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性别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成为影响女性潜能发挥的因素之一。在此基础
上 ,本文分析了课堂中“ 性别刻板印象”,继而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独特视角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这一研究有利于对女性教育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有效课堂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 :性别刻板印象;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知识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形式,源自于各个不同现象,也存在于各个不同的角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体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性别所应有的角色产生认同,形成条件反射,同化着社会所赞许的性别行为准则和规范。许多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是影响女性潜能发挥的因素之一。
一、课堂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及产生的原因
基于女性主义的观点,性别是由文化建构出来的,男性和女性可以说成是两种角色,各有一些特质和受到社会不同的期望。从性别刻板印象看,就是男性应具备男性化特质,如独立、理性、主动、有信心等;女性拥有依赖、感性、被动、柔弱等女性特质。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编写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同时把自己的思想、道德、文明、心态、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不同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人格特质方面,有着与社会一致的看法。如大部分教师认为,女生应保持安静,比较顺从,易于控制,是被动的学习者。而男生则应有主见,更有竞争性,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从课堂现象来看,性别刻板印象主要体现在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的差异。从小学到大学,男生受关注的机会远远多于女生。在课堂上教师会给男生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和鼓励。教师心目中的 “乖学生”,女生占大多数,但教师却对其关注较少,更多的偏向于那些不守纪律、违反规则的男生。即使是批评,教师也是认为他们 “聪明的脑袋用不到学习上”;第二,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差异。教师对于典型男生特质的学生在智力、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方面期望较高,而对于具有典型女性特质的学生,教师则认为她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一) 导致课堂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在因素
中国受几千年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 。周代典籍《仪礼》中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性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而男性则始终处于统治、荣耀的地位。
家庭生活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根深蒂固,这就使得家务、照料子女、服侍老人的无偿劳动成为女性的专职。父母从儿童出生开始就根据他们的性别而给予不同的教养方式和期望。甚至在偏远山区,家长普遍给儿童灌输这样的思想 :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读太多书没用 ,只要认识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从而导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现代文化中,虽然女性所参与的领域越来越多,但女性的成功只被定义为家庭的美满。如果某一女性像男性一样追求包括工作在内的各种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其过程非常艰难而且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认同。教师的年龄、性别角色态度、专业经验、教材表达、活动安排等在与学生互动中皆影响了学生。还有学校各管理阶层的领导都在无形中向学生传达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讯息 。
( 二) 形成课堂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原因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 “传道、授业、解惑”。教材成为教师与学生知识传授的媒介,并且每科教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编写而成的。表面上看,教材编写的内容都是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国家之栋梁。20 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女性主义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小学教科书中,发现无论是在男性和女性出现的次数上,还是在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上都普遍存在一种性别偏见。从对小学教科书中男孩和女孩角色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男孩总是被描述为主动、具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且大都以英雄或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而女孩则总是被描述为被动、保守、依赖的;男人更多地被描述为倾向于在有偿劳动市场上寻找工作,妇女则被描述为倾向于承担家庭角色。且教材中出现的男女比例失衡现象严重。教材内容所反映的大都以男性为中心的话题,而女性的经验、感受和价值观念很少提到,甚至有时会被丑化。很多女性在历史上虽然有许多贡献,但教科书中却对女性的贡献、活动和组织完全略去不提,即使提到,也是附带的,或是附属于男人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 居里夫人,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却以一位耐心、细致、慈祥的母亲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中,被 “伟大的母性” 这四个字所湮灭。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内容教育学生,学生从这些形象性别中获得自己效仿和学习的样板,性别刻板印象在他们心灵深处由此生根。这一现象是导致课堂中出现性别刻板印象最直接的原因。
二、课堂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体系渗透一种男女两性走向对话、理解和尊重的内容,祛除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偏见及性别歧视,积极建构一种在尊重两性生理差异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课堂上,教师要对两性同等的关注,视两性的社会贡献同等重要;教师在明确和理解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对性别角色进行适宜的分工,在两性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和谐和发展。
( 一)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传统的思想观念
