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优化了课堂教学。但是,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如果不把握好一个“度”,使其走入极端,则会大大冲淡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
首先,直观的图片先入为主,遏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黑格尔说:“想象力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孩子,那些还未经文明熏陶和污染的孩子。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这些火花我们要使其越燃越旺,而不是让它熄灭。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中,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学生“想象力”这棵嫩苗,生怕一不小心扼杀了它们。在教《坐井观天》一课后,我让学生想想:如果青娃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在上完《七色花后》,我让孩子们说说: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准备用它来实现哪些愿望?我也常常让孩子们用诸如“夕阳,夏虫,红叶,绿水,冬雪……”等词想象着说话、编作文。孩子们异想天开,兴趣盎然。思绪如东流的水,滔滔不绝,令我惊喜不异。
有一天的自习课上,我突发奇想,让学生画两个人物:猪八戒的女儿“猪美丽”和孙悟空的儿子“孙小空”。我想象着孩子们笔下的人物肯定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然而,当我翻着一幅幅交上来的作品时,很失望,心里也很难过:学生笔下的“猪美丽”和“孙小空”大同小异,无论怎样画都摆脱不了电视剧、动画片《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影子。全班68个孩子没有一个人的作品是与众不同的。唉!这就是先入为主吧!既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68个孩子心中应该有68种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形象。可惜,电视剧、动画片的形象已印入孩子心中,他们很难冲破束缚,想象出别样的人物形象来。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有些老师为了所谓的“直观形象”,将文中要求学生想象的“空白部分”煞费苦心地做成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不给学生留有余地。例如:小学六年语文教科书《金色的脚印》一文中有一个情节:两只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先由狐爸爸大摇大摆地叨走了正太郞家一只鸡,引开猎狗,再由狐妈妈趁机溜进屋救孩子。当它拼命咬仍咬不断铁链时,便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引出猎狗又返回来的狐爸爸为他们站岗、放哨。这感人的一幕应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情景浮现在脑中。可令人遗憾的是授课老师却将其制成了课件:一只老狐狸给一只小狐狸喂奶,另一只老狐狸站在旁边。与感人泪下的情节相差甚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大人仰望星空,只能看到星星而不是许多美丽的眼睛在眨动;在孩子眼中,花儿、树儿、草儿都知道疼痛,鸟儿也有喜怒哀乐。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在教学中扼杀了一个个孩子的想象力,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其次,多媒体的运用,减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削弱了学生对字、词、句的感悟、理解能力。
读一篇文章,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活动。这种活动是作者通过对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来了解其内容,领悟其感情的。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将文章读懂,更不可能体会出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以及读者通过字里行间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学时代,我的语文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他说,读这篇文章,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会,你眼前能浮现出“一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蹒跚地走到铁路边,吃力地爬上月台给儿子买桔子。”这样一幕情景,那你就把这篇文章学懂了。是呀,我们读文章,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文字的叙述,在字里行间回味、咀嚼。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段闰土说的话“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了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再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准确,最后回味:作者连续用了6个动词将捕鸟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仿佛给我们画了一幅冬季捕鸟图。这6个动词在学生眼中“活”了起来,变成孩子捕鸟的一个个动作。然而,在我们听到同课题的两节语文课中,执教者这样处理这段文字:屏幕上打出一幅图,近处有一个小孩爬在地上,手里拉着一根细绳。远处有一个圆形的东西用木棍支着。老师说,你们看,这就是闰土和他小伙伴捕鸟的过程。
一幅僵图,没有生命,没有活力。学生能从中读到什么呢?
我们说,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要慢慢培养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滥用多媒体,减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对词的感悟、领会力。即使面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优美诗句也会很冷漠,无动于衷。这的确是教学的一大缺陷。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借用一定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不要把精力和心思费在课件制作的漂亮和花哨上,使其喧宾夺主,违背了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优化了课堂教学。但是,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如果不把握好一个“度”,使其走入极端,则会大大冲淡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
首先,直观的图片先入为主,遏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黑格尔说:“想象力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孩子,那些还未经文明熏陶和污染的孩子。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这些火花我们要使其越燃越旺,而不是让它熄灭。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中,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学生“想象力”这棵嫩苗,生怕一不小心扼杀了它们。在教《坐井观天》一课后,我让学生想想:如果青娃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在上完《七色花后》,我让孩子们说说: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准备用它来实现哪些愿望?我也常常让孩子们用诸如“夕阳,夏虫,红叶,绿水,冬雪……”等词想象着说话、编作文。孩子们异想天开,兴趣盎然。思绪如东流的水,滔滔不绝,令我惊喜不异。
有一天的自习课上,我突发奇想,让学生画两个人物:猪八戒的女儿“猪美丽”和孙悟空的儿子“孙小空”。我想象着孩子们笔下的人物肯定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然而,当我翻着一幅幅交上来的作品时,很失望,心里也很难过:学生笔下的“猪美丽”和“孙小空”大同小异,无论怎样画都摆脱不了电视剧、动画片《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影子。全班68个孩子没有一个人的作品是与众不同的。唉!这就是先入为主吧!既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68个孩子心中应该有68种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形象。可惜,电视剧、动画片的形象已印入孩子心中,他们很难冲破束缚,想象出别样的人物形象来。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们有些老师为了所谓的“直观形象”,将文中要求学生想象的“空白部分”煞费苦心地做成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不给学生留有余地。例如:小学六年语文教科书《金色的脚印》一文中有一个情节:两只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先由狐爸爸大摇大摆地叨走了正太郞家一只鸡,引开猎狗,再由狐妈妈趁机溜进屋救孩子。当它拼命咬仍咬不断铁链时,便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引出猎狗又返回来的狐爸爸为他们站岗、放哨。这感人的一幕应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情景浮现在脑中。可令人遗憾的是授课老师却将其制成了课件:一只老狐狸给一只小狐狸喂奶,另一只老狐狸站在旁边。与感人泪下的情节相差甚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大人仰望星空,只能看到星星而不是许多美丽的眼睛在眨动;在孩子眼中,花儿、树儿、草儿都知道疼痛,鸟儿也有喜怒哀乐。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在教学中扼杀了一个个孩子的想象力,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其次,多媒体的运用,减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削弱了学生对字、词、句的感悟、理解能力。
读一篇文章,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活动。这种活动是作者通过对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来了解其内容,领悟其感情的。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将文章读懂,更不可能体会出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以及读者通过字里行间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学时代,我的语文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他说,读这篇文章,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会,你眼前能浮现出“一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蹒跚地走到铁路边,吃力地爬上月台给儿子买桔子。”这样一幕情景,那你就把这篇文章学懂了。是呀,我们读文章,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文字的叙述,在字里行间回味、咀嚼。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段闰土说的话“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了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再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准确,最后回味:作者连续用了6个动词将捕鸟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仿佛给我们画了一幅冬季捕鸟图。这6个动词在学生眼中“活”了起来,变成孩子捕鸟的一个个动作。然而,在我们听到同课题的两节语文课中,执教者这样处理这段文字:屏幕上打出一幅图,近处有一个小孩爬在地上,手里拉着一根细绳。远处有一个圆形的东西用木棍支着。老师说,你们看,这就是闰土和他小伙伴捕鸟的过程。
一幅僵图,没有生命,没有活力。学生能从中读到什么呢?
我们说,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要慢慢培养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滥用多媒体,减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对词的感悟、领会力。即使面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优美诗句也会很冷漠,无动于衷。这的确是教学的一大缺陷。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借用一定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不要把精力和心思费在课件制作的漂亮和花哨上,使其喧宾夺主,违背了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