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探班话剧《二月》陶岚是跟我本人最接近的角色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2月26日,84岁的表演艺术家谢芳现身国家大剧院排练厅,忆及自己的表演生涯,她直言,“林道静(《青春之歌》)、陶岚(《早春二月》)、竺春花(《舞台姐妹》),我演过很多角色,这里面,陶岚可能是跟我本人最接近的。”
  塑造知性女性
  当日,电影《早春二月》中“陶岚”的扮演者、老一代电影艺术家谢芳前来探班国家大剧院版的话剧《二月》,该剧由著名戏剧导演李六乙携手音乐总监陈其钢、作曲王之一、舞美设计龚勋、服装兼造型设计门晓光、灯光设计邓文等倾力打造,王玮、卢芳、黄薇、区宁、黄澄澄等实力话剧演员加盟。
  电影《早春二月》由著名导演谢铁骊根据柔石原著《二月》改编并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一部杰作。1964年《早春二月》在沪上映,也引发上海市民通宵达旦抢票热潮。《早春二月》的成功也让观众深深记住了孙道临、谢芳与上官云珠三位主演,其中饰演女主角陶岚的谢芳,原名谢怀复,1935年生于湖北黄陂。2016年她获得了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在《早春二月》的陶岚之前,她饰演过《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之后在《舞台姐妹》里饰演竺春花。不过,谢芳说这三个角色中,陶岚的性格和她本人比较接近。谢芳用细腻含蓄的表演,塑造了陶岚等众多知识分子形象,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
  回忆当年创作
  近日,当年“陶岚”的扮演者、老一代电影艺术家谢芳受邀来到《二月》剧组探班,由此构成谢芳、卢芳两代“陶岚”相聚在话剧《二月》排练厅的难忘瞬间。
  谈及当年参演《早春二月》,谢芳直言,“谢铁骊导演对《二月》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当年给‘二月’加上了‘早春’,特别好,很直观的告诉人们,这是讲‘新’的一部作品。”
  “孙道临当年饰演萧涧秋,他是太好的演员,学识特别渊博。”谢芳回忆说,“上官云珠的戏路太宽了,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
  她直言谢铁骊导演本人就很像萧涧秋,“他就是萧涧秋那样的人,我记得在片场他总是很平静悠然,我们有次甚至跟他开玩笑,‘铁骊导演,您家好像着火了’,他依旧是一副特别平静从容的样子,‘是吗,那我一会儿回去看看。’”谢芳笑着回忆。
  “但是真的,性格就是艺术。”谈到自己的表演,谢芳表示,“陶岚这个角色我真的感到很轻松,因为这个角色跟我本人比较接近吧,她成长环境比较优渥,比较自信、自由。”
  因为电影《早春二月》的经典,话剧《二月》的所有主创都在此次创作前专门重温该片。在话剧《二月》中饰演萧涧秋的年轻演员王玮专门就陶岚第一次与萧涧秋见面时坐在椅子把手上的姿态向前辈发问,谢芳对此颇感欣慰,“那个姿势是我自己专门设计的,导演也认可,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我觉得陶岚这个人,她自主、自由,她对自己的生命充满自信,我觉得她不该像一般的女孩子那么乖巧拘谨。”
  于1月上演的話剧《二月》则将以鲜明的舞台风格和忠实原著的戏剧改编带观众走进柔石笔下的“芙蓉镇”,在一代知识分子萧涧秋的琴声与书信中获得感悟,为凛冽的冬日带来这份拨开云雾见希望的“二月”暖意。
  谢芳则感慨道,“孙道临、上官云珠、谢铁骊,他们都走了,但经典的作品依然留了下来。当年的《早春二月》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虽然现在的年轻人跟当时很不一样了,但我觉得经典作品里仍然会有吸引人的东西存在,这些是不会变的。”
  谈起话剧与电影版的区别,导演李六乙说,观众可以看到60年代的经典电影,也可以看到21世纪的经典话剧。可以看到相同的文学作品,怎么从文学到电影、从文学到戏剧。“这个是一个重要的不同。”
  小说《二月》描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应校长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他渴望在这里过上平静的生活。因同学北伐牺牲,留下一双儿女和寡妻文嫂艰难度日,萧涧秋全力资助他们。同时,校长之妹陶岚与萧涧秋互生爱意。文嫂因儿子去世悲痛欲绝,萧涧秋决定娶文嫂为妻……芙蓉镇上的非难和流言不断,文嫂结束自己的生命。萧涧秋决意离开芙蓉镇。
  “这是一部90年前的作品,但我们在整个创作的过程,首先是把它做成一个当代作品在创作,柔石笔下的芙蓉镇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其中的一些甚至比我们很多当代的作品更具思考价值,它关乎当下,无疑也关乎未来。”导演李六乙说。
  据中新网整理
其他文献
叶烂,为人厚实,性情率真。他长期笃守六朝金陵而深受古都文风熏陶。明清之际,金陵花鸟画日益昌盛,陈淳、扬州八怪诸家,崇尚写意,阔笔放纵,个性凸显,独创风格,后来者为之仰慕。叶烂也不例外,深受影响,往往寄情丹青,通过笔墨表达“听鸟说甚,问花笑谁”的感怀。  当下的花鸟画别开生面,多元发展,一些有追求的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绘畫元素,试图突破传统花鸟画既定的语言模式和局限,叶烂是其中的佼佼者。
