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媒体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件,也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如连根并蒂,不可分离。本文通过四个部分介绍新媒体时代下的公民社会现状,透过小悦悦事件看待如何运用新媒体来彰显公民社会的力量,发出公民内心的声音。
关键词:公民社会;微博;公民性;小悦悦事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00-02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以及它与新媒体的关系
公民社会是公民们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和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社会生活领域。媒体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件,也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如连根并蒂,不可分离。双方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媒体公共性、专业性的发展需要公民社会的推动和刺激;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成长也高度依赖于媒体的中介作用,而且媒体形成的公共空间本身也是公民社会的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尤其是近几年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成为独立于政府的“公民社会”。似乎很少有一个可与微博相媲美的平台,能够让人发出心中的呼喊,支持你所支持的,反对你所反对的;也似乎没几个如微博般平等的平台,能够消弭精英与草根的界限,让每个
人都成为应者云集的意见领袖,让我们的每一次“围观”都有了价值。最近发生了一件让全国人为之震惊和关注的事件——“小悦悦事件”。
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王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包括对小悦悦病情的持续关注、对拾荒阿姨陈贤妹的相关报道、对小悦悦父母的报道,以及更多的是对18位“冷漠者”的谴责。我们试想一下,假如这个事件放在10年前,放在新媒体还没有普及运用之前,那么事件的整个过程肯定不会“透明化”,更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透明的世界。新媒体不仅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还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作为公民“麦克风”的强大功能。真可谓是一个国家,多种声音,是这种声音加快了我们步入“公民社会”的步伐。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小悦悦的妈妈便开通了微博,试图通过微博的力量来唤起社会的关注,并感谢社会的帮助。截止到10月18号,小悦悦妈妈总共发了4条微博,但是转发和评论的人超过上万,粉丝数高达5万多,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到处议论此事件。网上还不断出现“掉念小悦悦”、“关注小悦悦”和“小悦悦主题班会”等公民自发组织的“微群”,以此来唤醒社会的良心。
二、社会的“公民性”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公民社会,可以通过一系列外在指标来观察,如相关的法制建设。社團的发展水平和生存环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检验它的内在属性,就是“公民性”,或者说“公民品格”、公民精神。
(一)“公民性”的关怀视域不是某一局部,它将超越阶级、党派、地域、血缘族群、宗教信仰、性别等等的界限,而成为关怀整体社会福祉的一种态度。小悦悦事件的关注者已经超越了局部的界限,不同阶层、不同学历、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性别和不同信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集聚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和公民组织来帮助小悦悦,通过网上论坛来谴责冷漠者,声讨冰冷的人心,呼吁社会和政府有所行动。
(二)“公民性”表现为共同体成员自身所拥有的“良好风尚”,具体概括为7项内容:1、礼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礼貌);2、避免和排斥强制性暴力(非暴力);3、对他人的容忍和宽容的心态(宽容心);4、对陌生人所持有的同情心(同情心);5、独立自治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精神);6、平等的尊重共同体中任何成员(相互尊重);7、对超出熟人世界以外之共同体抽象符号的认同(共同体意识)。
对于这一个要求,我们做的还不够。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冷漠成为了新的热门词汇。每个人都在讨论,每个人都在发问,每个人也都希望早日寻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要解决路人的冷漠,却是一道时代命题。当今的社会道德重建工作已到了亡羊补牢的地步了,再不补,作为“羔羊”的道德就会流离失所或被狼吃掉。我们需要重建一个能够容纳商业文明,但又能遏制商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新道德体系;重建一个既要让法律真正能保障合乎人类道德观念的秩序,又要让中国社会恢复高度自治的体系;重建一个培育公民意识,形成社会成员自觉和自律的体系。
三、公民的围观价值
10月21日11时40分在谷歌搜索“小悦悦”,其相关词条已达到8,260,000条。各种关于对“小悦悦”事件引发的讨论、谴责、反思,频繁见诸于报纸、网站、微博等。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在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在对“小悦悦”事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通常情况下,这起事件或许会同此前其它负面事件一样,在公众情绪平复之后,迅速被别的新闻事件所湮没。但不同的是,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各行各业关于这事件的讨论却步步深入,引发了全社会的反思,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积极、深刻的舆论场。
这种理性舆论场的形成与多元开放的新媒体舆论密切相关,得益于公众、媒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广泛、积极的互动。
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小悦悦的安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在最初舆论仅仅针对路人进行批评的背景下,一些网络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开始以多元视角展开反思,鞭挞社会冷漠,讨论社会救济机制等各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次,党委政府没有坐视,而是积极响应舆情,不仅积极参与小悦悦的救助,还以刮骨疗伤的勇气,以各种形式进行深刻反思。省委书记汪洋指出,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问计于民,省社工委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连续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与建议,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正是基于这种积极开放的讨论,多个关于社会发展的共识迅速形成。
通过小悦悦事件,我们社会的公民意识在不断增强,公民社会组织也日益发挥作用,让我们每一次围观都有了真正的价值。
四、总结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及时、充分与开放的表现促进了公民社会在质与量上的全面拓展,并推动着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事实证明,开放的互联网新媒体积极的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媒体与社会之间一种积极健康的关系新模式的形成。在小悦悦事件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深刻反思一些“丢失”的东西,但别忘了,反思的同时还应该感谢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力量,正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公民,尤其是网民群体把问题的重要性一步步推向前方,最终呈现在政府的面前,引起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反思,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向“公民社会”迈出历史性步伐。
参考文献:
\[1\]萧延中.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3,186.