要改变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从社会、学校、家庭的各个环节抓起,关键在于人们要具有两性平等的意识。本质主义者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分别是先天形成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两性间的差别是透过社会及文化建构出来的。我们应该承认男女生来有别,具有不同的生理属性和特征,这种性别的自然差异使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差别,特别是过分强调女性的自然属性,如美貌、形体而忽视其社会属性,更不能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再制造出一系列的社会性别差异来。 父母要以身作则,剔除“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把家务、照料子女、服侍老人看成是男女共同应做的事情。彻底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大众传媒要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在用男女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地位,注重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学校要改变用性别角色来要求个体行为的做法,从尊重及欣赏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独特性来看待个体。建立发展和谐的两性关系,将父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单一文化,逐渐转变为两性平等的多元文化观念,创设一个由全校师生共同经营的学校文化。同时要注意发展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与评量方法,以配合多元文化观点的学校环境,进而去影响社会文化。
(二) 正确使用教师的“权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不仅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师更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福柯在他的 “权力— 知识”形成学说中指出:知识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权力的实施创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知识是各种权利话语交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权力能够解释在不存在直接的压制或权威关系时,所出现的权利关系的原因并做出合适的反应。教师的“权力”不仅在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还在于教师要给予男生、女生均等的课堂关注、课堂期望和课堂知识;在于教师在了解男女生差异的基础上,采用中性的语言,因性别施教于每一位学生。教师不能仅仅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而应把学生作为“有性别的人”来看待。教师发挥着关键的性别平等教育的导向作用。在性别偏见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教师应把男女平等的原则着实运用到课堂中,来建构一种性别公平化教育。
要引导现代教育走出困境,必须采用一种和男性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育,这一方式即女性的关爱。诺丁斯认为,“关爱”既是女性的本性,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关爱”是女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女性来说,自然的关爱是建立一个在伦理上和道德上强盛而统一的世界、一个与现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基础。教育必须围绕各种“关爱”的主题来组织,而不是根据传统的学科来组织。所有教师都必须通过“关爱”主题,针对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关爱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将焦点从自身转向每一位学生。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应只接受她们的“答案”,还应接纳这位学生本身。学生的答案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耐心地探问,引导,使他的回答更为明确、完整,并产生更多的思考。
同时,将女性主义观所倡导的 “依附”、“联系”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源于对父母依恋的天性情感,要以其角色意识来关注和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建立与学生的良性关系和表达这些关系的文本和话语来教育学生。
(三) 构建“女性知识”,寻求“差异性教学”
后现代女性主义在如何建构女性主义课程问题上提出了构建服务于女性解放的课程。他们认为,应把有关女性自己的知识纳入课程,并提出了一些消除隐蔽在课程中的性别歧视主张。
米勒提出“将女性置于知识之中”,提出我们要摒弃在男性定义的客观性模式中建立关于女性的新知识的方法,发挥女性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参与到知识领域中,置于知识当中。
第一、体现在教材上。
教材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大多数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的作用,且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载体。而教材在传承文化时存在的种种缺陷导致女性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影响她们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从而影响她们的职业期望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教材编写者应该克服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在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基础上,适当地将女性形象特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女性性别榜样的内容写入教材中,并使教材不再以固定的性别模式去“规定”男性应怎样,女性应怎样,而应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使教材具有公平和多元的特征。
第二,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要培养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独立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把男女生的差异存在当作教学的起点,有意识地按不同层次来训练学生,通过差异性的教学形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要了解女生发展中的需求,为她们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她们识别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指导其改正缺点,发展优势,给予她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同时,对课程主题、题材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开设一些体现性别公平化的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关注长期以来在知识建构中对女性的排斥和对父权制的批判等问题,重视女性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坚决避免将带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偏向倾向的内容带入课堂。
三、结语
我们关注课堂中学生个性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性别差异,并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正确措施,努力淡化传统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树立新的性别角色观念,在承认自然性别差异的前提下,摆脱社会性别差异,提倡男女平等,共同发展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这一独特视角和鲜明的理论来分析当前课堂中的 “性别刻板印象”,有利于男女生对自己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重新思考,引起了社会对学校女性教育的关注,对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郑新蓉,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4.
[2]杜秀芳.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 (23)
[3]李艳坤.课程中新型性别文化的重构[J].中华女子学院,2008(5).
