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所组织的“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进口配额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作为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大省的广东,对此怀有怎样的心情?有何期许?
念昔: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
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代国际社会,配额是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数量限制措施。长期以来,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属于大宗商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限制进口的重要对象。1980年9月达成的中美《棉毛和人造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品贸易协议》,是美欧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输入的第一次配额。自1980年9月至2004年12月31日止,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在我国已存在24年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已是世界上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第一大国,目前对我国输出纺织品和服装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的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或国家集团。
根据自由贸易的精神和取消贸易歧视以及禁止数量限制等原则,在“关贸”主持和组织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中,经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艰苦努力,1993年12月达成了《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10年有效期内,分期逐步取消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使长期背离多边贸易规则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WTO规则的框架,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即进入目前理论界所称呼的“后配额时代”。
感今:“后配额时代”与广东
广东是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外贸出口的大省,近五年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发展趋势呈“N”字形,五年总平均占广东出口总额12.69%,五年来每年出口的平均递增速度为3.4%。
随着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无论在绝对额或所占比重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与服装的出口,虽然维持着3.4%的递增速度向上增长,但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尽管如此,由于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和艰巨复杂的任务,在近期内,广东以轻纺家电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在广东外贸中仍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广东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对于发挥广东优势,推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纺织品配额取消将会对广东外贸、相关企业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对外贸易方面,配额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广东对外贸易在平等待遇上被扭曲的现象。世界范围纺织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向广东发展外贸加工的客商的发展,而广东可以向原来没有配额限制,而采用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设限的国家和地区提高贸易谈判条件,为向此类国家和地区扩大纺织品出口规模、提高成交价格创造条件,同时,与纺织业相关的包括机电产品以及轻工、家电、玩具等行业外贸出口市场也随之扩大,带动广东紧缺的纺织原料、专有技术和专利、高新技术设备等进口市场的扩大以及进口结构的优化。
而在企业方面,国内经营纺织和服装外贸出口业务的不平等阶梯已经初步拆除,加上国际市场朝着进一步开放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将吸引更多企业从事纺织服装的外贸出口业务;原来已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将会加大改善经营管理的力度以及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谋求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过去没有配额保护或争得极少配额的外贸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民营外贸企业,由于没有配额的制约,将获得一个发展的良机;出口成交价格的总水平可能有所下降,低效益运转的局面可能出现。
不过,配额取消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进口配额只不过是进口限制措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虽然消亡了,但是,在WTO规则不尽完善的今天,仍然存在或可以另新设限,并且可在WTO规则中找到根据。发达国家纺织品生产厂商以及产业结构与广东雷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把握纺织品和服装这一发展的大好时机,他们必然疯狂地抢夺国际市场,因此,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贸易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多进入市场的机遇和众多激烈竞争者然引来更多的矛盾与争端,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其他形式的保障措施不仅没有消失,而比以前更为频繁。
许未来:广东的未来在自己手中
熟悉“特保”内容,据“法”力争
配额取消后,美、欧进口我方纺织品和服装的另新设限,必须以WTO的相关规则为依据,而能够为美、欧设限提供法律依据的,是原来关贸总协定所组织的“乌拉圭回合”中于1994年签订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其中的议定书第16条所规定的关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就是人们所说的特保措施条款。广东当前当务之急,就是要组织企业界、政府主管部门、中介和相关服务机构以及理论界尽快研究并熟悉上述有关条款,特别要研究和熟悉这些条款和措施实施的条件、程序、形式和可能期限,以便对方实施设限时我们可据“法”力争,积极应诉,特别要充分争取和利用WTO解决贸易争端机制,保护我方权益,避免对方一朝设限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以质量弥补数量,开拓创新
所谓“设限”,实质上就是仅对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而不限制进口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换句话说,只要广东对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其科技含量,增加花色品种,有针对性地提高其适销对路能力,相应地提高其出口成交价格的总水平,那么,即使出口的数量受到限制,但外贸出口总额也即创汇额,仍可不断增长,换汇成本可望相对下降。所以,未来广东进一步发展纺织品和服装的外贸出口,缓解美、欧对我方设限所引发的困难,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改变低质低价,以数量型扩张为主的外贸出口方式,走科技兴贸道路。
加大跨国投资力度,减轻数量限制压力。
广东是纺织原料紧缺的省份,纺织原料是广东每年进口的几类大宗商品之一。以2003年为例,仅棉花和化纤两项,全年进口46.63亿美元,占广东该年进口总额1306.74亿美元的3.5%。跨国投资(包括投资设厂或发外加工)既可缓解美、欧国家对我方进口实行数量限制的矛盾,又可利用被投资国的原料资源,缓解广东纺织原料的供求压力。至于跨国投资对象的选择,最好是挑选邻近美、欧发达国家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中美洲国家或东南欧国家,以便建立向美、欧国家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地缘优势。
实行市场多元化,改变市场过分集中的格局
广东纺织服装产品过分集中于美国以及日本市场,既有国际市场结构性原因,也有广东本身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但是,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而绝非永恒不变。此外,尽管这两个市场,一个是配额市场,另一个是非配额市场,但都有通过不同形式对进口我方产品实行设限的共同特点。广东发展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基本思路,应是在巩固和发展这两个重点市场以及欧盟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拓展新的包括中南美洲、俄罗斯、东南亚、西亚以及大洋洲市场。广东的民营企业较国有外贸企业拥有更多更灵活的外贸经营手段,应借助当前外贸经营权进一步开放的良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拓美、日、欧以外的新市场,以便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逐步构建起属于广东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多元化的新格局。
