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与小学虽然是义务教育中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考凭一张试卷选拔学生的形式,暴露了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接受新知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等方面出现了不适应等问题。所以,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中小学生各自的学习、生活特点
中小学生虽然都是以学习作为其主导活动的,但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1.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生的课程内容简单、门类集中,进入中学以后,学科门类大大分化,学科内容也趋于专业化,所学的知识内容更加抽象,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更加高级。
2.学习方法的新要求
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形成新的学习能力,适应新的学习活动。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有更多的自觉性、独立性。
3.学习动机的新特点
首先,学习动机趋于复杂多样。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四类: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学习是为了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其次,远大的目标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逐步发展起来,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依然起着很大作用。再次,学习动机有了更大的自觉性,但还是不稳定。
4.学习兴趣更为强烈和广泛
由于学习内容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中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科兴趣日益明显,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广泛,活动的兴趣不断增加,对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的兴趣也不断增强。
5.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中学生在教学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下,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不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始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辩证思维也开始得到发展。
6.集体生活方式开始变化
首先,中学的师生关系与小学不同,中学生的课程增多,任课教师也多,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已明显减弱,开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其次,中学生与同伴的关系更为密切,开始根据一定的准则来评价他人,对友谊有了明确的要求;再次,中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能够承担更多、更复杂的学校工作和社会义务。
综上所述,有意识地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二、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活动与社会意义联系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使他们乐于学、乐于探索。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小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应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独创性、批判性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小学生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时期是帮助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改正不良品质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儿童顺利渡过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
4.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
儿童只有在积极的人际交往和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自我表现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5.加强学生的是非观
中学教师要加强和坚持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育学生懂得自己应当怎样做,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
6.注重弥补学生的不足
中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通过每一次测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适当进行一些挫折实验,使之学会勇敢面对逆境、甚至走出逆境的本领。
7.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让家长也懂得一些教育规律,对孩子逐渐放手。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学,是大孩子了,学习的事不用管了,在孩子还未形成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力又较差时,突然放手也是不足取的。
当然,作为学校,应积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心态,使其爱学校、爱学习、促进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学习生活的单调、死板、匮乏不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学习自制力的开发。
总之,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中,学校、老师、家长都要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从而达到衔接和平稳过渡,使儿童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责编 张亚莎)
一、中小学生各自的学习、生活特点
中小学生虽然都是以学习作为其主导活动的,但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1.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生的课程内容简单、门类集中,进入中学以后,学科门类大大分化,学科内容也趋于专业化,所学的知识内容更加抽象,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更加高级。
2.学习方法的新要求
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形成新的学习能力,适应新的学习活动。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有更多的自觉性、独立性。
3.学习动机的新特点
首先,学习动机趋于复杂多样。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四类: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学习是为了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其次,远大的目标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逐步发展起来,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依然起着很大作用。再次,学习动机有了更大的自觉性,但还是不稳定。
4.学习兴趣更为强烈和广泛
由于学习内容和知识经验的增多,中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科兴趣日益明显,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广泛,活动的兴趣不断增加,对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的兴趣也不断增强。
5.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中学生在教学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下,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不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始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辩证思维也开始得到发展。
6.集体生活方式开始变化
首先,中学的师生关系与小学不同,中学生的课程增多,任课教师也多,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已明显减弱,开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其次,中学生与同伴的关系更为密切,开始根据一定的准则来评价他人,对友谊有了明确的要求;再次,中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能够承担更多、更复杂的学校工作和社会义务。
综上所述,有意识地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二、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活动与社会意义联系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使他们乐于学、乐于探索。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小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应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独创性、批判性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小学生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时期是帮助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改正不良品质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儿童顺利渡过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期。
4.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
儿童只有在积极的人际交往和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自我表现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5.加强学生的是非观
中学教师要加强和坚持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育学生懂得自己应当怎样做,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
6.注重弥补学生的不足
中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通过每一次测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适当进行一些挫折实验,使之学会勇敢面对逆境、甚至走出逆境的本领。
7.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让家长也懂得一些教育规律,对孩子逐渐放手。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学,是大孩子了,学习的事不用管了,在孩子还未形成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力又较差时,突然放手也是不足取的。
当然,作为学校,应积极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心态,使其爱学校、爱学习、促进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学习生活的单调、死板、匮乏不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学习自制力的开发。
总之,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中,学校、老师、家长都要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从而达到衔接和平稳过渡,使儿童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