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经典美剧《兄弟连》的爱好者,那应该会注意到这么一条消息:理查德·温特斯(Richard Winters)连长于1月2日去世了。《兄弟连》讲述的是美国二战传奇部队101空降师506团E连的故事,温特斯是这个英雄连的灵魂人物,这部根据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真人事迹翻拍的美剧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如今英雄已逝,难免让人唏嘘。
“兄弟连”其他原型人物的战后去向
1.罗纳德·斯皮尔斯上尉
战后留在了陆军,并在朝鲜战争中指挥一个步枪连。1958年来到德国,担任柏林斯班多监狱的美方总管,该监狱关押着大批纳粹战犯。他退役时为中校军衔。
2.刘易斯·尼克松上尉
这位嗜酒如命、在整个战争中一枪未放的参谋军官,战后离了几次婚,继承父业过上了富有的生活,并与爱妻周游世界欢度余生,1995年去世。
3.“大牛”丹佛·蓝德曼中士
在《兄弟连》中,温特斯是E连的灵魂人物,深得战友们的信任。
尽管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理查德·温特斯退役后为人十分低调。92岁高龄的他多年来备受帕金森症折磨,因此很早就留下了遗嘱:葬礼之后再公开死讯。所以,人们在他去世6天后才获知消息。
作为E连的第三任连长,温特斯率领部队抵挡住了德国炮兵的进攻,但他的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那些熟悉的人名、年轻士兵的面容仍然时常回到我的脑海。这些年轻的空降兵没有机会在战后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晚年的温特斯在自传《亲历兄弟连》中如此伤感地说。也许,脱离病痛的折磨与曾经的兄弟们团圆,对这位英雄来说是一种解脱。
计划外的军旅生涯
温特斯原本想经商,大学时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但时代的浪潮却把他推向了战场。
美剧《兄弟连》一开始就是温特斯和他的伙伴们准备上战场的情景,战争的残酷凸显了士兵们英勇不屈的精神。但如果时间允许,把镜头对准23岁之前的温特斯,就会发现他对战争并没有这么坦然。换言之,他并没有预想自己会成为一名军人。
1918年1月21日,温特斯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理查德是爱迪生电业公司的普通工人,小时候的温特斯十分害羞,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常常感到害怕。幸运的是,温特斯的中学校长很喜欢他,委任他当校园小卫士,从那时起,温特斯的性格才逐渐开朗起来。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会抽空带着温特斯去看棒球比赛,这是难得的家庭娱乐的一部分,也让温特斯开始对体育着迷。他把当时最受欢迎的球员、扬基队棒球巨星巴贝·鲁斯当成自己的偶像,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物。
1937年,19岁的温特斯被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录取。为了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他攻读了商学院,并在上学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诗歌、宗教、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来没这么认真过”。彼时,整个美国还处在经济大萧条的余波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温特斯打了多份零工,在杂货店里帮工,为爱迪生电业公司的高压电塔涂油漆,工头们都很喜欢这个知识渊博又爱干活的大男孩。
1941年6月,温特斯如愿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此时,二战的枪声早已打响,美国的适龄青年都需要服1年的兵役,温特斯于当年8月25日入伍。临行前,他和一个工头坦言了自己的想法:“这场战争与我无关,一年之后我就会回来。”没想到这个工头却暴跳如雷地吼道:“你要不就别去,去了每一天都要做到最好,不要成为稀拉兵。”就是这句临别赠言,改变了温特斯的一生。
不久,温特斯被分配到南卡罗来纳州的克罗夫特兵营接受入伍训练。3个月后,因为表现抢眼,同去的士兵多被派往前线驻扎,他却接到了轻松的任务——留下来训练入伍的新兵。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全面进入战争状态。直到那一刻,温特斯才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必须到前线去,而不是每日在后方练兵的假把式。”
温特斯,请把我的手臂摔断
这是一群血气方刚、英气逼人的小伙子,他们本来互不相识,每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和生活空间,是战争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走进了E连。
5个月后,温特斯接到了前往佐治亚州本宁堡预备军官学校接受训练的命令,来这里接受训练的人最后都会被派往前线。温特斯在这里结识了终生好友刘易斯·尼克松。刘易斯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位爱好酗酒的富家公子与同样受过大学教育的温特斯惺惺相惜。
结束预备军官培训后,升为少尉的温特斯回到克罗夫特兵营继续训练新兵,刘易斯则被派往加州欧德堡要塞任职,这对好朋友各奔东西5个星期之后再次相聚在506伞降步兵团E连,也就是后来扬名天下的“兄弟连”。这是一支成员复杂的队伍,虽然身份和地位不同,但此时目标却一致:打胜仗。
