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李德林,男,1957年6月生,现任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先后荣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云南省教学名师、“三生教育”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德林常说,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好的师资,同时也要有学生的积极进取,就要在学校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他要求各部门、各系、各专业以教学为中心,行政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各教学部门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将教学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努力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人人重视学生的局面。想方设法,奔走呼吁,积极争取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为教职员工争取各种深造机会,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让青年教师发展有平台、有机会,从而稳定了师资队伍,并提升了师资水平。
李德林最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他常年坚持参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活动,设计、组织、完善了文化走廊、格言警句、文明教室、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一系列制式化校园文化建设。除宏观组织、设计学生教育管理丰富多彩的活动外,李德林向师生员工公布手机号,不分节假日、昼夜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各种问题,主动参加班主任学生工作24小时值班两年余。曾连续4年参加学生大年三十年夜饭。积极为各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努力从社会、人生、现实的多角度,帮助学生成才、就业,积极利用晚间、双休日参加学生的多项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受到广大学生尊重与信任。
李德林离不开课堂,他常说当校长是一时的,而当老师却是一辈子的。他坚持为学生上课,并特别注重效果,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近10年,李德林主讲了《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在教学中,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大学生特点,结合时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和授课风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001年,李德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省20个少数民族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主持《以崇高的成才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获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论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改革的认识》,获云南省教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学术论文三等奖。
近10年来李德林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主编或参编论著6部。主持或参与组织修订了《海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海源学院学籍管理规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定》、《科研管理规定》、《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规程》等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文件100余项。
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李德林在校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大胆破除公办高校的传统观念,参照现代企业制度,主持或参与组织制订了200余项适应市场机制的海源学院管理规章,建立健全了综合、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实行了富有活力的人事制度,实现了“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教职工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一年一考,定期聘用,没有“铁饭碗”,不搞平均主义,权重责任,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差错即罚,有功即奖。面向全国,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不断选聘了业务能力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教学、专业技术和管理干部队伍,增强了海源学院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海源学院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及该课程负责人,李德林一直高度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几乎每周一次组织教研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精选教学内容,和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的艺术性和启迪性,并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认真制订和落实3年师培计划、集体备课、说课、外出学习交流、社会实践、互相听课、观摩教学等传、帮、带方式,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海源学院生源已扩大到31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7 000人,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而李德林也以突出的教书育人业绩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赞誉。
李德林常说,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好的师资,同时也要有学生的积极进取,就要在学校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他要求各部门、各系、各专业以教学为中心,行政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各教学部门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将教学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努力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人人重视学生的局面。想方设法,奔走呼吁,积极争取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为教职员工争取各种深造机会,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让青年教师发展有平台、有机会,从而稳定了师资队伍,并提升了师资水平。
李德林最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他常年坚持参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活动,设计、组织、完善了文化走廊、格言警句、文明教室、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一系列制式化校园文化建设。除宏观组织、设计学生教育管理丰富多彩的活动外,李德林向师生员工公布手机号,不分节假日、昼夜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各种问题,主动参加班主任学生工作24小时值班两年余。曾连续4年参加学生大年三十年夜饭。积极为各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努力从社会、人生、现实的多角度,帮助学生成才、就业,积极利用晚间、双休日参加学生的多项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受到广大学生尊重与信任。
李德林离不开课堂,他常说当校长是一时的,而当老师却是一辈子的。他坚持为学生上课,并特别注重效果,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近10年,李德林主讲了《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在教学中,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大学生特点,结合时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和授课风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001年,李德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省20个少数民族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3年,主持《以崇高的成才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获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论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改革的认识》,获云南省教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100周年诞辰学术论文三等奖。
近10年来李德林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主编或参编论著6部。主持或参与组织修订了《海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海源学院学籍管理规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定》、《科研管理规定》、《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规程》等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文件100余项。
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李德林在校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大胆破除公办高校的传统观念,参照现代企业制度,主持或参与组织制订了200余项适应市场机制的海源学院管理规章,建立健全了综合、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实行了富有活力的人事制度,实现了“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教职工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一年一考,定期聘用,没有“铁饭碗”,不搞平均主义,权重责任,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差错即罚,有功即奖。面向全国,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不断选聘了业务能力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教学、专业技术和管理干部队伍,增强了海源学院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海源学院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及该课程负责人,李德林一直高度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几乎每周一次组织教研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精选教学内容,和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的艺术性和启迪性,并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认真制订和落实3年师培计划、集体备课、说课、外出学习交流、社会实践、互相听课、观摩教学等传、帮、带方式,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海源学院生源已扩大到31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7 000人,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而李德林也以突出的教书育人业绩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