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整式的加减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第二节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是整式加减的重点。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应用,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为接下去学习整式的加减起到承上启下的奠定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同学学习积极性尚可,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整体水平不均,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素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等特点。所以我抓住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三、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愉快与收获,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识别同类项;能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议、学、练、悟”的教学模式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学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银行人员在数含有许多张10元、20元、50元、100元的鈔票,怎么数才能更方便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在多项式中也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单项式归为一类.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积极的参与游戏,引入本课时所学内容)
  (二)新知探究
  【探究点一】:同类项
  问题1:上面的多项式由哪些单项式组成?
  问题2:你认为上面这些单项式项中,哪些项可归为一类?
  问题3: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归纳同类项的定义和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例题练习
  (1) 同类项的识别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若不是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两个相同、两个无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已知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求字母指数的值
  已知与是同类项,求m,n的值
  方法总结:注意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解题时易混淆,因此成了常考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解决易混淆知识,和建立方程思想)
  【探究点二】:合并同类项
  1、师生竞赛
  规则:请一位同学任意报一个两位数,求所给代数式的值,老师和其他同学比赛,先求出正确答案者为胜.
  其中x值为同学所报的数值.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师生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
  2、知识探究: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通过观察你发现80a和70a在合并时实际是什么在合并?什么没有改变?
  逆用乘法的分配律,再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简记为:(一加,两不变)
  一 加:系数相加 两不变: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归纳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
  3、例题练习
  将下列各式合并同类项.
  练习2:将下列各式合并同类项
  练习3: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 若不对,请改正。
  4、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
  一找—用不同的符号标记不同的同类项
  二移—连符号一起移,没有同类项的照抄
  三合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设计意图:学习课本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做,更在于为什么这样做,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最终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竞赛大揭秘:
  无论x取何值,减去1即可!
  (设计意图:与课中相呼应,进一步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妙处,将多项式变得更加简洁。)
  (三)课后小结
  师生小结:(1)同类项的定义;(2)同类项的判别;(3)合并同类项的定义;(4)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学们你还有什么困惑吗?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心学知识的掌握)
  (四)课后作业
  作业本配套作业及课本作业题,c组题目不会的同学由会做的同学辅导完成,或请教老师完成。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六、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例题教学、练习等方式巩固相关知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方面的独特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简洁、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教材中挖掘和利用人文精神内容,挖掘与利用爱国主义精神内容、坚守道义精神内容、热爱生命和自然精神内容。  关键词:教材人文精神挖掘利用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情况,带领他们发现法律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不同门类的法律其实离自己很近。  2.通过生动的事例改变学生认知的局限性,让学生理解法律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保护人们的生活,法律的存在让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  3.让学生认同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会保护我们的权利,维护我们的自由,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法律、纪律和道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93、94页数学好玩《数图形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数学思考: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3.解决问题:在数图形的过程
期刊
教學目标
期刊
課题分析
期刊
活动目标:  1. 了解魔术师的本领,乐意向魔术师学习并尝试魔术表演。  2. 体验魔术表演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魔术,激发兴趣  1.经验回忆: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看过什么有趣的魔术表演?  小结:魔术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  2.师生共同欣赏魔术视频。  过渡:老师请来了一位魔术师,大家想看看他的表演吗?  观看视频后交流:这个魔术有趣吗?哪些地方很有趣?  小结:魔术师
期刊
很多单位在工作中都会利用计分制来衡量工作的好与坏,以促进个人或小集体之间的竞争,使工作做得更好,尤其是学校,更是对每班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计分统计,罗列在表上,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使教学工作得以更好的进行。  有一日,当我站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分统计表”面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学生给自己打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我的这一想
期刊
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实现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具有方向性。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教育能够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由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农村学校的教育在整个教育实施中尤为重要。农村学校的教育
期刊
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情境中尝试以不同数为参照进行数的排序。  2、喜欢参与数游戏,体验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實物:卡纸小汽车(红蓝各7辆)、6把小椅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乐园  导入:你们最喜欢去哪里玩呀?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到游乐园里去玩一玩。  二、赛车游戏,感知序数  (一)卡丁车游戏一  1.播放赛车场录音,导入游戏  提问:广播里说了什
期刊
Learning aims:  1) To master some ke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the text;  2)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ad.  3)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ustralia.  4) To 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