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在这个主战场应拥有主动权、控制权,但教学过程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提高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是诸多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又表现为教学模式的优化。课堂教学优化模式有: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信息的多通道创设以及"控制论"的应用三方面。
  【关键词】化学 新课程 课堂教学 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新课程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实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是实践变革的前提,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中,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变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吸收了大量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教学过程虽不能完全排除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但从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来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没有沟通、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正如日本教育家木下百合子指出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能否在这个主战场拥有主动权、控制权,早已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称职的重要标准。因此我做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经过十多年的查阅资料和课堂教学的探究总结,认知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是诸多重要因素之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组织的优化首先表现为教学模式的优化,现阐述如下:
  1.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1.1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由美国教育家奥苏伯尔提出并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基本思想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本质,对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知识构架-"组织者",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讲授新知识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设置"先行组织者"之后,围绕"先行组织者"展开教学活动。
  下面以"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1.1 设计"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的"先行组织者",建立新知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乙醛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引导学生得出乙醛化学性质教学的"先行组织者":
  ①乙醛中的碳氧双键可打开一个π键,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分子中的碳氢键在一定条件下可断裂,发生取代反应。
  ③醛基上的碳元素化合价为+1价,在碳碳键不断裂的前提下,其最高价为+3价,最低价是-3价,因此,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1.2 围绕"乙醛的化学性质"的"先行组织者",展开对乙醛化学性质的探究。
  "先行组织者"的提出,使学生思维有了明确的导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做"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得出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氢氰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气等氧化。
  ③乙醛与氢气加成时表现出氧化性,与弱氧化剂或氧气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
  1.1.3 总结乙醛化学性质规律,完善新知识结构。
  本环节是在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后再重新审视"组织者",使之上升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知识结构。在得出乙醛的主要性质后,便引导学生重新回到乙醛分子结构上,分析得出乙醛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①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易打开,能发生加成反应,但碳氧双键有极性,与氢氰酸加成是氰基加在碳原子上,氢原子加在氧原子上。
  ②乙醛的醛基上碳元素为+1价,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乙醛被氢气还原成乙醇,也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 、氧气等氧化成乙酸或乙酸盐。
  ③乙醛还有一些其他性质,如乙醛中的烃基在羰基影响下易发生取代反应。
  上述讨论对"先行组织者"中的分析、推理作了进一步的升华、提高,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新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1.4 应用乙醛化学性质新知识结构,进行多种变式练习。
  通过多种变式练习,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掌握规律的作用。如:
  A识记、理解层次:
  ①试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写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应用、分析层次:
  ②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它能不能与氢气、氧气、溴水、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写出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C综合层次:
  ③已知某些醛类之间可以缩合成羟醛,例如:
  羟基受热很容易脱水生成不饱和醛。试写出以乙炔为原料,合成1-丁醇的化学方程式。
  在上述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并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锻炼了分析推理能力,在课堂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状态。事实证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思想品质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点。
  1.2 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适当进入教师角色,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2.1 课的开始。
  某些课的开始五分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去讲。如讲"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可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点、难点,讲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谈课本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及应用。这样不仅造就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于课外刻苦钻研、收集信息,积极为讲课准备素材,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1.2.2 部分演示实验。
  学生学习一段时间的化学后,掌握了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这时课堂上一些演示实验虽有些难度但无危险性,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然后教师做正确的引导、讲解,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 某些习题。
  教师在批改作业、阅卷时,总会发现有些题目,某个学生的解法新颖,而且有推广价值,那么讲评时,可以让该生上讲台讲授此题,这样既传播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无论是对他们今天的成长还是以后的发展,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2.4 课的总结。
  要使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使学生记住所学化学知识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则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要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每节课讲完都要留给学生一个好看的、实用的板书,并结合板书内容,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如尝试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系记忆法等。留给学生一定记忆时间,在课的总结时,保留板书的题目和主线,擦掉板书上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让学生填写。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具有神奇效果,它增强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紧迫感,能较容易地记住所学知识内容。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随时提取自己记住的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总之,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要适当、要适时,否则会影响教学,浪费时间。
  2.教学信息的多通道创设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看成是一种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是教学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输入者,并在大脑中重新加工储存起来。但学生的有效输入量,不完全等于教师的信息输出量。为了增大信息输入量,提高有效输入,采取以下措施创设多种信息通道。
  2.1 信息输出的通道要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的通道越多,输出的效果便越高。
  2.1.1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选择利用实验、实物、模型、挂图、投影以及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去显示事物的信息。在输出教学信息时,教师语言常常需要从讲话的恣态和表情之中取得帮助,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景,使教学信息和教学者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他们头脑里形成对教学信息的有效理解和深刻印象。
  2.1.2 教学内容的精讲巧练。
  化学课堂教学精讲巧练模式如下:
  可以看出,该模式的精髓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借助"练"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因而更加适应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等个性特征,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因此,是一种科学实用的、针对性强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2 信息输入的通道要多样。
  为了增大信息输入量,提高有效输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多看、多练、多做、勤总结等方式,创设多种信息通道。
  2.2.1 多看。