关键词:公民社会;微博;公民性;小悦悦事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00-02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以及它与新媒体的关系
公民社会是公民们在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和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社会生活领域。媒体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件,也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与公民社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如连根并蒂,不可分离。双方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媒体公共性、专业性的发展需要公民社会的推动和刺激;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成长也高度依赖于媒体的中介作用,而且媒体形成的公共空间本身也是公民社会的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尤其是近几年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成为独立于政府的“公民社会”。似乎很少有一个可与微博相媲美的平台,能够让人发出心中的呼喊,支持你所支持的,反对你所反对的;也似乎没几个如微博般平等的平台,能够消弭精英与草根的界限,让每个
人都成为应者云集的意见领袖,让我们的每一次“围观”都有了价值。最近发生了一件让全国人为之震惊和关注的事件——“小悦悦事件”。
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王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包括对小悦悦病情的持续关注、对拾荒阿姨陈贤妹的相关报道、对小悦悦父母的报道,以及更多的是对18位“冷漠者”的谴责。我们试想一下,假如这个事件放在10年前,放在新媒体还没有普及运用之前,那么事件的整个过程肯定不会“透明化”,更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透明的世界。新媒体不仅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还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作为公民“麦克风”的强大功能。真可谓是一个国家,多种声音,是这种声音加快了我们步入“公民社会”的步伐。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小悦悦的妈妈便开通了微博,试图通过微博的力量来唤起社会的关注,并感谢社会的帮助。截止到10月18号,小悦悦妈妈总共发了4条微博,但是转发和评论的人超过上万,粉丝数高达5万多,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到处议论此事件。网上还不断出现“掉念小悦悦”、“关注小悦悦”和“小悦悦主题班会”等公民自发组织的“微群”,以此来唤醒社会的良心。
二、社会的“公民性”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公民社会,可以通过一系列外在指标来观察,如相关的法制建设。社團的发展水平和生存环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检验它的内在属性,就是“公民性”,或者说“公民品格”、公民精神。
(一)“公民性”的关怀视域不是某一局部,它将超越阶级、党派、地域、血缘族群、宗教信仰、性别等等的界限,而成为关怀整体社会福祉的一种态度。小悦悦事件的关注者已经超越了局部的界限,不同阶层、不同学历、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性别和不同信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集聚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和公民组织来帮助小悦悦,通过网上论坛来谴责冷漠者,声讨冰冷的人心,呼吁社会和政府有所行动。
(二)“公民性”表现为共同体成员自身所拥有的“良好风尚”,具体概括为7项内容:1、礼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礼貌);2、避免和排斥强制性暴力(非暴力);3、对他人的容忍和宽容的心态(宽容心);4、对陌生人所持有的同情心(同情心);5、独立自治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精神);6、平等的尊重共同体中任何成员(相互尊重);7、对超出熟人世界以外之共同体抽象符号的认同(共同体意识)。
对于这一个要求,我们做的还不够。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冷漠成为了新的热门词汇。每个人都在讨论,每个人都在发问,每个人也都希望早日寻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要解决路人的冷漠,却是一道时代命题。当今的社会道德重建工作已到了亡羊补牢的地步了,再不补,作为“羔羊”的道德就会流离失所或被狼吃掉。我们需要重建一个能够容纳商业文明,但又能遏制商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新道德体系;重建一个既要让法律真正能保障合乎人类道德观念的秩序,又要让中国社会恢复高度自治的体系;重建一个培育公民意识,形成社会成员自觉和自律的体系。
三、公民的围观价值
10月21日11时40分在谷歌搜索“小悦悦”,其相关词条已达到8,260,000条。各种关于对“小悦悦”事件引发的讨论、谴责、反思,频繁见诸于报纸、网站、微博等。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在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在对“小悦悦”事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通常情况下,这起事件或许会同此前其它负面事件一样,在公众情绪平复之后,迅速被别的新闻事件所湮没。但不同的是,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各行各业关于这事件的讨论却步步深入,引发了全社会的反思,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积极、深刻的舆论场。
这种理性舆论场的形成与多元开放的新媒体舆论密切相关,得益于公众、媒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广泛、积极的互动。
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小悦悦的安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在最初舆论仅仅针对路人进行批评的背景下,一些网络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开始以多元视角展开反思,鞭挞社会冷漠,讨论社会救济机制等各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次,党委政府没有坐视,而是积极响应舆情,不仅积极参与小悦悦的救助,还以刮骨疗伤的勇气,以各种形式进行深刻反思。省委书记汪洋指出,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问计于民,省社工委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连续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与建议,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正是基于这种积极开放的讨论,多个关于社会发展的共识迅速形成。
通过小悦悦事件,我们社会的公民意识在不断增强,公民社会组织也日益发挥作用,让我们每一次围观都有了真正的价值。
四、总结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及时、充分与开放的表现促进了公民社会在质与量上的全面拓展,并推动着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事实证明,开放的互联网新媒体积极的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媒体与社会之间一种积极健康的关系新模式的形成。在小悦悦事件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深刻反思一些“丢失”的东西,但别忘了,反思的同时还应该感谢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力量,正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公民,尤其是网民群体把问题的重要性一步步推向前方,最终呈现在政府的面前,引起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反思,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向“公民社会”迈出历史性步伐。
参考文献:
\[1\]萧延中.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