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广进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现状,对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实施“民企联村工作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仙洪;耕农村建设;民企联村
从目前湖北省开展“民企联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民企联村工作的主要模式有产业开发型、合作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就业培训扶持型、慈善捐赠型等几种形式,并且这些模式并非单一存在,许多地方因地制宜,不断拓展了合作模式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仙洪新农树建设试验区的“民企联村”工作,它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民企联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仙洪新农树建设试验区发展概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包括仙桃、洪湖、监利三市县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工业园区,区内共有19.78万户75.45万人。试验区集革命老区、水网湖区、粮食主产区于一身,也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改革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产权制度等办法,动员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试验区建设中来。其中民营企业成为参与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至关重要的力量。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例如:昌必林业公司通过“林水结合”模式,先后在460多条沟渠(1100公里)、20多条乡村公路上造林4万多亩,栽植意杨400多万株。并正在积极筹建总投资达3亿元的10万吨木浆厂。
同时旅游观光农业也在加快发展。“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乌林温泉休闲度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极大地促进了洪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万全镇红三村和峰口镇塘咀村休闲农庄已基本建成,沙口镇海岭村、万全镇南昌村和红善村等地的休闲农庄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正因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到20lO年,仙桃、洪湖、监利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6800元、6500元和6200元,比2007年增长四至五成,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道路通畅便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水利设施配套完善,村民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成功经验给我们做好民企联村工作的启示
1. 领导要高度重视“民企联村”工作。从党委和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民企联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建立了严格的领导责任制、领导联系点制和联席会议制,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实施、乡镇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与工作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民企联村拓展行动”,把民企联村活动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 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要发展地方经济,一定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例如洪湖市万全镇南昌村有很大面积的水域,非常适合种植水生蔬菜,但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水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成为闲置水域,自从开展“民企联村”工作后,许多民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大规模开发水生蔬菜这一项目,闲置的水域得到了开发。
3. 不断建立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用市场的办法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采用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地方配套、整合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农民自主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开展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广泛筹措资金,解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难题。
4. 建立和完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民企联树工作要得到持续有效开展,必须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为此,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工作:一是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三是合理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将闲置的土地进行依法、有偿转让给一些种植大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再培训,培育沼气工、机防手等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型农民工培训,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5. 坚持建管并重,建立村镇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要吸引民营资本投资,仙洪试验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为此加大村镇建设、环境整治和规范管理力度,力求真正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如在村镇建设方面:峰口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商贸专业市场,逐步探索出通过改造“城中村”、“城边村”来以农建镇就近转移农民的农村城镇化新路子。
参考文献:
[1]胡广坤,引导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J],中国统一战线,2008(3)
[2]纪金福,村企结对新农村建设显成效[J],中国统一战线,2008(4)
关键词:仙洪;耕农村建设;民企联村
从目前湖北省开展“民企联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民企联村工作的主要模式有产业开发型、合作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就业培训扶持型、慈善捐赠型等几种形式,并且这些模式并非单一存在,许多地方因地制宜,不断拓展了合作模式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仙洪新农树建设试验区的“民企联村”工作,它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民企联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仙洪新农树建设试验区发展概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包括仙桃、洪湖、监利三市县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工业园区,区内共有19.78万户75.45万人。试验区集革命老区、水网湖区、粮食主产区于一身,也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改革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产权制度等办法,动员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试验区建设中来。其中民营企业成为参与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至关重要的力量。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例如:昌必林业公司通过“林水结合”模式,先后在460多条沟渠(1100公里)、20多条乡村公路上造林4万多亩,栽植意杨400多万株。并正在积极筹建总投资达3亿元的10万吨木浆厂。
同时旅游观光农业也在加快发展。“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乌林温泉休闲度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极大地促进了洪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万全镇红三村和峰口镇塘咀村休闲农庄已基本建成,沙口镇海岭村、万全镇南昌村和红善村等地的休闲农庄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正因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到20lO年,仙桃、洪湖、监利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6800元、6500元和6200元,比2007年增长四至五成,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道路通畅便捷,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水利设施配套完善,村民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成功经验给我们做好民企联村工作的启示
1. 领导要高度重视“民企联村”工作。从党委和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民企联村”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建立了严格的领导责任制、领导联系点制和联席会议制,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实施、乡镇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与工作格局。特别是今年以来,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民企联村拓展行动”,把民企联村活动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 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要发展地方经济,一定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例如洪湖市万全镇南昌村有很大面积的水域,非常适合种植水生蔬菜,但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水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成为闲置水域,自从开展“民企联村”工作后,许多民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大规模开发水生蔬菜这一项目,闲置的水域得到了开发。
3. 不断建立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用市场的办法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采用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地方配套、整合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农民自主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开展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广泛筹措资金,解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难题。
4. 建立和完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民企联树工作要得到持续有效开展,必须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为此,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工作:一是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三是合理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将闲置的土地进行依法、有偿转让给一些种植大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再培训,培育沼气工、机防手等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型农民工培训,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5. 坚持建管并重,建立村镇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要吸引民营资本投资,仙洪试验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为此加大村镇建设、环境整治和规范管理力度,力求真正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如在村镇建设方面:峰口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商贸专业市场,逐步探索出通过改造“城中村”、“城边村”来以农建镇就近转移农民的农村城镇化新路子。
参考文献:
[1]胡广坤,引导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J],中国统一战线,2008(3)
[2]纪金福,村企结对新农村建设显成效[J],中国统一战线,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