[4]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5]甘永涛,王新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来龙去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上 ,本文分析了课堂中“ 性别刻板印象”,继而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独特视角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这一研究有利于对女性教育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有效课堂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 :性别刻板印象;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知识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形式,源自于各个不同现象,也存在于各个不同的角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体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性别所应有的角色产生认同,形成条件反射,同化着社会所赞许的性别行为准则和规范。许多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是影响女性潜能发挥的因素之一。
一、课堂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及产生的原因
基于女性主义的观点,性别是由文化建构出来的,男性和女性可以说成是两种角色,各有一些特质和受到社会不同的期望。从性别刻板印象看,就是男性应具备男性化特质,如独立、理性、主动、有信心等;女性拥有依赖、感性、被动、柔弱等女性特质。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编写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同时把自己的思想、道德、文明、心态、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不同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人格特质方面,有着与社会一致的看法。如大部分教师认为,女生应保持安静,比较顺从,易于控制,是被动的学习者。而男生则应有主见,更有竞争性,具有积极主动的精神。从课堂现象来看,性别刻板印象主要体现在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的差异。从小学到大学,男生受关注的机会远远多于女生。在课堂上教师会给男生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和鼓励。教师心目中的 “乖学生”,女生占大多数,但教师却对其关注较少,更多的偏向于那些不守纪律、违反规则的男生。即使是批评,教师也是认为他们 “聪明的脑袋用不到学习上”;第二,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差异。教师对于典型男生特质的学生在智力、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方面期望较高,而对于具有典型女性特质的学生,教师则认为她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一) 导致课堂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在因素
中国受几千年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 。周代典籍《仪礼》中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性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而男性则始终处于统治、荣耀的地位。
家庭生活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根深蒂固,这就使得家务、照料子女、服侍老人的无偿劳动成为女性的专职。父母从儿童出生开始就根据他们的性别而给予不同的教养方式和期望。甚至在偏远山区,家长普遍给儿童灌输这样的思想 :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读太多书没用 ,只要认识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从而导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现代文化中,虽然女性所参与的领域越来越多,但女性的成功只被定义为家庭的美满。如果某一女性像男性一样追求包括工作在内的各种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其过程非常艰难而且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认同。教师的年龄、性别角色态度、专业经验、教材表达、活动安排等在与学生互动中皆影响了学生。还有学校各管理阶层的领导都在无形中向学生传达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讯息 。
( 二) 形成课堂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原因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 “传道、授业、解惑”。教材成为教师与学生知识传授的媒介,并且每科教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编写而成的。表面上看,教材编写的内容都是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国家之栋梁。20 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早期,女性主义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小学教科书中,发现无论是在男性和女性出现的次数上,还是在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上都普遍存在一种性别偏见。从对小学教科书中男孩和女孩角色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男孩总是被描述为主动、具有创造性和冒险精神,且大都以英雄或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而女孩则总是被描述为被动、保守、依赖的;男人更多地被描述为倾向于在有偿劳动市场上寻找工作,妇女则被描述为倾向于承担家庭角色。且教材中出现的男女比例失衡现象严重。教材内容所反映的大都以男性为中心的话题,而女性的经验、感受和价值观念很少提到,甚至有时会被丑化。很多女性在历史上虽然有许多贡献,但教科书中却对女性的贡献、活动和组织完全略去不提,即使提到,也是附带的,或是附属于男人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 居里夫人,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却以一位耐心、细致、慈祥的母亲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中,被 “伟大的母性” 这四个字所湮灭。教师根据教科书的内容教育学生,学生从这些形象性别中获得自己效仿和学习的样板,性别刻板印象在他们心灵深处由此生根。这一现象是导致课堂中出现性别刻板印象最直接的原因。
二、课堂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体系渗透一种男女两性走向对话、理解和尊重的内容,祛除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偏见及性别歧视,积极建构一种在尊重两性生理差异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课堂上,教师要对两性同等的关注,视两性的社会贡献同等重要;教师在明确和理解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对性别角色进行适宜的分工,在两性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的和谐和发展。
( 一)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传统的思想观念
