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朝野双重失势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8l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话语在公共领域中的强势始于1992年,这并非偶然。就在这一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执政党正式确立为工作中心。经济学鼓吹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提高效率,“把饼做大”,这符合了官方意识形态中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核心问题的描述,也就是“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产权改革、市场开放,又与官方所着力推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以及大力引入外资相匹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学话语走进公共领域,充当了新的官方意识形态诠释者的角色,被冠名为“主流经济学”,其义在此。
  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仍处在现代化起飞的前期。十余年改革开放之后,普遍的匮乏已经缓解,但大多数中国人仍处于贫穷当中。对匮乏的记忆和对财富的追求,汇成当时最为强劲的民意。在长时期对西方经济学隔膜的背景下,相当多的人开始把经济学看作是获得财富的指南,甚或是一种炼金术,在对现代学术不甚了解的普通民众中,产生了一种我称之为经济学神秘主义的情绪。经济学本来只是一门建立在特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分析性学科,它或许能帮助人避免一些经济决策中的谬误,但是,进入到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财富的获得需要根据特定情势作出一系列的选择,这不可能是经济学所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举国经济狂热的浪潮中,这种经济学神秘主义不仅在普通群众中蔓延,在缺乏社会科学知识积累的中国知识界,也逐渐流行开来,经济学的概念框架、运思技艺、人性假设,几乎成为人们讨论公共问题的出发点。
  经济学占据公共领域的中心位置,还因其给出了未来的预期,甚至是某种转型蓝图。在经济学家笔下,以市场配置资源。同时也隐含了小政府大社会、法制体系等制度内容。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中国正式加入WTO,政府职能出现了一些转变,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也基本告一段落,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改革或转型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如吴敬琏先生就长期鼓吹“改革正在过大关”。这种以市场化为追求,并最终延伸至法治、政改的转型蓝图,赋予了经济学话语在公共领域中的吸引力,也赋予了经济学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议题上取代了本应由政治学、法学来担当的位置。
  因此,在笔者的理解,自1990年代中期兴起,直至世纪之交最为鼎盛,在公共领域中经济学话语之所以如此辉煌,乃在于其从上述多维度获得了跨越体制内外、涵盖精英草根的多重支持。但是,近些年来,经济学话语在公共领域中的荣景不再,指责其僭越者有之,指责其帮闲者有之。其实,经济学还是那个经济学,对其评价之变迁,可能还是要从社会环境的变迁去寻找原因。
  199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和制度改革,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发展,这一度给予人某种幻想,似乎权力这一看得见的手将进一步从经济领域中退却。然而,尽管官方依旧沿袭改革开放路线,事情还是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权力的主导下,以做大做强为标志的“国进民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促进GDP发展,越来越成为主角。在这种情况下,鼓吹消除垄断,加强开放的经济学变得不再为官方所喜,也就在情理之中。我的朋友刘峻曾经戏言:一看到有人鼓吹标准和安全,则此人必为垄断企业张目无疑;若是鼓吹开放,则背后应为外资企业;相反,若是强调竞争,则应为民营企业说话。虽为戏言,但却真切地道出了主流经济学与官方立场之间逐渐拉开的距离。相反,一些与主流经济学家唱反调的人士如郎咸平,开始走红。
  经济学本身也在去魅之中。1990年代的经济学神秘主义主要建立在长期的社会科学空白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学热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士了解到了经济学的真正内涵不过就是一门普通的学问,并无点石成金的本领。与此同时,各类具体应用学科诸如金融、投资、管理乃至大众理财,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各种专家寻求帮助。此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更加专业化地致力于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而放弃在公共领域的泛泛而论。上述发生在经济相关领域内部的分工深化,也使得经济学话语在公共领域的声量开始减弱。
  即使在公共领域内,经济学家也受到了挑战。市场化媒体和互联网络的兴起,既催生出了一批经济时评家,更涌现出了无数的网络草根经济作者。尽管他们没有经济学家的显赫头衔,也未必有经济学家那么扎实的分析工具,但却拥有经济学家所不及的视角、体验。经济学家从理论出发的推演,常常遭到他们所提供的鲜活经验的无情颠覆,近年来,在公共领域的经济评论中,非经济学家日益与经济学家分庭抗礼,著名的牛刀与徐滇庆就深圳房市走势打赌一事,就是例证。
  毋庸否认的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政府职能也随着有所转变,法制体系也日益完备。但是,在权力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上,所谓的攻坚阶段并未展开,反倒呈现出某种体制复归的现象。舆论开放和社会参与的扩大仍有待提高,即使是一度迅速发展的法制体系,也在面临深层改革时卡了壳,一些与当前社会状况严重脱节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凡此种种,都严重损害了市场化改革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未来预期和转型路径的说服力,在极端者看来,这种经济学改革话语甚至沦为了一种骗局。
  经济学话语在公共领域雪上加霜,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主流经济学话语对福利主义的警惕。进入到21世纪后,出于社会稳定等诸多需要,政府明显加大了社会福利保障的供给力度,在政府的立场,这既有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获取政治支持,而不言而喻的,各部门各地区乃至各级官员,也都可以从中获得不等的利益;而中下层社会大众也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这样的转移支付。可是,从计划体制曾经的弊端出发,尤其是考虑到计划体制所依仗的权力依旧未受约束,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福利政策显得特别警惕。这是因为,在权力未受约束的情况下,财税体制存在巨大问题,过于积极的福利政策将损害中国经济的活力,而其中可能蕴藏的巨大腐败,也将损害福利政策可能达成的效果。然而,这种从经济学角度的效率论证,遭到了公众相当严重的抵触,尽管笔者认同其效率论证,但是,笔者也同时认为,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适当的福利政策还是必要的,更为合理的途径是通过对权力的约束,通过民主方式来监管财税政策和福利政策,而不应该用效率的理由彻底否定或过分贬低福利政策的合理性。
