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物发展有规律,事物变化应有“度”。适度,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当前语文教学中,尚存在忽视学情,轻视基础,求深求透,唯美炫美的现象。提倡“细读”,无可厚非。说明教师重视深钻教材,细心研读教材。但“细读”,并非让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学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倾囊相授。也不是让教师讲深、讲透、嚼碎、嚼烂,甚至咀嚼出非语文的滋味。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要细读教材,也要细读学生,深入了解学情,掌握学情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要针对学情,有的放矢,以简驭繁,深入浅出。
倡导“深度学习”,主张“高阶思维”,本意也是好的。这是医治语文教学浅表化、飘浮化的一剂良药。但“深度”亦应适度,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学生的已知和可能发展的程度。在进行高阶思维活动时,应遵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逐步提升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如果越级跳跃,必定适得其反。同时,要加强思维和情感的联系。维果茨基说:“不联系情绪,便不能理解思维,尤其是儿童思维的发展。”否则,本应是形象的、情感的语文教学,就有可能滑向“抽象理性的”冰窖,使语文教学变质变味了。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课程。尽管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不同体裁的古今文学作品,但不能把语文课嬗变成文学赏析课、语言训诂课和美学欣赏课。如今有的公开课上,文学术语、哲学名词、美学概念满堂飞,美其名曰拓展延伸,但无边无际,腾云驾雾,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课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造成已知和未知的断绝,不仅新知无法纳入已有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头脑中的形象破碎、想象枯竭、思维短路、言语阻塞,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多年来,某些课改在一阵高潮过后已进入“瓶颈期”,从而产生“课改焦虑症”。有些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在一片赞扬声之后,出现了“高原现象”。仿佛今天只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因而产生“职业倦怠感”。既然一时不能向外突破,只好向内“使劲”。在形式的变换中弄点小花样,在运用方法时耍点小技巧。有时,因“解字”而“说文”,对某个并非关键的“字”去追根溯源,考究古今形义的异同。把简单的变复杂,浅显的变深奥。在“抽象”中去寻找“深度”,在“深度”中去发掘“新意”,在精雕细刻中自我迷醉,不自觉地纠缠于“内卷”之中。
内卷是一种文化达到一定高度后,一时无法突破而向内的卷缩。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复杂和精细。实践证明,精细、复杂、讲究形式不等于高级。在内卷中花费大量时间,耗尽大量心血,但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是一种内心的煎熬。只有不断求实、求变、求活、求新才能发展、提高。
语文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阵地。课堂上,教师应营造具有交际氛围的语境,实现师生和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边的、多重的、多向度的对话。如今某些教学,不顾学情,不讲规律,让语文教学“华而不实”,跛腿走路。对此,许多同仁已有觉察,只是还未捅破“窗户纸”。笔者无意挫伤课改的积极性,只想给当前某些做法降降温,大家都冷静下来,在不断反思中调整步履,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当前语文教学中,尚存在忽视学情,轻视基础,求深求透,唯美炫美的现象。提倡“细读”,无可厚非。说明教师重视深钻教材,细心研读教材。但“细读”,并非让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学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倾囊相授。也不是让教师讲深、讲透、嚼碎、嚼烂,甚至咀嚼出非语文的滋味。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要细读教材,也要细读学生,深入了解学情,掌握学情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要针对学情,有的放矢,以简驭繁,深入浅出。
倡导“深度学习”,主张“高阶思维”,本意也是好的。这是医治语文教学浅表化、飘浮化的一剂良药。但“深度”亦应适度,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学生的已知和可能发展的程度。在进行高阶思维活动时,应遵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逐步提升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如果越级跳跃,必定适得其反。同时,要加强思维和情感的联系。维果茨基说:“不联系情绪,便不能理解思维,尤其是儿童思维的发展。”否则,本应是形象的、情感的语文教学,就有可能滑向“抽象理性的”冰窖,使语文教学变质变味了。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课程。尽管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不同体裁的古今文学作品,但不能把语文课嬗变成文学赏析课、语言训诂课和美学欣赏课。如今有的公开课上,文学术语、哲学名词、美学概念满堂飞,美其名曰拓展延伸,但无边无际,腾云驾雾,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课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造成已知和未知的断绝,不仅新知无法纳入已有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头脑中的形象破碎、想象枯竭、思维短路、言语阻塞,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多年来,某些课改在一阵高潮过后已进入“瓶颈期”,从而产生“课改焦虑症”。有些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在一片赞扬声之后,出现了“高原现象”。仿佛今天只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因而产生“职业倦怠感”。既然一时不能向外突破,只好向内“使劲”。在形式的变换中弄点小花样,在运用方法时耍点小技巧。有时,因“解字”而“说文”,对某个并非关键的“字”去追根溯源,考究古今形义的异同。把简单的变复杂,浅显的变深奥。在“抽象”中去寻找“深度”,在“深度”中去发掘“新意”,在精雕细刻中自我迷醉,不自觉地纠缠于“内卷”之中。
内卷是一种文化达到一定高度后,一时无法突破而向内的卷缩。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复杂和精细。实践证明,精细、复杂、讲究形式不等于高级。在内卷中花费大量时间,耗尽大量心血,但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是一种内心的煎熬。只有不断求实、求变、求活、求新才能发展、提高。
语文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阵地。课堂上,教师应营造具有交际氛围的语境,实现师生和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边的、多重的、多向度的对话。如今某些教学,不顾学情,不讲规律,让语文教学“华而不实”,跛腿走路。对此,许多同仁已有觉察,只是还未捅破“窗户纸”。笔者无意挫伤课改的积极性,只想给当前某些做法降降温,大家都冷静下来,在不断反思中调整步履,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