念昔: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
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代国际社会,配额是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数量限制措施。长期以来,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属于大宗商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限制进口的重要对象。1980年9月达成的中美《棉毛和人造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品贸易协议》,是美欧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输入的第一次配额。自1980年9月至2004年12月31日止,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在我国已存在24年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已是世界上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第一大国,目前对我国输出纺织品和服装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的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或国家集团。
根据自由贸易的精神和取消贸易歧视以及禁止数量限制等原则,在“关贸”主持和组织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中,经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艰苦努力,1993年12月达成了《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10年有效期内,分期逐步取消纺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使长期背离多边贸易规则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WTO规则的框架,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即进入目前理论界所称呼的“后配额时代”。
感今:“后配额时代”与广东
广东是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外贸出口的大省,近五年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发展趋势呈“N”字形,五年总平均占广东出口总额12.69%,五年来每年出口的平均递增速度为3.4%。
随着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无论在绝对额或所占比重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与服装的出口,虽然维持着3.4%的递增速度向上增长,但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尽管如此,由于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和艰巨复杂的任务,在近期内,广东以轻纺家电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在广东外贸中仍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广东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对于发挥广东优势,推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纺织品配额取消将会对广东外贸、相关企业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对外贸易方面,配额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广东对外贸易在平等待遇上被扭曲的现象。世界范围纺织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向广东发展外贸加工的客商的发展,而广东可以向原来没有配额限制,而采用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设限的国家和地区提高贸易谈判条件,为向此类国家和地区扩大纺织品出口规模、提高成交价格创造条件,同时,与纺织业相关的包括机电产品以及轻工、家电、玩具等行业外贸出口市场也随之扩大,带动广东紧缺的纺织原料、专有技术和专利、高新技术设备等进口市场的扩大以及进口结构的优化。
而在企业方面,国内经营纺织和服装外贸出口业务的不平等阶梯已经初步拆除,加上国际市场朝着进一步开放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将吸引更多企业从事纺织服装的外贸出口业务;原来已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将会加大改善经营管理的力度以及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谋求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过去没有配额保护或争得极少配额的外贸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民营外贸企业,由于没有配额的制约,将获得一个发展的良机;出口成交价格的总水平可能有所下降,低效益运转的局面可能出现。
不过,配额取消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进口配额只不过是进口限制措施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虽然消亡了,但是,在WTO规则不尽完善的今天,仍然存在或可以另新设限,并且可在WTO规则中找到根据。发达国家纺织品生产厂商以及产业结构与广东雷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把握纺织品和服装这一发展的大好时机,他们必然疯狂地抢夺国际市场,因此,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贸易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多进入市场的机遇和众多激烈竞争者然引来更多的矛盾与争端,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其他形式的保障措施不仅没有消失,而比以前更为频繁。
许未来:广东的未来在自己手中
熟悉“特保”内容,据“法”力争
配额取消后,美、欧进口我方纺织品和服装的另新设限,必须以WTO的相关规则为依据,而能够为美、欧设限提供法律依据的,是原来关贸总协定所组织的“乌拉圭回合”中于1994年签订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其中的议定书第16条所规定的关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就是人们所说的特保措施条款。广东当前当务之急,就是要组织企业界、政府主管部门、中介和相关服务机构以及理论界尽快研究并熟悉上述有关条款,特别要研究和熟悉这些条款和措施实施的条件、程序、形式和可能期限,以便对方实施设限时我们可据“法”力争,积极应诉,特别要充分争取和利用WTO解决贸易争端机制,保护我方权益,避免对方一朝设限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以质量弥补数量,开拓创新
所谓“设限”,实质上就是仅对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而不限制进口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换句话说,只要广东对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其科技含量,增加花色品种,有针对性地提高其适销对路能力,相应地提高其出口成交价格的总水平,那么,即使出口的数量受到限制,但外贸出口总额也即创汇额,仍可不断增长,换汇成本可望相对下降。所以,未来广东进一步发展纺织品和服装的外贸出口,缓解美、欧对我方设限所引发的困难,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改变低质低价,以数量型扩张为主的外贸出口方式,走科技兴贸道路。
加大跨国投资力度,减轻数量限制压力。
广东是纺织原料紧缺的省份,纺织原料是广东每年进口的几类大宗商品之一。以2003年为例,仅棉花和化纤两项,全年进口46.63亿美元,占广东该年进口总额1306.74亿美元的3.5%。跨国投资(包括投资设厂或发外加工)既可缓解美、欧国家对我方进口实行数量限制的矛盾,又可利用被投资国的原料资源,缓解广东纺织原料的供求压力。至于跨国投资对象的选择,最好是挑选邻近美、欧发达国家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中美洲国家或东南欧国家,以便建立向美、欧国家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地缘优势。
实行市场多元化,改变市场过分集中的格局
广东纺织服装产品过分集中于美国以及日本市场,既有国际市场结构性原因,也有广东本身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但是,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而绝非永恒不变。此外,尽管这两个市场,一个是配额市场,另一个是非配额市场,但都有通过不同形式对进口我方产品实行设限的共同特点。广东发展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基本思路,应是在巩固和发展这两个重点市场以及欧盟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拓展新的包括中南美洲、俄罗斯、东南亚、西亚以及大洋洲市场。广东的民营企业较国有外贸企业拥有更多更灵活的外贸经营手段,应借助当前外贸经营权进一步开放的良机,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拓美、日、欧以外的新市场,以便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逐步构建起属于广东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多元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