  经过十多年之后,经济学主流话语既与官方做大做强的经济政策相左,又与官方亲福利的社会政策相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来自体制的支持;而在社会层面,去魅后的经济学主流话语也不再被人膜拜,又因福利政策而广为中下层抵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体制外的支持;就这样,曾经被广为信从的经济学话语,逐渐淡出公共话语的中心位置,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不过,这也倒不是经济学话语的末日,事实上,在所有社会科学当中,经济学的普及度和使用度依旧是最高的,因此,我更愿意把经济学话语的位置变迁,看作是由珍馐美味变成了家常便饭,看似不再尊荣高贵,实则更为日常和必需。
其他文献
自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全球环境合作已经走过了37年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环境问题从过去的技术问题转变为政治问题,又从最初的低政治议题转向高政治议题。随着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哥本哈根)会议的临近,绿色政治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人类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过去的工业文明走向了生态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
期刊
编者按    1970年代未~1980年代,“文史哲话语”是当时公共讨论的主力。对文革的批判,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否定,对未来世界的憧憬,集中运用了文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话语,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是美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等,极少有经济学家在内。而从1980年代末到整个1990年代,经济学话语在否定计划经济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捍卫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斗争中壮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下,在整个社
期刊
这样的场面,恐怕谁见了都不会忘记。  天上惊雷滚滚,暴雨如注,地上升腾的烟雾与天边的雨云相接,雨点伴着鼓点,锣声杂着雷声,一支蜿蜒数公里的游神队伍冒雨在街上行进。人行道上站满了手捧神香银纸的百姓,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焦急地等着游神队伍的到来。当望见两顶神轿自远而近时,他们不顾脚下的积水,一齐屈膝跪下,对着神像磕头不止,其投入与虔诚的神情,令人震撼。  这是种什么样的活动?这种活动为什么有如此的法力使
期刊
政治本来是一个很容易僵化的领域。从古至今,纵有无尽的技巧或艺术,到最后,在希腊、罗马的经典中,在中外帝王将相的眼里,在今天中国的政治家、哲学家们看来,都不过是统治的方术,或者诸如敌我之分之类的简单原则,都只不过是为了实行权力分配而利用人类的一切资源而已。这种政治观念太缺乏想象力,对其他的政治文明观察也很难逃脱类似窠臼。比如对美国政治的了解止于三权分立,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人类才智;对欧洲政治
期刊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世界高层领导人的峰会,还是大众的会议;无论是经济、金融会议,还是学术、技术会议,几乎逢会必谈气候变化,可见这一问题影响之深远和广泛。作者结合自己参与气候变化科学依据、管理、多边谈判等2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对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一浅析,与读者分享看法。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气候变化问题源于气候,但又与自然气候
期刊
中美关系目前可以说是过去20年来最为密切平稳的,处于一种基本良性同时充满变数的动态稳定中。经过多年的往来博弈,太平洋两岸都已经出现了日益增长的重大共识和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了维护和稳定双边关系的强大力量。北京和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都已经明白并学会了尊重对方的基本底线和主要利益。“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北京力求维护其一党执政下国内政治稳定的头号目标虽然继续不以为然,但已经日益理解和接受。与
期刊
19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逐渐复兴。到今天,大大小小的庙会活动,遍布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即使是专业的研究者,恐怕也很难统计清楚那些在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出现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一场场热闹的庙会到底有多少。  如今,有一些著名的庙会活动,也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一成为“遗产”,似乎就该和诸多传统一样,进入博物馆保护起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其实,这样对庙会传统的理解真是
期刊
从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以来,人类对于工业化引起的环境危机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警觉。这一科学问题被迅速政治化。1980年代中后期,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进入1990年代,环境保护问题渐渐聚焦在气候变化上,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内政、乃至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环境保护,从最初民间的,有着左翼色彩的社会运动,成为一个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政治经济
期刊
经济学的繁荣与萧条    经济学成为显学似乎很久了。但真的算起来,在中国恐怕也不过30来年的时间。这和改革开放的时间基本一致。这不是巧合。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才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们才可以公开地关心所谓利益的问题,甚至是一己的私利。由此,从上到下,中国对于经济学(家)的关注开始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然而,经济学的时兴也并不是没有曲折,就像很多当红的明星也会遭遇负面消息困扰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经济持续低迷,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经济地位的削弱,却促使其在其他国际事务上以高调姿态的形式变相出现,不能不令人眩惑于其所谓“普通国家”化的华丽转身。于是,日本“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社会右倾化”,乃至“警惕军国主义复活苗头”等舆论开始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经济萧条的长期化,使此前有效支撑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运转失灵。随着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制度改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