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积极主动乃至痛苦的思维过程,极有可能呈现出的是一种表面上流畅有序的课堂局面,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惰性的平衡和低层次的和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主动地设置矛盾,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已知领域转圈,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从而活化学生的思维,实现洞达通彻的教学超越。
黄厚江老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巧妙地利用“矛盾”的激化与释放,不断和学生共生共长。
一、在文本“疑难”处设置矛盾
盛唐的边塞诗裹挟着荒漠戈壁的朔风,夹杂着铁马冰河剑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兼有文人的柔情和军人的阳刚,写送别却无颓意,虽惆怅却不失豪迈。把握这首诗个性化的情感基调,理解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的不同,是教学本诗绕不过去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个难点,黄老师巧妙地设置了矛盾:师生比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在一名学生朗读后,黄老师故意读得节奏低缓,感情悲凉。有部分学生认为黄老师读得很有感情,也有部分学生则认为他读得不对。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思维震荡,此时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捕捉红旗的暖色调、边塞乐曲的粗犷豪放以及用春写冬、梨花喻雪的壮美意境和乐观情怀等,学生就对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象有了较深的认知。
在本课中,黄老师还组织了这样一个语文活动:有人说,细读全诗,留两联四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足矣,你认为呢?有学生支持,说只留两联四句更脍炙人口,有同学则不认同。黄老师于难点处穷追,巧设矛盾,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愤悱状态。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捋清了本诗的结构层次,感受到了本诗作为边塞诗的鲜明特点,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烘托、正面表现和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难点在矛盾冲突中得以化解。
在文本“疑难”处设置矛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不断对文本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真正进入阅读欣赏主体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或别人的欣赏结论。
二、在学生“误读”处激化矛盾
本堂课有一个重要的共生活动:描述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这个活动,黄老师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学生自由选择诗句描述,二是大家一起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联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一位学生在说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时,这样描述:“……听不到猎猎的响声,只看见红旗轻轻地在风中抖动……”黄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的错误解读,进而追问:“他这样说,对吗?”生与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锋中,准确地理解了这一描写边塞奇寒的惊人之笔。
黄老师还在学生易误读处,用故意出错的方法来制造矛盾。比如,在体会“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时,黄老师这样描述:“一片无边的大海上,到处漂浮着大片大片的冰块,天上一片一片、一团一团的云滚来滚去……”这一描述似一味诱饵,勾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质疑、纠错、校补中,走进了那个浩瀚沙漠中的冰雪世界,探寻到了万里彤云背后凝聚的缕缕愁绪,也懂得了应抓住诗句的关键字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
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常常会在学生面前“大智若愚”,“逼”着学生去反思自己现有的结论,或给予学生质疑的自由。当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发现摇旗呐喊时,阅读的体验便准确、多彩且丰盈了。
三、在课堂“分歧”处缓释矛盾
在想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时,有学生认为画面上是有人的,有学生却不这么认为。面对这一分歧,黄老师先不作评论,只是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支撑下,表达自己的“思考”。学生沉吟于诗句的细微之处悉心玩味,细细咂摸“不见君”“空”等词,觉得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更好,每一个足印都是远去的友人留下的。这个画面中,既有目送的深情,又有担忧与挂念,也有再难相见的惆怅,人去雪地空,作者的心中也是“空荡荡”的。这样,学生不仅从诗读到了画面,更从画面读到了情思。在“分歧”处凝眸顾盼,千回百转,学生的所获所得由简单渐次丰富,思考亦渐趋深入。
在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构筑的绝美意境时,有一个学生“旁逸斜出”,提出疑惑:“树上有叶子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黄老师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由言说。其中有一位学生联系首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认为:白草这种北方特别坚韧的草竟都被吹折了,树上怎还会有树叶?黄老师借“有没有树叶”这一突兀之问形成的分歧,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走进了北地风势猛烈、暴雪飞舞、雪压冬林的奇景,同时也感受到了本诗开篇奇突、起音陡促的笔法。
在课堂“分歧”处,不急于消解矛盾,而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划着思维的桨橹,在语言的细节里不断探寻,这样就能拓出一条路,一步步抵达文本的核心,深入文本的精髓。