紧张的军旅生涯中,温特斯获得了好人缘。由于曾经练过摔跤,经常有人来找他“挑战”,以缓解战时紧张的气氛。有一次,一名中尉要和他玩摔跤,温特斯一招制胜,狠狠地把地方摔在了地上,造成对方椎骨两处骨裂,因此免于参加诺曼底登陆战。从那时起,不断有人和他开玩笑:“温特斯,把我的手臂摔断吧”、“把我的椎骨也摔裂吧”。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是温特斯军旅生涯的转折点,他率领E连12人(后期得到增援)的队伍消灭了德军一个50人的排,而这些人原本是德军安排守护大炮的精锐部队。德军的溃败让联军的坦克得以从犹他海滩顺利向内陆推进,避免了德军大炮对准更多无辜的人,温特斯的指挥才华显现无疑。此战之后,他被晋升为E连连长,并获得了“美国陆军杰出服务十字勋章”。1944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少校,成了E连的灵魂人物,人们甚至曾经将E连称之为“温特斯连”。一位士兵曾在医院的病床上写信给温特斯,“您受人敬爱,任何曾在您手下服役的士兵都不会忘记您”。就像《兄弟连》中描述的那样,战争总是残酷的,每一次都难免有人员伤亡,而温特斯最受人尊敬的地方正在于,他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二战结束后,温特斯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好友刘易斯的父母邀请之下,他成为其家族企业“尼克松化肥产品公司”的人事经理。1948年,温特斯结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朝鲜战争期间,他重新被征召回军队,在军事基地训练军官及突击队员,但并未前往前线。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宾夕法尼亚,开了一家公司,卖动物饲料给当地的农民,并买下一座农场过着平静的田园牧歌生活。
2001年,随着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兄弟连》热播,温特斯开始被人熟知,但他本人仍然保持着非常低调的生活。他拒绝了大多数媒体的采访,只在极少数场合露面。他经常去讲演的地方仅仅是当地学校。温特斯在出名后从不以此捞钱。他的著作费和讲演费都捐给了老兵组织、癌症研究基金和荷西市的麦当劳。“找到静谧的安宁是每个士兵的晚年梦想”,温特斯说。对于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人,温特斯一直引以为傲,他的孙子曾问他:“你是英雄吗?”他谦逊地说:“不,我不是,但我曾为一支英雄的连队服役过。”
2006年,温特斯出版了自传《亲历兄弟连》,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已经时日无多,希望子孙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了解什么是战争,战争造成的后果以及士兵们的光荣事迹。”是的,战争终究会过去,而英雄会被永远铭记。温特斯连长,一路走好! ■
“兄弟连”其他原型人物的战后去向
1.罗纳德·斯皮尔斯上尉
战后留在了陆军,并在朝鲜战争中指挥一个步枪连。1958年来到德国,担任柏林斯班多监狱的美方总管,该监狱关押着大批纳粹战犯。他退役时为中校军衔。
2.刘易斯·尼克松上尉
这位嗜酒如命、在整个战争中一枪未放的参谋军官,战后离了几次婚,继承父业过上了富有的生活,并与爱妻周游世界欢度余生,1995年去世。
3.“大牛”丹佛·蓝德曼中士
在《兄弟连》中,温特斯是E连的灵魂人物,深得战友们的信任。
尽管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理查德·温特斯退役后为人十分低调。92岁高龄的他多年来备受帕金森症折磨,因此很早就留下了遗嘱:葬礼之后再公开死讯。所以,人们在他去世6天后才获知消息。
作为E连的第三任连长,温特斯率领部队抵挡住了德国炮兵的进攻,但他的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那些熟悉的人名、年轻士兵的面容仍然时常回到我的脑海。这些年轻的空降兵没有机会在战后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晚年的温特斯在自传《亲历兄弟连》中如此伤感地说。也许,脱离病痛的折磨与曾经的兄弟们团圆,对这位英雄来说是一种解脱。
计划外的军旅生涯
温特斯原本想经商,大学时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但时代的浪潮却把他推向了战场。
美剧《兄弟连》一开始就是温特斯和他的伙伴们准备上战场的情景,战争的残酷凸显了士兵们英勇不屈的精神。但如果时间允许,把镜头对准23岁之前的温特斯,就会发现他对战争并没有这么坦然。换言之,他并没有预想自己会成为一名军人。
1918年1月21日,温特斯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理查德是爱迪生电业公司的普通工人,小时候的温特斯十分害羞,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常常感到害怕。幸运的是,温特斯的中学校长很喜欢他,委任他当校园小卫士,从那时起,温特斯的性格才逐渐开朗起来。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会抽空带着温特斯去看棒球比赛,这是难得的家庭娱乐的一部分,也让温特斯开始对体育着迷。他把当时最受欢迎的球员、扬基队棒球巨星巴贝·鲁斯当成自己的偶像,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物。
