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就有一个“小祖宗”,祖辈的过分宠溺及老师的消极处理方式加剧了欺负行为的产生。而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欺负行为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采用科学的应对方式矫正幼儿的欺负行为。
心理学家对于欺负行为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最早关于欺负行为的论文是L.Burk发表在《教育学专刊》第四期的“嘲弄与欺负”之后关于欺负行为的研究停滞了半世纪之久直到心理学家Olweus开始对儿童间的欺负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出版了《学校中的攻击:欺负者与替罪羊》。而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在1988年后进行。
一、研究的意义
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具有多个因素,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中小学生校园内欺负行为对于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很多。根据许多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今幼儿欺负行为发生频率十分高,甚至具有普遍性。所以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刻不容缓。根据研究许多中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推本溯源可以发现是在幼儿时期就有萌芽,可见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对于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1]
二、概念界定
Olweus首次提出欺负行为的定义:“当一个人反复多次的被置于一个或更多人制造的负性事件之中那他或她就是被欺负”。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用一下方法进行欺负行为鉴定
(一)行为鉴定
在大多数时候当一个幼儿首次采取欺负行为时,他或她是以一个试探的心理进行的。当发现被欺负者无力反抗甚至不反抗时,欺负行为会愈演愈烈,反复出现。其实欺负者的试探不仅仅是向被欺负者的,也是向旁观者的,而旁观者中主要是向成人进行试探。一旦成人无法对这一行为进行正面的的矫正或者忽视这一行为时,欺负行为也会加剧反复出现。
(二)负性事件
欺负行为产生负性事件,也就意味欺负行为不单单只包含肢体上的欺负,也包含语言的,比如:辱骂、嘲笑、讽刺,还有心理的,比如:传播谣言,孤立等等
Smith’s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补充,总结,提出了欺负行为的三个特点:(1)属于攻击型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
三、欺负行为的类别
根据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欺负行为分为不同种类,主要有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不同的欺负行为其成因也也些许的不同。
(一)直接欺负:主要有肢体的攻击行为和言语的攻击。进行肢体欺负别人的幼儿,以男生为主,他们大多比同龄人生长发育更快,长得更壮,以至于欺负行为双方的力量产生不均衡,且这样的幼儿往往家中比较宠溺,家长对于他们的欺负行为视为打闹,更有甚者认为男孩子的欺负行为是“男子汉”的表现。语言攻击,很多是恶语相向往往针对一些外表具有明显特点的孩子比如:“你脸上那个疤真难看”
(二)间接欺负:这样的欺负往往需要借助某种形式进行,如:言语、眼神、排斥。语言方式的间接欺负往往就是说坏话这种行为或光明正大或私底下进行其目的可能是诋毁也可能是孤立。眼神方式的间接欺负总是借眼神传递具有负影响的消息,幼儿进行时往往很直接,就是瞪。排斥方式的间接欺负行为十分多样可以采取许多方式达到但目的只是孤立,独特的是这个方式的欺负可以进行与一群幼儿向少数幼儿。
四、欺负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对被欺负者的不良影响
1.被直接欺负的幼儿:肢体上的欺负很明显对于幼儿生命健康,健康发育具有消极影响,幼儿处在各器官发育生长的阶段,严重时肢体攻击行为会危及生命。而语言生的欺负则对幼儿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往往会使被欺负的幼儿那些产生自卑心理,损害自尊心。
2.被间接欺负的幼儿:间接欺负往往造成被欺负幼儿被孤立,远离人群。这样的欺负也会给被欺负幼儿带来心理上的自卑和缺少社会交往。使被欺负幼儿缺少社会交往经验和方法,自我价值感低,自我抑郁到最后对于很多群体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抗拒。
(二)对欺负者的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欺负行为与少年时期的问题行为有极大的联系。[2]
许多采取直接欺负行为的幼儿会认为,他的行为是由于别人的挑衅,和别人产生冲突。由此可见有欺负行为的幼儿有一部分是由于不知道怎么处理冲突,缺乏社会交往的方法。这样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不进行矫正的话,长大后往往会具有攻击性行为,更容易感到愤怒,暴躁。妨碍和其他人正常的社会交往或者结交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人,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五、影响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因素 根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占 50%[3];还有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 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欺负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使得部分幼儿容易形成 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倾向[4]。
