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互照?解诗悟情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者独创的课型,这类课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将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包含在一篇浅显易懂的短文中。“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凸显体裁特点,诗文互照, 情景同现
  对于诗歌,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提出,诗是不可解的;而朱自清先生在《师说》中提出,诗是可解的。笔者认为,“文包诗”这类课文,叙文与诗歌互为表里,融成一体。其中,诗作是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诗统文,以文解诗,把诗和文的学习有机联系,紧密结合。在此,姑且称之为“互文和解”。
  (1)由文到诗。这主要针对低学段学生或诗文内容深奥的课文。如教学《咏华山》,短文第三自然段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一诗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老师可以出示课文第二段句子“华山真高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通过结合上下文,让学生对照着读一读,学生就能对这一句诗有了稍微具体一些的感悟。这篇课文在这里对古诗句意的解释并没有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而是通过描绘一种站在华山顶上俯瞰群山的情境,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仿佛自己就站在华山顶上。这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照诗句反复地诵读,学生便能比较自然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句诗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两句的学习方法多读读文中描写这两句的句子,进行一下对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抬抬头就能碰到红艳艳的太阳,俯下身就能抓住随风飘来的片片白云。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把整个段落连起来反复诵读,不仅可以顺利地领悟诗句的含义,而且能充分感受古诗句结构的奇妙和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
  (2)由诗到文。这主要针对高学段学生或诗文内容浅显的课文。如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指导学生明白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体会到诗句要表达的是李白、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烟花三月”“深情厚谊、依依惜别”的描写,说出自己的理解。这两个问题中又以后者为教学重点,学生的体会精彩纷呈。
  (3)诗文互照。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学生通过诗文对照,理解诗意,含英咀华。品味诗情后,我让学生同桌对读,一人高声诵读诗句,一人朗读相关的语句,然后交换朗读体验,在最后李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时,我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朗诵,齐声诵读,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至此,古诗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已是水到渠成。我又用这样的导语引入下一环节: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表达此时的心情,想一想,他会用怎样的语言表达这首千古所传诵的情感?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加进自己的想象,又一次把诗与文相结合,让诗人与朋友浓浓的友情,依依的别意,又一次撞击学生的心灵。
  二、扣住情感主线,以情动人,情贯全程
  教学诗歌必须紧紧抓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情动人。但怎样让孩子体会诗中的情感,为之所动,并非容易之事。情感不能通过简单的“告诉”来传递,而必须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来心领神会。如《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更是顺着苏轼“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这一情感变化的线索来写的。体验苏轼这样的情感变化,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用一个思考题把学生推进课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苏轼的情感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首先我组织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各自找出那些描写苏轼“心绪不宁”原因的句子,并简单写上自己的感受。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介绍了苏轼为和弟弟团聚,远离京城去密州赴任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苏轼的思念之苦。在此基础上展开感情朗读,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强烈的思念之情。
  在体悟苏轼对月亮的埋怨之情时,呈现“皓月当空,苏轼望月”这一情境图,学生重点抓住词语“偏偏”及文中的疑问句来谈自己的体验,老师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中秋之夜难以和亲人团聚的苏轼,你眼睁睁地望着窗外的月亮,你会怎样想呢?”学生由“诗外人”变成“文中人”,纷纷发表意见,对埋怨之情的体验就更深刻。如此埋怨月亮的苏轼最后却能在皎洁的月光下起舞吟诗,正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并将美好的祝愿送给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正是苏轼与众不同之处,正是苏轼豁达胸怀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后创作形成《水调歌头》的重要原因。情由境生,学生的情感也随苏轼而变化。
  三、突出朗读指导,细斟慢品,读中悟情
  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读,以朗读为主线,将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角色朗读入情入境,配乐诵读升华情感,使学生通过朗读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精心选择了三个朗读训练点:①黄鹤楼话别;②江边送行;③古诗诵读,通过出声的自由读,抓关键词语的品味读,分角色的表演读,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江边送行”一段,我配上了“送别”的音乐,当凄凄惨惨、悠悠扬扬的古筝曲一起,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了送别的气氛中,恰如其分地吟诵出了一个神情忧郁、孤孤单单伫立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白。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了孩子们全身心地融入到诗意的语文课堂。此时,每个学生都已经成了诗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流淌出了一首最深情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时的古诗吟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再现古诗情境,赏析表演,升华情感
  “文包诗”中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作性艺术。因此,教学时,可以凭借短文对古诗意境的形象描绘,通过语言想象、角色扮演等手段,进一步挖掘、品味古诗内存的意蕴和情境,升华情感。