  首先学生多看教材,课前进行预习,课后抓好复习。在超前学习的时候,巩固知识的掌握,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链的主干,形成知识网络。另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适当看一些课外读物也是必要的,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大信息量。通过多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2.2.2 多练。
  练习的种类有多种:预习练习、随堂练习、课外作业、复习测验等。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适当多练,但不是搞题海战术,而应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练基本题、典型题,以开阔思路,掌握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2.2.3 多做。
  多做指多做化学实验。加强实验教学,增强直观效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2.2.4 勤总结
  学生要经常将已学的知识,按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当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进行概括总结。最终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用信息论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渠道,拓宽信息频道,创设多种信息传递通道,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最多的化学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控制论"恰当应用
  控制论认为:信息的输入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信息输入越多效果未必越好,只有当输入恰到好处时,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控制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速度的控制。
  课堂教学的速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承受力,从整体节奏的速度上做到有效控制。教学速度应快慢交错,有张有弛,错落有致,环环相扣,形成有规律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的控制。
  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教师讲授的核心。一堂课的内容应突出重点,如讲《水》这一节时,重点是水的组成和物性,并适当地介绍水是人数宝贵的自然财富。如果过多地讲水的分布和应用,就会变得本末倒置,学生感觉不是听化学课,而是听科普知识讲座。同时要注意控制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大纲为准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思维混乱,影响掌握的知识。
  3.3 课堂气氛的控制。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活动是受感情场制约的,而课堂气氛是构成感情场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而不乱、静而不死。针对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教师控制好教学气氛,就要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或经常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沿着知识的脉络走。   3.4 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
  课堂教学环节是连接课堂教学结构的纽带,必须按教学规律去组织衔接,正确处理"主导"、"主体"和"主线"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教师掌握教学环节时必须审时度势,在不削弱、不忽视双基的前提下,将课堂教学环节按轻重缓急设置好。
  3.5 教师教学语言的控制。
  为了使课本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易学,教师必须控制语言的速度。例如:对易懂的内容讲述时可略快些;提问时要慢,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叙述概念要咬文嚼字;讲授难点要注意停顿。语言要抑扬顿挫,常常是以高声强调重点,平缓引起回乙,用疑问或反问启发思考。还要用手势配合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用点拨性的语言,使语言发挥其开拓丰富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层次作用。
  3.6 学生思维的控制。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和发展各种性质的思维,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由于学生思维的不自觉性,要达到使学生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教师必须事先设计好各种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思维导入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并控制好探索的深度。
  3.7 直观教具的控制。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加强直观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发展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直观教具由过去的实物、图表、模型,发展到磁性黑板、幻灯、录像、电影、电脑等,显然多种直观手段有一定互补性,但在某一堂课中的使用必须加以适当选择,道具不能太多,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3.8 板书的控制。
  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学语言的浓缩,是教学信息的纲要,它使知识系统化,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清晰完整呈现给学生。
  3.9 课堂提问的控制。
  如何对课堂提问进行控制,已成为日趋关注的问题。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师生间的教学双边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同时也是教法的一个当堂检验,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效率。合理的提问还能加强教师与差生、优生与差生之间的感情联系,使差生觉得自己与优生在教师的心目中是等同的,有效地激发学习动力。因此,课堂提问有利于培优帮差,是促进双差生全面转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 周卫勇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 宋华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对基本关系的探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①引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②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方法 指导  开展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前识字经验与前书写经验;向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产生一定的联想。也就是说开展阅读活动,不以孤立地识字为前提,而
期刊
【摘要】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后进生较多。我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后进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因此,中职学校应正视后进生的现状,分析成因,研究转化措施,共同去探讨现代化管理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 管理班级 后进生 转化  中职学校中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同时也是沟通学校、
期刊
【摘要】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推进,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合。为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选择好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探究  随着高中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到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程,真正实现体育新课改的有
期刊
【摘要】本人做班主任工作几年了,认为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为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展开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等职业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生 班主任工作 管理 有效途径  班主任切忌在管理学生时,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反感,如何选择合适的批评时机、把握恰当的批评尺度、采取灵活的批评
期刊
【摘要】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这一领域的特有的内部矛盾,在教育过程中领悟、分析、掌握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才能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教”是教育者的活动,它包括讲述教材内容、检查学生认知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觉活动,它包括学生对一定事物的认识和感知的过程,这里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觉,所谓“不愤不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们学校进城务工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不健康,学习困难等问题,学校针对这些孩子的表现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活动,使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起来,目前这些孩子中大部分的表现很乐观。本文简述了我们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 心理问题 排除障碍 健康成长  目前有许多小学生都存在着厌学心理,尤其是进城务工子女的表现更为
期刊
【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尤其是听了夏金星教授的讲座后,中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策略之我见如下:①尊重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②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③要做到以“德”服人,以“技”服人;④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建立奖罚制度;⑥向学生推荐每位老师,让学生喜欢每位老师;⑦要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教育;⑧教育者要加强学习和自我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放下包袱,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习 提高 质量 方法  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一定层面讲,一个国家名族未来有没有竞争力取决于能否造就一大批这类人才;从学校课堂教学层面讲,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是培养合作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而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表现是——小组合作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 自主 探究  新课程学习的重要原则是自主、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以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提出问题,以使效果更佳呢?我们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提问;二、提问什么问题;三、什么时候提问;四、怎样提问;五、提问什么学生。  【关键词】有效提问 课堂效果 设疑时机 学习兴趣 主动质疑  是平铺直叙地展开知识点教学?还是设置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