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教学法,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健全自己的人格并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加强德育理念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学
历史是对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其中包含了人的主导作用,必然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应该生硬的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应该结合历史描述的情境,将民族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开展一堂血肉丰满的历史课,使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知识,还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感教学”,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在僵硬的知识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从而使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知识,会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日积月累对于不同的事件会培养不同的合理的感情倾向,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常的发展,人格得到逐渐的健全。
初中阶段则开始接触历史课程,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视点投在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的世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情感教学首先体现在有充足的教学内容可以发挥,历史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规律的总结等,这些方面都能引起学生的好恶感受,都能影响学生的感情和道德品质。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了解国情,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继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健全人格,它要求符合情感教学的理念。另外,历史学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情感教学的标准主要以这些考查内容为评价的标准,这就要求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式和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观念等。此外,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之中,能够使课堂更具人性化,形式方法也较灵活。
进行历史课情感教学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发展轨道,捉住学科的特色和本质,不能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对情感教育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结合历史科目的内容特点和学科要求,充分调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因素的带动作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将正确的情感取向融入对历史科目的认知过程中,借助历史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随着语言的起伏变化,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情境,更容易受到感染;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语言,通过语言,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思考和变化。初中历史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照着课本念相关内容,因为历史内容很枯燥无味,学生会感觉没意思而打不起精神来,更不必说引起情感共鸣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运用有感情的语言,从语言中能够觉察出情感的倾向,是喜还是悲。
2.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共鸣。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记录,其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因素,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认知规律。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感受到情感的侧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体会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并以情动人。比如在中国历史中,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内心会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而在学习清政府割地赔款时,师生会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愤慨,对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感到深深的痛心,从而树立起保家卫国的观念;在学习抗日爱国将领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时,师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伟大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
3.利用现代媒体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的手段,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的内心深处接受正确的思想,从而提高精神境界。比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可以在课堂前几分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或者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断,以此导入新课。悲怆的音乐、悲惨的画面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看到了东北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的悲催,痛恨侵略者的行为,渴望和平并且感悟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可贵,应该加以珍惜,并且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来。与历史相关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纪实资料和电影电视资料比较多,利用这些资料教学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收到影像和声音的双重感染,情感教学的力度增加,更容易影像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情感因素的积极渗透,以此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合理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全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魏春灵.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学历史教学,2010,2(6):45。
[2]李红梅.中学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索.网络财富,2009,10(21):106。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学
历史是对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其中包含了人的主导作用,必然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应该生硬的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应该结合历史描述的情境,将民族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开展一堂血肉丰满的历史课,使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知识,还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感教学”,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利用各种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在僵硬的知识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从而使教学成果得到合理的优化;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知识,会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日积月累对于不同的事件会培养不同的合理的感情倾向,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常的发展,人格得到逐渐的健全。
初中阶段则开始接触历史课程,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视点投在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的世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情感教学首先体现在有充足的教学内容可以发挥,历史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规律的总结等,这些方面都能引起学生的好恶感受,都能影响学生的感情和道德品质。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了解国情,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继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健全人格,它要求符合情感教学的理念。另外,历史学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情感教学的标准主要以这些考查内容为评价的标准,这就要求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式和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观念等。此外,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之中,能够使课堂更具人性化,形式方法也较灵活。
进行历史课情感教学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发展轨道,捉住学科的特色和本质,不能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对情感教育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结合历史科目的内容特点和学科要求,充分调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因素的带动作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将正确的情感取向融入对历史科目的认知过程中,借助历史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随着语言的起伏变化,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情境,更容易受到感染;除了口头语言之外,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语言,通过语言,可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思考和变化。初中历史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照着课本念相关内容,因为历史内容很枯燥无味,学生会感觉没意思而打不起精神来,更不必说引起情感共鸣了。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运用有感情的语言,从语言中能够觉察出情感的倾向,是喜还是悲。
2.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共鸣。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记录,其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因素,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认知规律。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把握,感受到情感的侧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体会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并以情动人。比如在中国历史中,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内心会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而在学习清政府割地赔款时,师生会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愤慨,对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感到深深的痛心,从而树立起保家卫国的观念;在学习抗日爱国将领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时,师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伟大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
3.利用现代媒体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的手段,进行情感教学,使学生的内心深处接受正确的思想,从而提高精神境界。比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可以在课堂前几分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或者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断,以此导入新课。悲怆的音乐、悲惨的画面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看到了东北人民在日军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的悲催,痛恨侵略者的行为,渴望和平并且感悟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可贵,应该加以珍惜,并且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来。与历史相关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纪实资料和电影电视资料比较多,利用这些资料教学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收到影像和声音的双重感染,情感教学的力度增加,更容易影像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注重对情感因素的积极渗透,以此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合理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全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魏春灵.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学历史教学,2010,2(6):45。
[2]李红梅.中学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索.网络财富,2009,10(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