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该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保证“原理”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
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目前高校使用的“原理”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要达到教材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原理”课教材编写有特定的要求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话语体系的选择必然为严肃的书写和公正的叙述方式,表现为学术语言、文件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叙事话语逐渐从理论值隐去。这样在理性分析、论证与结构化的写作模式中,理论就失去了固有的鲜活内容。而教学过程不仅是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生活过程。如果“原理”课教师对教材体系不加以分析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初选同质化的趋向,教师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就无法彰显。其实教师上那个课并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一种能动的在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同一理论在不同的环境下“消费”时,其意义也有不同的变化。童颜是“原理”课,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讲授的要求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一本优秀的教材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照本宣科,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反,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因不同的实践者而有完全不同的实践结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可以因不同的使用者而有迥然各异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材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还需付出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完成有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妥善处理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新编“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课时相对较少,为了在不多的教学课时内完整、系统地讲授该门课程,应当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抓住课程的主体题、主线和重点,相略得当,实现“少而精”,要管用的要求。其次,正确处理教材要求的统一性与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性的关系,追求教学的实效性。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过程中有一个方法问题需要重视,那就是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新的专题设计。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完全离开教材讲另一套,也不能把教材所有内容都搬到课堂讲授中去,二者都不可能受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必须按统编教材统一、规范地讲授,不可太随意,切实维护该课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或以讲授为主,或以讨论为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加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实现的,所以,教师的基本素质成为授课的关键。对于“原理”课来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坚定的信仰,是否有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由此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有一流水平的课程。从目前使用的“原理”课教材来看,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某个部分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所以,对于“原理”课教师来说,不仅要专,而且要博,实现博与专的完美结合。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二是加强科研与教研,对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此外,教师应该具有对自身教学效能肯定的能力。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其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自信,那么他的讲授是难于达到好的效果的。其次是指教师必须具有承担课程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水平,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与学科视野,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分析水平,具有对整个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突出重点与条理清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使其自信具有坚实的支撑,才能很好地把握与驾驭所教内容,才能教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与思考。再次是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对课堂教学组织、反馈与调整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启发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以权威自居,尽管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但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因此,“原理”课教学除了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少而精的理论灌输之外,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我们知道,“原理”课是一门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要使教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讲授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多媒体、原著学习、网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原理”课的新招和实招,要不断拓展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以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变革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为了保证上述形式与目的的贯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几个原则1.规范性原则,即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尽其可能加以发挥,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原理”课教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2.渗透性原则,即坚持向学术专业领域渗透,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向现实问题渗透,努力体现“原理”课的实践价值和作用。3.参与性原则,即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学习。
四、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性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不丢老祖宗”又要讲新话。我们现今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笔下所批判和描述的有很大差距,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到客观现实也有差距。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实际,要使学生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性。而从“原理”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这是导致“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才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时空环境中,使马克思主义教育细化、深化、具体化,不断解决“原理”理论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作为“原理”课教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结构和内在逻辑体系,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面向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充分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
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自身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目前高校使用的“原理”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要达到教材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原理”课教材编写有特定的要求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话语体系的选择必然为严肃的书写和公正的叙述方式,表现为学术语言、文件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叙事话语逐渐从理论值隐去。这样在理性分析、论证与结构化的写作模式中,理论就失去了固有的鲜活内容。而教学过程不仅是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生活过程。如果“原理”课教师对教材体系不加以分析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初选同质化的趋向,教师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就无法彰显。其实教师上那个课并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一种能动的在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同一理论在不同的环境下“消费”时,其意义也有不同的变化。童颜是“原理”课,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讲授的要求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一本优秀的教材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照本宣科,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反,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因不同的实践者而有完全不同的实践结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可以因不同的使用者而有迥然各异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材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还需付出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完成有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妥善处理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新编“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课时相对较少,为了在不多的教学课时内完整、系统地讲授该门课程,应当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抓住课程的主体题、主线和重点,相略得当,实现“少而精”,要管用的要求。其次,正确处理教材要求的统一性与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性的关系,追求教学的实效性。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过程中有一个方法问题需要重视,那就是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新的专题设计。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完全离开教材讲另一套,也不能把教材所有内容都搬到课堂讲授中去,二者都不可能受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必须按统编教材统一、规范地讲授,不可太随意,切实维护该课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或以讲授为主,或以讨论为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加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实现的,所以,教师的基本素质成为授课的关键。对于“原理”课来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坚定的信仰,是否有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由此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有一流水平的课程。从目前使用的“原理”课教材来看,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某个部分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所以,对于“原理”课教师来说,不仅要专,而且要博,实现博与专的完美结合。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二是加强科研与教研,对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此外,教师应该具有对自身教学效能肯定的能力。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其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自信,那么他的讲授是难于达到好的效果的。其次是指教师必须具有承担课程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水平,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与学科视野,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分析水平,具有对整个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突出重点与条理清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使其自信具有坚实的支撑,才能很好地把握与驾驭所教内容,才能教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与思考。再次是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对课堂教学组织、反馈与调整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启发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以权威自居,尽管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但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因此,“原理”课教学除了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少而精的理论灌输之外,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我们知道,“原理”课是一门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要使教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讲授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多媒体、原著学习、网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原理”课的新招和实招,要不断拓展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以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变革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为了保证上述形式与目的的贯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几个原则1.规范性原则,即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尽其可能加以发挥,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原理”课教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2.渗透性原则,即坚持向学术专业领域渗透,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向现实问题渗透,努力体现“原理”课的实践价值和作用。3.参与性原则,即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学习。
四、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性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不丢老祖宗”又要讲新话。我们现今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笔下所批判和描述的有很大差距,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到客观现实也有差距。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实际,要使学生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性。而从“原理”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这是导致“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才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时空环境中,使马克思主义教育细化、深化、具体化,不断解决“原理”理论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作为“原理”课教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结构和内在逻辑体系,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面向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充分体现在教学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