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运用矛盾生成法来组织教学,课堂就会从低层次的流畅到中途的滞涩再到一种毫无挂碍的高境界的自由,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渐渐有疑,至节节是疑,而后渐渐释疑,以至融会贯通,渐无所疑。(作者为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教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主动地设置矛盾,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已知领域转圈,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从而活化学生的思维,实现洞达通彻的教学超越。
黄厚江老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巧妙地利用“矛盾”的激化与释放,不断和学生共生共长。
一、在文本“疑难”处设置矛盾
盛唐的边塞诗裹挟着荒漠戈壁的朔风,夹杂着铁马冰河剑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兼有文人的柔情和军人的阳刚,写送别却无颓意,虽惆怅却不失豪迈。把握这首诗个性化的情感基调,理解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的不同,是教学本诗绕不过去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个难点,黄老师巧妙地设置了矛盾:师生比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在一名学生朗读后,黄老师故意读得节奏低缓,感情悲凉。有部分学生认为黄老师读得很有感情,也有部分学生则认为他读得不对。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思维震荡,此时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捕捉红旗的暖色调、边塞乐曲的粗犷豪放以及用春写冬、梨花喻雪的壮美意境和乐观情怀等,学生就对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象有了较深的认知。
在本课中,黄老师还组织了这样一个语文活动:有人说,细读全诗,留两联四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足矣,你认为呢?有学生支持,说只留两联四句更脍炙人口,有同学则不认同。黄老师于难点处穷追,巧设矛盾,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愤悱状态。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捋清了本诗的结构层次,感受到了本诗作为边塞诗的鲜明特点,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烘托、正面表现和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难点在矛盾冲突中得以化解。
在文本“疑难”处设置矛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不断对文本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真正进入阅读欣赏主体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或别人的欣赏结论。
二、在学生“误读”处激化矛盾
本堂课有一个重要的共生活动:描述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这个活动,黄老师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学生自由选择诗句描述,二是大家一起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联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一位学生在说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时,这样描述:“……听不到猎猎的响声,只看见红旗轻轻地在风中抖动……”黄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的错误解读,进而追问:“他这样说,对吗?”生与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锋中,准确地理解了这一描写边塞奇寒的惊人之笔。
黄老师还在学生易误读处,用故意出错的方法来制造矛盾。比如,在体会“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时,黄老师这样描述:“一片无边的大海上,到处漂浮着大片大片的冰块,天上一片一片、一团一团的云滚来滚去……”这一描述似一味诱饵,勾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质疑、纠错、校补中,走进了那个浩瀚沙漠中的冰雪世界,探寻到了万里彤云背后凝聚的缕缕愁绪,也懂得了应抓住诗句的关键字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
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常常会在学生面前“大智若愚”,“逼”着学生去反思自己现有的结论,或给予学生质疑的自由。当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发现摇旗呐喊时,阅读的体验便准确、多彩且丰盈了。
三、在课堂“分歧”处缓释矛盾
在想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时,有学生认为画面上是有人的,有学生却不这么认为。面对这一分歧,黄老师先不作评论,只是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支撑下,表达自己的“思考”。学生沉吟于诗句的细微之处悉心玩味,细细咂摸“不见君”“空”等词,觉得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更好,每一个足印都是远去的友人留下的。这个画面中,既有目送的深情,又有担忧与挂念,也有再难相见的惆怅,人去雪地空,作者的心中也是“空荡荡”的。这样,学生不仅从诗读到了画面,更从画面读到了情思。在“分歧”处凝眸顾盼,千回百转,学生的所获所得由简单渐次丰富,思考亦渐趋深入。
在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构筑的绝美意境时,有一个学生“旁逸斜出”,提出疑惑:“树上有叶子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黄老师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由言说。其中有一位学生联系首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认为:白草这种北方特别坚韧的草竟都被吹折了,树上怎还会有树叶?黄老师借“有没有树叶”这一突兀之问形成的分歧,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走进了北地风势猛烈、暴雪飞舞、雪压冬林的奇景,同时也感受到了本诗开篇奇突、起音陡促的笔法。
在课堂“分歧”处,不急于消解矛盾,而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划着思维的桨橹,在语言的细节里不断探寻,这样就能拓出一条路,一步步抵达文本的核心,深入文本的精髓。
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运用矛盾生成法来组织教学,课堂就会从低层次的流畅到中途的滞涩再到一种毫无挂碍的高境界的自由,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渐渐有疑,至节节是疑,而后渐渐释疑,以至融会贯通,渐无所疑。(作者为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