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扎实”与“情趣诗意”同构共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如果缺失了语言实践,那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但是语言实践如果成了简单、枯燥的文字训练,缺乏魅力,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将会事倍功半,高耗低效。语言实践应该和“情趣、诗意”同构共生,寻求最佳结合。
  
  一、语文课要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平台
  
  语文学习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完成,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都必须通过训练。语文训练关系着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这训练指的就是语言实践活动。语言是依附于人类的实践而产生、存在、发展的物质信息和交流工具,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唯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才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语言,才真实、具体、可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操练本领,努力营造出充分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现今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教学现象表示质疑和否定:
  其一,肢解分析型: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几乎用不着动什么脑筋,几乎用不着费什么力气,一个接着一个地回答着这些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脸上没有学习的专注和热情,时间在一问一答里悄然流逝。这样分析课文,究竟有什么价值呢?这是把课文等同于语文了。
  其二,眼花缭乱型:记得一堂观摩课,一开始是看录像,接着小组合作进行了三次探究学习,然后又呈现了精美的课件,接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唱歌或跳舞或画画或朗诵或作诗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是挑战,第一番挑战第二番过五关斩六将,一堂课下来,十八般武艺尽数亮相,课堂从热闹开始到热闹结束。为了所谓的学科间的整合,有的语文课还演绎成了思品课、常识课、音乐课、数学课,就是不像语文课。此种课堂,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根本没有属于孩子们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在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离开了语言实践,一切都成了空话,无论是肢解分析型还是眼花缭乱型都是误人子弟。
  当然,语言实践不等同于文字训练。机械的、简单的、割裂的文字训练,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语言实践”就是失败的。语文是集“情、趣、美”于一体的学科,不是简单的“工具”,语文教学需要情趣和诗意。以语言实践唱主角的语文课往往呈现出“真实、扎实、朴实”的面貌,然而语文是美丽的也是有魅力的,怎样在“真实、扎实、朴实”的基础上让语文课洋溢着诗情画意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二、语文课需要情趣和诗意
  
  每个学科都有其特色,语文的突出特点则是诗意和情趣。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教学就是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生学习的能力,促使一个人品格和底蕴的形成,培育诗化的心境,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韵致。曾有老师提出,对语文教学的最高评价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是指那些课堂上师生交往心领神会、和谐融通的默契;是方法运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智;是课堂氛围情趣盎然、轻松愉悦的流畅,还有师生在这种境界中感受到的愉悦和心灵的激荡。
  为什么那么多文质兼美、情感丰沛、意蕴深厚、启迪深刻的课文一经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就感到兴趣索然,味如嚼蜡了呢?可见,是我们的教学违背了语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过多的繁琐分析、枯燥的机械训练,把原本活生生的富有情感的课文变成了僵死的东西,在可塑性最强的儿童时期,母语没有给他们留下快乐和情趣,没有带给他们感动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怎不扫兴?
  语文要进行语言训练,要进行思想教育,要进行智力培养、人格培育,要促使学生成人、成才,如果没有诗意的润泽和滋养,这些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枯燥的,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远离情趣。
  
  三、让语言实践行走在情趣和诗意里
  
  语言实践应该和“情趣、诗意”同构共生,但是两者之间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结合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实践是否巧妙。而这巧妙,就是能够将语言实践的活动置于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之中不露痕迹地进行,融在充满情趣和诗意的环节里有滋有味地开展。
  我们不妨来看个例子:
  《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教版第七册)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能够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A教师这样处理:课文学完了,你能够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吗?B教师这样处理: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C教师则安排了一段相声的形式:
  甲: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是哪个?
  乙:哈哈,当然知道啦!是_____________。
  甲:知识还挺丰富的嘛!
  乙:可别小瞧我,我厉害着呢。我还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_____________。
  甲:你别都说完了,也给我一个露露脸的机会,我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山_____________。
  乙: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但山奇异水奇异,而且生物丰富多样,真不愧是_____________。
  甲:雅鲁藏布大峡谷可真是个好地方啊,我真是太想去了。
  乙:我也好想去哦,雅鲁藏布大峡谷,_____________。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文本语言加以组织、内化吸收,这无疑是一项语言实践活动,那么,上面哪一位教师的处理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最缺乏情趣的是A教师的教学处理,最活泼生动、最能让孩子们投入其中的应该是C教师的教学处理,C教师巧妙地把语言实践活动置身于说相声这样一个情境之中,使其充满活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语言实践活动和情趣、诗意的最佳结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把语言实践活动设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孩子们陶醉其间,乐此不疲。
  语言实践和情趣、诗意同构共生的课堂,会呈现出这样的面貌:第一,老师大胆重组教材,创设各种情境服务于语言实践活动,融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为一体,教学设计灵活富有弹性;第二,学生不但拥有了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学得扎扎实实,而且在理解、体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第三,课堂上师生良好互动,陶醉在语文的诗意境界和学习过程的盎然情趣里,乐此不疲,课堂上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浓的诗意。
  总之,语文课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也不能缺乏独有的情趣和诗意,努力让语言实践行走在情趣和诗意里,应当成为教师们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贷款证是注册地法人企业向各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的资格证明书。它的主要内容是:发证机关填写的发证记录和年审记录;法人企业填写的企业概况;法人企业逐笔填写其在各家银行的本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以《雾在哪里》第一课时为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文本;
本文是作者对自选美学文集的选录标准与范围,研究历程与基本内容所作的概要说明,记述了文集围绕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所论及的诸多问题,显示了作者为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所作的
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活动是阅读活动。多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努力探索阅读的科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并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的重要内容,重点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笔者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领域在五年级的教学做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1.梳理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目标  教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资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读懂教材。包括读懂问题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不等于具体科学,它只影响人们在认识世界活动中的思维方法,因此,哲学应用就是把哲学理论体系中蕴含的基本思维方法引入认识或实践主体旨在改造客体的思
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生源的不同特点,对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实施了分层教学,经过几
其一:电子化建设和联行通汇网络亟需解决.就目前来看,城信社没有自己的联行,尽管现在在人行和各专业银行办理汇票业务,但专业行的先结算,后清算,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联行清算
随着学者对于语境的深入了解分析,人们逐渐认识到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文学翻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有哲学内容、历史内容、文化内容等,翻译难度较高,而对语境文化的
the widely discussed study of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which is known as the study of the“God Particles”in langu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