视基础,求深求透,唯美炫美的现象。提倡“细读”,无可厚非。说明教师重视深钻教材,细心研读教材。但“细读”,并非让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学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倾囊相授。也不是让教师讲深、讲透、嚼碎、嚼烂,甚至咀嚼出非语文的滋味。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要细读教材,也要细读学生,深入了解学情,掌握学情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要针对学情,有的放矢,以简驭繁,深入浅出。
  倡导“深度学习”,主张“高阶思维”,本意也是好的。这是医治语文教学浅表化、飘浮化的一剂良药。但“深度”亦应适度,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学生的已知和可能发展的程度。在进行高阶思维活动时,应遵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逐步提升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如果越级跳跃,必定适得其反。同时,要加强思维和情感的联系。维果茨基说:“不联系情绪,便不能理解思维,尤其是儿童思维的发展。”否则,本应是形象的、情感的语文教学,就有可能滑向“抽象理性的”冰窖,使语文教学变质变味了。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课程。尽管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不同体裁的古今文学作品,但不能把语文课嬗变成文学赏析课、语言训诂课和美学欣赏课。如今有的公开课上,文学术语、哲学名词、美学概念满堂飞,美其名曰拓展延伸,但无边无际,腾云驾雾,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课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造成已知和未知的断绝,不仅新知无法纳入已有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头脑中的形象破碎、想象枯竭、思维短路、言语阻塞,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多年来,某些课改在一阵高潮过后已进入“瓶颈期”,从而产生“课改焦虑症”。有些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在一片赞扬声之后,出现了“高原现象”。仿佛今天只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因而产生“职业倦怠感”。既然一时不能向外突破,只好向内“使劲”。在形式的变换中弄点小花样,在运用方法时耍点小技巧。有时,因“解字”而“说文”,对某个并非关键的“字”去追根溯源,考究古今形义的异同。把简单的变复杂,浅显的变深奥。在“抽象”中去寻找“深度”,在“深度”中去发掘“新意”,在精雕细刻中自我迷醉,不自觉地纠缠于“内卷”之中。
  内卷是一种文化达到一定高度后,一时无法突破而向内的卷缩。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复杂和精细。实践证明,精细、复杂、讲究形式不等于高级。在内卷中花费大量时间,耗尽大量心血,但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是一种内心的煎熬。只有不断求实、求变、求活、求新才能发展、提高。
  语文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阵地。课堂上,教师应营造具有交际氛围的语境,实现师生和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边的、多重的、多向度的对话。如今某些教学,不顾学情,不讲规律,让语文教学“华而不实”,跛腿走路。对此,许多同仁已有觉察,只是还未捅破“窗户纸”。笔者无意挫伤课改的积极性,只想给当前某些做法降降温,大家都冷静下来,在不断反思中调整步履,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第一学段是小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而第一学段也是识字学词的高峰期。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朗读词语就相当关键。由于年龄偏小、认知水平有限,这一阶段学生的朗读水平相对较弱。纵观第一学段词语的朗读,要么一字一顿,要么一字一拖。长此以往,极其不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将对有感情朗读课文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朗读好词语呢?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朗读词语的
《开国大典》是一篇传统课文。单元“习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一位教师借班上课,根据此项要求,安排了两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梳理顺序,了解内容,初步体会情感。第二课时则围绕 “阅兵式”一段
阅读能力是语文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也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课堂上,课外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要想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如何,我们就需要进行检测评价。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试卷中的作文题来进行检测,而阅读能力则需要根据一些阅读文段编制阅读考查题来进行检测。本文希望通过研究阅读考查题命题的策略,让一线语文教师知道阅读考什么,从而思考教什么。  一、对PISA测试和课标的解读  P
摘要 浸泡法是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利用H2O2溶液浸泡后在不同条件下的硝酸盐去除率,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3 K时,用浓度为0.01 mol/L的H2O2溶液浸泡50 min,去除率可达71.9%,效果最好。  关键词 芹菜;H2O2;硝酸盐;去除率  中图分类号:S6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1-0035-02  
学习支架是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学说中的一个概念,意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譬如番茄无架不长,丝瓜不扶则乱。学生在发展初期尤其需要稳当的支架,让思维在支架中获得支持,生长,从而攀援而上,结出果实。这个无形的学习支架,就潜藏在我们的课后题中。课后题提示本课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或者要求。如:图文对照,读懂课文;对照图画,大胆猜测,从而理解部分字词句等。下面,笔者以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为例,就“如何利用课后朗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到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历,正确感知文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2.能结合人物的心情变化规律,借助漫画的提示,联系自己的生活,乐于分享自己和作者相似的经历。  3.能借助左边横变短、捺变点,右边过中线、会穿插等规律,正确漂亮地书写“种、样、伴、伙”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一、开课揭题,游戏检测  1.齐读课
当今,大多教师出身的校长到一线上课实属艰难。各种压力已经让作为校长的我们精力几乎耗尽。但身为校长还是应该坚持上各种类型的研究课。因为我喜欢语文教师的身份,喜欢因教语文而去阅读经典,靠近那些伟大的灵魂。这灵魂当然还有书以外的、课堂上最纯粹的孩子们。所以,我还在坚持着。  虽然不能一直带一个班,可是走进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与学生对话,这种对课堂的敬仰,以及对专业经历充分“具身”的体验和深刻感悟积累而成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应当有鲁迅文学的身影,这就好比聊到中国古老文明的渊源便避不开中国神话,谈到中国诗歌便少不了李白和杜甫,讲到童话故事便一定有安徒生的席位。  鲁迅作品言语气质冷峻,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从言语形式上说,鲁迅的文字文白夹杂,带有浓厚的绍兴方言味儿,不好读通、读懂;依文本内涵而言,鲁迅自己说,他是于暗中看一切暗,作品太悲观,不适合儿童阅读。很显然,对于小学阶段儿童阅读鲁迅的文章,一定是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的语文修养。基于语文素养的教学要关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些核心的层次,这些核心的层次最终都整合统一于学习的主体——人之中。涵泳语文立足于人的发展,是潜心静思的语文,是追求美的境界的语文,更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笔者将以统编本一年级教材为例,探析涵泳语文的审美取向。  一、关注内容——涵泳语文审美的基本
阜【fù】甲 1 2 3 篆  象形字,《说文》解析为“大陆,山无石者”,《释名》具体解说为“土山曰阜,言高厚也”。可见,“阜”像高大的山岭形。正如金仑、林霖在《字海探源》一书中所言:“甲骨文前一款的‘阜’其实是‘山’,只不过是竖着写的,山根在右,山峰朝左。”从甲骨文字形可见,若将“ ”向左旋转90°成“ ”,极像山岭之状。“阜”作偏旁變形为“阝”,如“阳”繁体为“陽”,右上是“旦”,其下是光芒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