(二)家庭环境因素 幼儿模仿力较强,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欺负或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呈显著相关。许多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呵斥,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一时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但是幼儿只会明白不能采取行为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采取这样的行为,一旦孩子在身体成长到足够强壮这样的呵斥成效就会微乎其微的,另外由于孩子好模仿,在与同龄孩子交往中产生矛盾孩子往往也会采取和家长一样的解决方式,而暴力的解决方法在生理和心理处于优势的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长此以往幼儿从暴力的解决问题发展到欺负行为。
根据研究家庭中母亲学历更高,孩子的欺负行为越多。[6]现在中国孩子的在学习生活方面大多由母亲负责,母亲学历越高,对孩子的要求也越高,增强了孩子的好胜心。学历高的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比较前卫,会大胆创新,讲究民主。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别人不惹你,你也不惹别人,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这样教育下的孩子自我意识较高,不会让自己在任何方面吃亏。
而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依恋关系,可以让幼儿想象,外面的世界是可靠的,更勇敢的去探索。不好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幼儿对外面世界充满质疑,误解他人,人际关系较差。根据“研究也可以发现,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比其他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欺负行为,而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则能回避欺负行为。
(三)社会因素 很多在电视中放映的动画片有很多的暴力画面,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无论灰太狼做什么喜羊羊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欺负灰太狼,而红太狼拿平底锅打飞灰太狼的画面更是生入人心。动画片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被很多小朋友模仿。
在欺负行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可能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男子汉”有关,父母希望家里的小男孩,可以有阳刚之气,孩子间的推搡也被视为一种“男子汉”的象征。而對于被女孩子欺负,很多家长会教育家里的男孩子“好男不和女斗”于是对于女孩子的欺负行为会有更大的包容,而且女孩子的欺负行为,很多家长会认为是在撒娇,以至于纵容了女孩子的欺负行为。
参考文献
[1] 淘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同[2]
[3] 李燕.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孙巧峰.幼儿欺负行为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2012(9):39 .
[5] 薛凤娟.巧用鼓励表扬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J].科学大众,2008(12):13. 同[8]
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家庭就有一个“小祖宗”,祖辈的过分宠溺及老师的消极处理方式加剧了欺负行为的产生。而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欺负行为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采用科学的应对方式矫正幼儿的欺负行为。
心理学家对于欺负行为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最早关于欺负行为的论文是L.Burk发表在《教育学专刊》第四期的“嘲弄与欺负”之后关于欺负行为的研究停滞了半世纪之久直到心理学家Olweus开始对儿童间的欺负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的发现,出版了《学校中的攻击:欺负者与替罪羊》。而我国这一问题的研究在1988年后进行。
一、研究的意义
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具有多个因素,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中小学生校园内欺负行为对于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并没有很多。根据许多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今幼儿欺负行为发生频率十分高,甚至具有普遍性。所以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刻不容缓。根据研究许多中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推本溯源可以发现是在幼儿时期就有萌芽,可见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对于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1]
二、概念界定
Olweus首次提出欺负行为的定义:“当一个人反复多次的被置于一个或更多人制造的负性事件之中那他或她就是被欺负”。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用一下方法进行欺负行为鉴定
(一)行为鉴定
在大多数时候当一个幼儿首次采取欺负行为时,他或她是以一个试探的心理进行的。当发现被欺负者无力反抗甚至不反抗时,欺负行为会愈演愈烈,反复出现。其实欺负者的试探不仅仅是向被欺负者的,也是向旁观者的,而旁观者中主要是向成人进行试探。一旦成人无法对这一行为进行正面的的矫正或者忽视这一行为时,欺负行为也会加剧反复出现。
(二)负性事件
欺负行为产生负性事件,也就意味欺负行为不单单只包含肢体上的欺负,也包含语言的,比如:辱骂、嘲笑、讽刺,还有心理的,比如:传播谣言,孤立等等
Smith’s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补充,总结,提出了欺负行为的三个特点:(1)属于攻击型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
三、欺负行为的类别
根据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欺负行为分为不同种类,主要有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不同的欺负行为其成因也也些许的不同。
