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刘少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他的生平思想,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他从苏俄学习回国后,在国内领导工人运动,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31年初,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2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他参加了红军长征和著名的遵义会议,支持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正确主张。1936年初他赴华北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很快打开了华北地区党的工作新局面,成为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皖南事变后兼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敌后抗日武装和人民抗日力量的斗争。1943年,他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制定并实施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947年,他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与朱德一起到华北开展工作,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导解放区土改运动。他受毛泽东委托,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设想,为新中国绘制了建设蓝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还相继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重大决策,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外交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对外交往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大量辛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刘少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有着众多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刘少奇是我们党最早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最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人之一,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是从这次代表大会起,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了准备,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突出方面。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为捍卫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著述,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成为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教育后继者的党建教材。他提出的关于毛泽东建党路线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建设的观点,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理论原则,关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纪律的规定,关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观点,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为坚持更高标准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思想,以及他创立的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他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紧密结合党的阶级性质、最高理想、当前任务,在革命的实践中努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思想道德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是一位勇于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他主张调动一切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认为构成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成分都要发展,但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逐步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他主张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国家的中心工作,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首位。党的八大后,他针对我国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尝试改革,提出了很多富有远见的精辟观点。他认为,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当允许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能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采取经济竞争的办法”,建立“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注重经营和管理问题,要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实行按劳分配,政企分开,试办托拉斯;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建立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等。他首先提出“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概念,认为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刘少奇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这些思想理论观点,至今仍非常宝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少奇的理论贡献还有很多,如他关于工人运动理论,他对党的白区工作的理论,他的建军、用兵思想,他的哲学思维和工作方法,等等。他一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特别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品格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发扬。
我们纪念刘少奇,研究刘少奇的生平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刘少奇的精神品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他从苏俄学习回国后,在国内领导工人运动,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31年初,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2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他参加了红军长征和著名的遵义会议,支持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正确主张。1936年初他赴华北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很快打开了华北地区党的工作新局面,成为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皖南事变后兼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敌后抗日武装和人民抗日力量的斗争。1943年,他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制定并实施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947年,他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与朱德一起到华北开展工作,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导解放区土改运动。他受毛泽东委托,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设想,为新中国绘制了建设蓝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还相继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重大决策,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外交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对外交往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大量辛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刘少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有着众多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刘少奇是我们党最早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最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人之一,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是从这次代表大会起,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了准备,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突出方面。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为捍卫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著述,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成为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教育后继者的党建教材。他提出的关于毛泽东建党路线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建设的观点,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理论原则,关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纪律的规定,关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观点,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为坚持更高标准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思想,以及他创立的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他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紧密结合党的阶级性质、最高理想、当前任务,在革命的实践中努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思想道德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目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他理论贡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是一位勇于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他主张调动一切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认为构成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成分都要发展,但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逐步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他主张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国家的中心工作,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首位。党的八大后,他针对我国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尝试改革,提出了很多富有远见的精辟观点。他认为,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当允许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能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采取经济竞争的办法”,建立“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注重经营和管理问题,要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实行按劳分配,政企分开,试办托拉斯;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以“包产到户”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建立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等。他首先提出“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概念,认为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刘少奇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这些思想理论观点,至今仍非常宝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少奇的理论贡献还有很多,如他关于工人运动理论,他对党的白区工作的理论,他的建军、用兵思想,他的哲学思维和工作方法,等等。他一生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特别是他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品格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发扬。
我们纪念刘少奇,研究刘少奇的生平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刘少奇的精神品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