1937年,19岁的温特斯被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录取。为了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他攻读了商学院,并在上学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诗歌、宗教、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来没这么认真过”。彼时,整个美国还处在经济大萧条的余波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温特斯打了多份零工,在杂货店里帮工,为爱迪生电业公司的高压电塔涂油漆,工头们都很喜欢这个知识渊博又爱干活的大男孩。
1941年6月,温特斯如愿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此时,二战的枪声早已打响,美国的适龄青年都需要服1年的兵役,温特斯于当年8月25日入伍。临行前,他和一个工头坦言了自己的想法:“这场战争与我无关,一年之后我就会回来。”没想到这个工头却暴跳如雷地吼道:“你要不就别去,去了每一天都要做到最好,不要成为稀拉兵。”就是这句临别赠言,改变了温特斯的一生。
不久,温特斯被分配到南卡罗来纳州的克罗夫特兵营接受入伍训练。3个月后,因为表现抢眼,同去的士兵多被派往前线驻扎,他却接到了轻松的任务——留下来训练入伍的新兵。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全面进入战争状态。直到那一刻,温特斯才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必须到前线去,而不是每日在后方练兵的假把式。”
温特斯,请把我的手臂摔断
这是一群血气方刚、英气逼人的小伙子,他们本来互不相识,每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和生活空间,是战争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走进了E连。
5个月后,温特斯接到了前往佐治亚州本宁堡预备军官学校接受训练的命令,来这里接受训练的人最后都会被派往前线。温特斯在这里结识了终生好友刘易斯·尼克松。刘易斯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位爱好酗酒的富家公子与同样受过大学教育的温特斯惺惺相惜。
结束预备军官培训后,升为少尉的温特斯回到克罗夫特兵营继续训练新兵,刘易斯则被派往加州欧德堡要塞任职,这对好朋友各奔东西5个星期之后再次相聚在506伞降步兵团E连,也就是后来扬名天下的“兄弟连”。这是一支成员复杂的队伍,虽然身份和地位不同,但此时目标却一致:打胜仗。
紧张的军旅生涯中,温特斯获得了好人缘。由于曾经练过摔跤,经常有人来找他“挑战”,以缓解战时紧张的气氛。有一次,一名中尉要和他玩摔跤,温特斯一招制胜,狠狠地把地方摔在了地上,造成对方椎骨两处骨裂,因此免于参加诺曼底登陆战。从那时起,不断有人和他开玩笑:“温特斯,把我的手臂摔断吧”、“把我的椎骨也摔裂吧”。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是温特斯军旅生涯的转折点,他率领E连12人(后期得到增援)的队伍消灭了德军一个50人的排,而这些人原本是德军安排守护大炮的精锐部队。德军的溃败让联军的坦克得以从犹他海滩顺利向内陆推进,避免了德军大炮对准更多无辜的人,温特斯的指挥才华显现无疑。此战之后,他被晋升为E连连长,并获得了“美国陆军杰出服务十字勋章”。1944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少校,成了E连的灵魂人物,人们甚至曾经将E连称之为“温特斯连”。一位士兵曾在医院的病床上写信给温特斯,“您受人敬爱,任何曾在您手下服役的士兵都不会忘记您”。就像《兄弟连》中描述的那样,战争总是残酷的,每一次都难免有人员伤亡,而温特斯最受人尊敬的地方正在于,他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二战结束后,温特斯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好友刘易斯的父母邀请之下,他成为其家族企业“尼克松化肥产品公司”的人事经理。1948年,温特斯结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朝鲜战争期间,他重新被征召回军队,在军事基地训练军官及突击队员,但并未前往前线。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宾夕法尼亚,开了一家公司,卖动物饲料给当地的农民,并买下一座农场过着平静的田园牧歌生活。
2001年,随着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兄弟连》热播,温特斯开始被人熟知,但他本人仍然保持着非常低调的生活。他拒绝了大多数媒体的采访,只在极少数场合露面。他经常去讲演的地方仅仅是当地学校。温特斯在出名后从不以此捞钱。他的著作费和讲演费都捐给了老兵组织、癌症研究基金和荷西市的麦当劳。“找到静谧的安宁是每个士兵的晚年梦想”,温特斯说。对于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人,温特斯一直引以为傲,他的孙子曾问他:“你是英雄吗?”他谦逊地说:“不,我不是,但我曾为一支英雄的连队服役过。”
2006年,温特斯出版了自传《亲历兄弟连》,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已经时日无多,希望子孙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了解什么是战争,战争造成的后果以及士兵们的光荣事迹。”是的,战争终究会过去,而英雄会被永远铭记。温特斯连长,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