  如《母亲的恩情》一课的教学,可以结合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挖掘。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先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母亲为孟郊缝补衣服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他们母子分别时母亲和孟郊分别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再让他们演一演,这样不仅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和牵挂,又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总之,“文包诗”类课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新创,其中包涵着格调高远的意境思想、优美的现代语言和经典的古诗词赋。课文就是一个范例,它暗示着语文教学要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魅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体会现代语言的魅力,举一反三。古代语言也好,现代语言也罢,它们都是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实现古今美文在学生感知上的双赢,使学生体会语言、欣赏语言、使用语言,就是“文包诗”课文的最终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音画组合的形式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因而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一方面,由于影视艺术的互动效应,学生能有效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施研究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本身又从属于艺术,因而对正常的课本教学存在一定的冲击,往往会使学生陷入茫然,难以正确消化真实的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正确消化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怎样提高家长的幼儿教育能力?有着六十年办园经验的大型公办、示范性幼儿园——湖南省湘潭市第二幼儿园,在20世纪
课的导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一节课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应如何巧妙地导入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列举一些常用的课堂导入的方法或技巧,与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1.实验导入  化学上许多基本概念、原理都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西部山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中学尚未设置美术课,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就山区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引起各方对此关注。  一、山区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西部山区中学的教育状况始终不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其中中学美术教育受关注的程度甚低。就此问题,笔者于200
一、“赏读”的提出  回顾历史,阅读教学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前的“背读”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讲读”时代,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导读”时代这一转变。近来又出现了“研读”的潮流。“背读”枯燥僵化,是对人性的漠视。“讲读”凸显了教师的精彩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导读”呢?它表现为学生不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迫切地读,而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阅读。至于“研读”,学究气太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阅读“应
一提起线描画,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出现“黑白”这两个字眼,似乎黑白色调的绘画成了线描画的代名词。但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彩的,他们享受着色彩缤纷的画面给他们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孩子的黑白线描画能否像多彩的世界一样绽放出艳丽的色彩呢?以“线描画:手”为例,看孩子们的手亮出五彩光芒。  一、活动内容绽放生活色彩  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孩子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结合他们熟悉的、有
曾不止一位老师说过:二(9)班的学生上课不活跃,一个问题抛下去,几乎全班学生都保持沉默。在老师再三鼓励下,才有两三个班干部站起来,与老师“唱对台词戏”,直到课结束,还离不开这几个“班干部主角”。听到这番评述,我感到很惊讶:低段语文课堂里,学生应该叽叽喳喳,小手如林,唯恐老师叫不到自己,是极富阳光、生动、跳跃的语文课堂,为何二(9)班的孩子有如此反差的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闭口不言、保持沉默的?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高年级语文课堂远没有低年级时的气氛活泼、参与度高。其实,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和心智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就必须从源头下手,源头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水”,才能真正“活”起来。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沉闷”的现象,让学生有效
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曾写过一部日记体教育小说:《爱的教育》,该书自1886年诞生以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成为一部被公认为“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鲁迅先生也说“教育总根于爱”。读完左群英博士的学术专著《同情教育论》,我感触很深。本书呈现的一份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促使我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
摘要:古诗词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积淀,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深厚人文内涵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老师面访和学生调查,分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人教版;古诗词教学;问题;对策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例不断得到提升,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最近几次中考古诗词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卷纸上呈现出背诵的得分相对阅读性质的题目得分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