要改变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从社会、学校、家庭的各个环节抓起,关键在于人们要具有两性平等的意识。本质主义者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分别是先天形成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两性间的差别是透过社会及文化建构出来的。我们应该承认男女生来有别,具有不同的生理属性和特征,这种性别的自然差异使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差别,特别是过分强调女性的自然属性,如美貌、形体而忽视其社会属性,更不能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再制造出一系列的社会性别差异来。 父母要以身作则,剔除“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把家务、照料子女、服侍老人看成是男女共同应做的事情。彻底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大众传媒要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在用男女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地位,注重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学校要改变用性别角色来要求个体行为的做法,从尊重及欣赏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独特性来看待个体。建立发展和谐的两性关系,将父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单一文化,逐渐转变为两性平等的多元文化观念,创设一个由全校师生共同经营的学校文化。同时要注意发展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与评量方法,以配合多元文化观点的学校环境,进而去影响社会文化。
(二) 正确使用教师的“权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不仅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师更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福柯在他的 “权力— 知识”形成学说中指出:知识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权力的实施创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知识是各种权利话语交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权力能够解释在不存在直接的压制或权威关系时,所出现的权利关系的原因并做出合适的反应。教师的“权力”不仅在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还在于教师要给予男生、女生均等的课堂关注、课堂期望和课堂知识;在于教师在了解男女生差异的基础上,采用中性的语言,因性别施教于每一位学生。教师不能仅仅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而应把学生作为“有性别的人”来看待。教师发挥着关键的性别平等教育的导向作用。在性别偏见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教师应把男女平等的原则着实运用到课堂中,来建构一种性别公平化教育。
要引导现代教育走出困境,必须采用一种和男性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育,这一方式即女性的关爱。诺丁斯认为,“关爱”既是女性的本性,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关爱”是女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女性来说,自然的关爱是建立一个在伦理上和道德上强盛而统一的世界、一个与现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基础。教育必须围绕各种“关爱”的主题来组织,而不是根据传统的学科来组织。所有教师都必须通过“关爱”主题,针对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关爱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将焦点从自身转向每一位学生。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应只接受她们的“答案”,还应接纳这位学生本身。学生的答案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耐心地探问,引导,使他的回答更为明确、完整,并产生更多的思考。
同时,将女性主义观所倡导的 “依附”、“联系”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源于对父母依恋的天性情感,要以其角色意识来关注和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建立与学生的良性关系和表达这些关系的文本和话语来教育学生。
(三) 构建“女性知识”,寻求“差异性教学”
后现代女性主义在如何建构女性主义课程问题上提出了构建服务于女性解放的课程。他们认为,应把有关女性自己的知识纳入课程,并提出了一些消除隐蔽在课程中的性别歧视主张。
米勒提出“将女性置于知识之中”,提出我们要摒弃在男性定义的客观性模式中建立关于女性的新知识的方法,发挥女性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参与到知识领域中,置于知识当中。
第一、体现在教材上。
教材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大多数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的作用,且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载体。而教材在传承文化时存在的种种缺陷导致女性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影响她们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从而影响她们的职业期望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教材编写者应该克服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在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基础上,适当地将女性形象特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女性性别榜样的内容写入教材中,并使教材不再以固定的性别模式去“规定”男性应怎样,女性应怎样,而应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使教材具有公平和多元的特征。
第二,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要培养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独立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把男女生的差异存在当作教学的起点,有意识地按不同层次来训练学生,通过差异性的教学形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要了解女生发展中的需求,为她们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她们识别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指导其改正缺点,发展优势,给予她们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同时,对课程主题、题材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开设一些体现性别公平化的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关注长期以来在知识建构中对女性的排斥和对父权制的批判等问题,重视女性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坚决避免将带有性别歧视和性别偏向倾向的内容带入课堂。
三、结语
我们关注课堂中学生个性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性别差异,并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正确措施,努力淡化传统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树立新的性别角色观念,在承认自然性别差异的前提下,摆脱社会性别差异,提倡男女平等,共同发展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这一独特视角和鲜明的理论来分析当前课堂中的 “性别刻板印象”,有利于男女生对自己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重新思考,引起了社会对学校女性教育的关注,对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郑新蓉,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4.
[2]杜秀芳.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 (23)
[3]李艳坤.课程中新型性别文化的重构[J].中华女子学院,2008(5).
[4]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5]甘永涛,王新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来龙去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