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刘少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他的生平思想,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他从苏俄学习回国后,在国内领导工人运动,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31年初,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2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他参加了红军长征和著名的遵义会议,支持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正确主张。1936年初他赴华北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很快打开了华北地区党的工作新局面,成为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皖南事变后兼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敌后抗日武装和人民抗日力量的斗争。1943年,他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制定并实施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947年,他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与朱德一起到华北开展工作,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导解放区土改运动。他受毛泽东委托,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设想,为新中国绘制了建设蓝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还相继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重大决策,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外交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对外交往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大量辛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刘少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有着众多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刘少奇是我们党最早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最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人之一,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是从这次代表大会起,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了准备,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突出方面。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为捍卫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著述,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成为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教育后继者的党建教材。他提出的关于毛泽东建党路线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建设的观点,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理论原则,关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纪律的规定,关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观点,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为坚持更高标准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思想,以及他创立的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他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紧密结合党的阶级性质、最高理想、当前任务,在革命的实践中努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思想道德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是一位勇于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他主张调动一切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认为构成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成分都要发展,但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逐步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他主张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国家的中心工作,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首位。党的八大后,他针对我国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尝试改革,提出了很多富有远见的精辟观点。他认为,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当允许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能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采取经济竞争的办法”,建立“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注重经营和管理问题,要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实行按劳分配,政企分开,试办托拉斯;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建立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等。他首先提出“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概念,认为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刘少奇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这些思想理论观点,至今仍非常宝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少奇的理论贡献还有很多,如他关于工人运动理论,他对党的白区工作的理论,他的建军、用兵思想,他的哲学思维和工作方法,等等。他一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特别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品格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发扬。
  我们纪念刘少奇,研究刘少奇的生平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刘少奇的精神品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其他文献
杨勇,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南乡区文家市。解放战争期间,杨勇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1949年12月至1955年1月,杨勇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在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期间,为贵州的解放、贵州的反封建斗争、贵州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大西南,挥师下贵州    渡江战役之后,盘踞在西南地区的蒋介石集团,勾结地方封建势力,企图依托
期刊
我与李聚奎上将交往最直接、最密切的时间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后的长征途中。1934年,我在中央红军的总政治部任组织干事,被派到红一军团检查工作,在红一军团的“八一”庆祝活动结束后,我随红一师参加了几次反“围剿”战斗,特别是在兴国西北的高兴圩、乱石圩打了最后一仗。这一仗,红军没有能粉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我就留在了红一师任巡视团主任,随着部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时李聚奎是红一师
期刊
酃县即今炎陵县。这块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解放前人口不足10万。她曾养育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记载,1927年至1937年间,在这里牺牲的革命干部和群众达2.3万人,占总人口的23%。  1949年,国民党的顽固分子预感末日来临,却仍然困兽犹斗。军统特务头目唐纵(酃县人)密遣国防部保安局少将参议霍远鹏率领一大批军统骨干、军警人员组建“湘赣边区反共救国军”
期刊
陶铸是一团烈火,能烤热你。也能灼伤你。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就顶撞了毛泽东。调到中央以后,陶铸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江青等人的极大反感,一场风波随之而来  湖南人说话响亮无比,走路风风火火,做事麻麻利利,胸怀坦坦荡荡。  出生在湖南的陶铸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身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有时剃光头有时理小平头。在外人看来他总是干练利索。他貌不惊人但气势逼人。他不拘小节,风风火火。他敢说敢顶。他有一副火爆的脾
期刊
刘少奇是一位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他,因平凡而伟大,因伟大而显得平凡。  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衣食父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是儿子就要为父母、为亲人办实事、办好事,因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他终生的追求。人民的衣食住行怎样?人民的精神状态如何?我能为人民办些什么事?这些都是他始终思考的主题。  以下几个文物故事,就反映出了这位平民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刘少奇创办的《江淮日报》 
期刊
旧梦探寻路漫漫    柳士英,祖籍江苏省苏州市。1893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缫丝养家糊口。8岁就读于苏州慈善堂附设小学,14岁离家投考南京陆军小学,后升入陆军中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柳士英随兄柳伯英(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任齐鲁总司令)参加革命军苏州先锋营,光复苏州。随后,柳士英任北伐先遣团先锋营营长,领兵参加攻打南京,驱逐张勋。后调上海率学生军200余人北上青岛与
期刊
在2008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范云六是我第一个遇到,又多次见到的湘籍院士。记得是院士大会报到的那天晚餐,一走进远望楼二楼餐厅,就远远看见了范云六院士。她一下子就认出了我。2000年春节前夕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第一次拜访范云六。这次又见面了,我们都很高兴,便约好晚饭后去房间聊天。  当天晚上,我们谈了很久。她谈起了童年的苦难岁月,谈起了她的求学经历,谈起了她攀登科学高峰的历程,谈起了她的
期刊
翻开共和国档案,你会发现,总有一批不畏艰辛的先行者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上下求索。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大力倡导的责任田,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尝试。    曾希圣,1904年10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资兴市州门司镇一户书香人家。曾希圣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先后任中共中
期刊
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要求惩办签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时任交通总长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签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时任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和时任驻日公使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3个亲日派的最后结局是怎样呢?  1919年5月4日,时任大总统徐世昌设午宴为驻日公使章宗祥洗尘,由钱能训、陆宗舆、曹汝霖作陪。宴会上,他们得知学生游行。躲在总统府的曹汝霖和章宗祥决定回家看看。两人同乘一辆轿车来
期刊
“414”招待所位于上海市西郊长宁区一个僻静的花园地带。它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直属的招待所,历来只接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414”招待所占地1133亩,包括牡丹园、翠竹园、桂花园和腊梅园4个漂亮别致的园林区。在浓密的树林中,掩映着3幢别墅楼。招待所风景优美,别具一格,而且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一是因为建国后毛泽东来上海曾数次住在这里;二是因为自毛泽东1967年最后一次住过这里之后,被空关了整整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