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既有客观上的流动原因,也有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合理调整师生比配备,加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创办特色学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保证农村教育稳定的前提。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在校生数量急剧减少,以至于形成了十几人、几人不等的麻雀学校。像本人所在的乡镇,镇初级中学已经于7年前被撤并到县城初中。小学除了镇中心小学,只有2所村完小学生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其余村完小变更为100人以下的教学点。曾经四、五百学生的学校,如今只剩一家3口,形成“一对一”教学模式。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农村中小学人去楼空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涌入优质教育学校
城鎮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学生外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家庭进城买房,户口也迁出农村。有的父母进城务工,在城里租房居住,孩子随父母进城就读。
二、城区学校扩招,降低条件,吸引农村户籍学生
县城新建多所学校,小学逐年扩招,扩大招生范
围,降低招生条件、门槛。农村户口的适龄儿童,只要出具县城租房证明,一般可以就近入学。导致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农村学校冷冷清清。这是农村在校生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
三、师生比配备不合理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硬件上去了,而相应的软件跟不上。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政府已加大了投资教育的力度,纷纷拨出巨款新建、翻建、改建、扩建农村小学校舍。各功能处室如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自然室实验室等应有尽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大提升。可以说,办学硬件设施已不亚于城镇小学,然而办学软件却远远置后。按照我市现行的师生比配备方案1:19,即19个学生配备一个教师,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校的正常运作。教师的严重不足就没办法安排专职的基础科教师,造成每一位教师不得不身兼数科,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量透支了人的精力,削弱了人的锐力。长此以往,农村小学教师们由于力不从心而只能疲于应付质量监控中的主科语、数、英的教学,其他基础学科只能是一个摆设,或被挪用上主科或让学生自由放羊。至于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等都是空架子,成为学生高不可攀的门槛,充其量只能是应付各级政府部门各种基础教育达标的法码罢了。
这也是造成农村学校学生减少的间接原因。这两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对农村公办小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生源锐减,形势逼人,农村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我认为当前形势下,对策如下:
1.变更生师配备比例,恩泽师生的教学与学
我们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是否能对生师配备的比例做个调整,使每个农村小学都有足够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开足、开好课程。我们坚信,有良好的教学硬件环境,再加上充裕的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了,哪还会有家长舍近求远呢?哪还会出现漂亮的校舍留不住学生的现象呢?反之,倘若一味地以财政困难为由而压缩教师的编制,那么试问:那些长年闲置着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等处室,不就造成更大的浪费吗?“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根据各地实际经济条件年增4%的目标一定要逐步实现。地方政府、村组织也应该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彻底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完善育人环境,缩小与城市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
3.提高待遇,完善教师培训
切实让教师在农村留得住,稳得住,沉下心,为农村教育奉献赤诚之心。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师资力量加强。农村的许多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跟不上,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教育教学缺乏活力。适当扩大农村学校的师生比例,在编制上高于城市教师,农村学校才可能配置体音美教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师计划,制定帮扶制度。加大对农村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而开阔教师的眼界,让教师学到教学本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4.狠抓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创办特色学校
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兴教研教改之风,研究农村教育现状,因地制宜搞教育。科学管理,打造农村教育名片,更新教育理念,创办自己的特色,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既有客观上的流动原因,也有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合理调整师生比配备,加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创办特色学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保证农村教育稳定的前提。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在校生数量急剧减少,以至于形成了十几人、几人不等的麻雀学校。像本人所在的乡镇,镇初级中学已经于7年前被撤并到县城初中。小学除了镇中心小学,只有2所村完小学生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其余村完小变更为100人以下的教学点。曾经四、五百学生的学校,如今只剩一家3口,形成“一对一”教学模式。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造成农村中小学人去楼空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涌入优质教育学校
城鎮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学生外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家庭进城买房,户口也迁出农村。有的父母进城务工,在城里租房居住,孩子随父母进城就读。
二、城区学校扩招,降低条件,吸引农村户籍学生
县城新建多所学校,小学逐年扩招,扩大招生范
围,降低招生条件、门槛。农村户口的适龄儿童,只要出具县城租房证明,一般可以就近入学。导致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农村学校冷冷清清。这是农村在校生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
三、师生比配备不合理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硬件上去了,而相应的软件跟不上。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政府已加大了投资教育的力度,纷纷拨出巨款新建、翻建、改建、扩建农村小学校舍。各功能处室如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自然室实验室等应有尽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大提升。可以说,办学硬件设施已不亚于城镇小学,然而办学软件却远远置后。按照我市现行的师生比配备方案1:19,即19个学生配备一个教师,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校的正常运作。教师的严重不足就没办法安排专职的基础科教师,造成每一位教师不得不身兼数科,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量透支了人的精力,削弱了人的锐力。长此以往,农村小学教师们由于力不从心而只能疲于应付质量监控中的主科语、数、英的教学,其他基础学科只能是一个摆设,或被挪用上主科或让学生自由放羊。至于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等都是空架子,成为学生高不可攀的门槛,充其量只能是应付各级政府部门各种基础教育达标的法码罢了。
这也是造成农村学校学生减少的间接原因。这两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对农村公办小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生源锐减,形势逼人,农村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我认为当前形势下,对策如下:
1.变更生师配备比例,恩泽师生的教学与学
我们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是否能对生师配备的比例做个调整,使每个农村小学都有足够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开足、开好课程。我们坚信,有良好的教学硬件环境,再加上充裕的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了,哪还会有家长舍近求远呢?哪还会出现漂亮的校舍留不住学生的现象呢?反之,倘若一味地以财政困难为由而压缩教师的编制,那么试问:那些长年闲置着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等处室,不就造成更大的浪费吗?“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根据各地实际经济条件年增4%的目标一定要逐步实现。地方政府、村组织也应该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彻底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完善育人环境,缩小与城市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
3.提高待遇,完善教师培训
切实让教师在农村留得住,稳得住,沉下心,为农村教育奉献赤诚之心。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师资力量加强。农村的许多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跟不上,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教育教学缺乏活力。适当扩大农村学校的师生比例,在编制上高于城市教师,农村学校才可能配置体音美教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师计划,制定帮扶制度。加大对农村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而开阔教师的眼界,让教师学到教学本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4.狠抓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创办特色学校
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兴教研教改之风,研究农村教育现状,因地制宜搞教育。科学管理,打造农村教育名片,更新教育理念,创办自己的特色,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既有客观上的流动原因,也有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合理调整师生比配备,加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创办特色学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保证农村教育稳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