期刊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官网日前公布今年首设的伍连德论文奖获奖论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文斐所写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成为唯一获奖作品。《柳叶刀》官网也首次以中文形式发布谭文斐的这篇文章。文章讲述了两代中国医生的行医故事,并提到了谭文斐父亲经历的2次医疗纠纷和自己印象深刻的2次手术。  在谭文斐童年和青年时期,他的父亲作为外科医生虽医术高超,但因当时有限的医疗水平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
期刊
老匡家火塘,是用石条围成三尺左右见方,深一尺左右的坑。火塘上方,悬挂着经食盐腌制处理的肉类、豆制品。三脚铁架,悬下一铁钩,放置锅、壶等炊具。坑中,木柴、稻禾枯草、竹子树叶,煮饭炒菜或烧水煮茶都用它们,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  老匡穿件蓝布上衣,宽大,罩住了他精干健康的身躯。他是村长,话不多,招呼我在火塘坐下。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在火塘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乃至睡卧,可以起到节省空间、时间,便
期刊
专家简介  冯兴华,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行醫五十载,谙熟中医
期刊
文学翻译家林少华,曾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著有《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雨夜灯》《异乡人》《小孤独》等散文集。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伊豆舞女》《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凡八十余部。2018年,在高校任教三十五年的林少华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又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任为“名师工程通识教育讲座教授”。  我邂逅村上时已经3
期刊
刨挖、粘接、打磨、雕刻……经过几十道纯手工的工序,乌力吉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刚刚做好的马头琴,像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为琴的最上端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它所演奏的乐曲,有深沉粗犷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制作马头琴不仅需要不断改善工艺,享受马头琴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更需要制作者懂得‘声音的味道’,将文化融入其中,践匠心守匠品,实现人
期刊
陈桦是原中国游泳队队员,四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自由游冠军。  2000年,她16岁就夺得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的自由泳冠军。此后,她又连续三次蝉联了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800米的自由泳冠军,成绩惊人。那几年,中国游泳长距离很难出好成绩,因此,国家队对擅长长距离项目的她寄予厚望。陈桦的爸爸一直为女儿感到自豪,她的每一次成绩,都被爸爸仔细地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其中,2001年,她破世界纪录的成
期刊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
期刊
很久都没有什么人能并肩坐在一起,彻夜长谈了,而那年夏天,好友大祺向我哭诉了一晚,我竟找不到可以安慰他的话。只是在心里心疼他———都年近半百的人了,怎么也跟我一样,这么单纯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吧……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只能把大祺告诉我的故事,“卸载”在这里———是的,不是“写在”,而是“卸载”。否则,我心里也像是堵了什么东西,很不舒服。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对小夫妻闹离婚,作为小
期刊
英国思想家蒙田为人类想明白了许多事,却没想明白他和另一个人怎么就成了朋友。想来想去,最后的结论就是,因为是你,因为是我。  人與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有的人在一起共事多年却成不了朋友,有的人却一见如故,头一次见面就斗嘴,互开玩笑。  世界亿万人众,命运安排你们认识并成了朋友,这个缘分本身就值得珍惜。虽然有话说日久见人心,以我的经验,两个人能成为朋友不会是几个星期或数个月甚至数年后。能刚刚还是陌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