(一)直接欺负:主要有肢体的攻击行为和言语的攻击。进行肢体欺负别人的幼儿,以男生为主,他们大多比同龄人生长发育更快,长得更壮,以至于欺负行为双方的力量产生不均衡,且这样的幼儿往往家中比较宠溺,家长对于他们的欺负行为视为打闹,更有甚者认为男孩子的欺负行为是“男子汉”的表现。语言攻击,很多是恶语相向往往针对一些外表具有明显特点的孩子比如:“你脸上那个疤真难看”
(二)间接欺负:这样的欺负往往需要借助某种形式进行,如:言语、眼神、排斥。语言方式的间接欺负往往就是说坏话这种行为或光明正大或私底下进行其目的可能是诋毁也可能是孤立。眼神方式的间接欺负总是借眼神传递具有负影响的消息,幼儿进行时往往很直接,就是瞪。排斥方式的间接欺负行为十分多样可以采取许多方式达到但目的只是孤立,独特的是这个方式的欺负可以进行与一群幼儿向少数幼儿。
四、欺负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对被欺负者的不良影响
1.被直接欺负的幼儿:肢体上的欺负很明显对于幼儿生命健康,健康发育具有消极影响,幼儿处在各器官发育生长的阶段,严重时肢体攻击行为会危及生命。而语言生的欺负则对幼儿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往往会使被欺负的幼儿那些产生自卑心理,损害自尊心。
2.被间接欺负的幼儿:间接欺负往往造成被欺负幼儿被孤立,远离人群。这样的欺负也会给被欺负幼儿带来心理上的自卑和缺少社会交往。使被欺负幼儿缺少社会交往经验和方法,自我价值感低,自我抑郁到最后对于很多群体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抗拒。
(二)对欺负者的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欺负行为与少年时期的问题行为有极大的联系。[2]
许多采取直接欺负行为的幼儿会认为,他的行为是由于别人的挑衅,和别人产生冲突。由此可见有欺负行为的幼儿有一部分是由于不知道怎么处理冲突,缺乏社会交往的方法。这样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不进行矫正的话,长大后往往会具有攻击性行为,更容易感到愤怒,暴躁。妨碍和其他人正常的社会交往或者结交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人,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五、影响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因素 根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占 50%[3];还有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 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欺负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使得部分幼儿容易形成 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倾向[4]。
(二)家庭环境因素 幼儿模仿力较强,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欺负或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呈显著相关。许多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呵斥,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一时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但是幼儿只会明白不能采取行为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采取这样的行为,一旦孩子在身体成长到足够强壮这样的呵斥成效就会微乎其微的,另外由于孩子好模仿,在与同龄孩子交往中产生矛盾孩子往往也会采取和家长一样的解决方式,而暴力的解决方法在生理和心理处于优势的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长此以往幼儿从暴力的解决问题发展到欺负行为。
根据研究家庭中母亲学历更高,孩子的欺负行为越多。[6]现在中国孩子的在学习生活方面大多由母亲负责,母亲学历越高,对孩子的要求也越高,增强了孩子的好胜心。学历高的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比较前卫,会大胆创新,讲究民主。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别人不惹你,你也不惹别人,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这样教育下的孩子自我意识较高,不会让自己在任何方面吃亏。
而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依恋关系,可以让幼儿想象,外面的世界是可靠的,更勇敢的去探索。不好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幼儿对外面世界充满质疑,误解他人,人际关系较差。根据“研究也可以发现,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比其他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欺负行为,而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则能回避欺负行为。
(三)社会因素 很多在电视中放映的动画片有很多的暴力画面,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无论灰太狼做什么喜羊羊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欺负灰太狼,而红太狼拿平底锅打飞灰太狼的画面更是生入人心。动画片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被很多小朋友模仿。
在欺负行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可能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男子汉”有关,父母希望家里的小男孩,可以有阳刚之气,孩子间的推搡也被视为一种“男子汉”的象征。而對于被女孩子欺负,很多家长会教育家里的男孩子“好男不和女斗”于是对于女孩子的欺负行为会有更大的包容,而且女孩子的欺负行为,很多家长会认为是在撒娇,以至于纵容了女孩子的欺负行为。
参考文献
[1] 淘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同[2]
[3] 李燕.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孙巧峰.幼儿欺负行为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2012(9):39 .
[5] 薛凤娟.巧用鼓励表扬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J].科学大众,2008(12):13. 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