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的兴趣去哪儿了?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文学体裁而言,古典诗歌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而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诗歌是按照产生时间的先后所划分的汉语言诗歌两大体裁之一,汉语言诗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古典诗歌又分为古典风体诗歌和古典格律诗歌,现代诗歌又分为现代格律诗歌和现代风体诗歌。在高中阶段,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鉴赏唐诗宋词的水平。可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古诗词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机械记忆,学生成了背诵的机器,要求学生有欣赏诗词的意境美的能力,或进行情感熏陶,根本谈不到。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诗歌的知识系统,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一定的支撑,利于激发学生的诗歌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一、借助历史大背景知识,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方向
  第一,丰富的时代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诗歌。在《唐诗宋词》选修课本中,在每个专题中都有精确的概括,而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鉴赏的诗歌都是来自唐宋两个阶段,所以每首诗歌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第二,诗歌还和诗人的人生背景有密切关系。第三,其他知识及生活经验也会对诗歌鉴赏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中国古代诗歌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所以要明白作者写什么,意图是什么,表现什么主题,有时还得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
  二、借助诗中的艺术形象或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在中国传统诗论中,有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所感寄托在一个选定的具象,在这一具象中融入自己的某种感情,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可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也就是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三、利用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特殊作用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作诗只可说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足,分享创作之乐,才能了解诗的真味。”所以,要了解诗歌的真味,就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想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中,而不是在抽象的思维中。因此,人们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想象开始的。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悦。”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需要读者在鉴赏的过程中驱遣自己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否则的话就会流于肤浅。诗文的妙处在未直接显露的地方,它造成蕴藉空灵的审美境界,给想象力的驰骋拓展了广阔的领域。
  诗歌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古典诗歌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语言感受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更易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感受作者表达的深层意蕴,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古典诗歌教学,本来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得不以应试为目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古典诗歌阅读兴趣不足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所谓“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从、不依赖于他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他主学习”相对应的。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
期刊
一、一双发现的眼睛  人们总是为理科科学的感性之美所打动,总惊叹于化学周期表的精美绝伦,总惊叹于数学曲线的完美无比,总认为那是科学,那是光。但是提到语文这门学科,很多人认为,语文是花,是感性的代名词,其实,语文也有理性的美。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讲,任何语法意义都要有外在的语法形式,只是有的语法形式外在一些,有的语法形式内在一些。在梳理古代文言句式的时候,应该还给学生发现的机会。比如,“宾语前置句
期刊
有句老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教科书来讲授知识,就是教师把别人抓的鱼蒸熟了再给学生吃;而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现象的梳理来领悟语言规律的知识,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探究,那就是给学生鱼竿渔网,想吃鱼吗,自己去逮。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授人以鱼”是以知识传授为目标,“授人以渔”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前者让学生掌握的是死的
期刊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承载工具,标志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抒发了法兰西人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再现了课堂上人们虔心学习法文的场景,此时,文字代表的就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主要是通过汉字传承并展现于人们面前的。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举办了大型的“汉字听写大
期刊
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总会感叹:“写作文难,写作文难,提起写作文心里就烦。”其实这是一种畏难情绪在作怪,写作文真的那么难吗?事实并非如此。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么这粮从哪里获得?说起来也很简单,书中自有作文法,书中自有营养。教材中的文章,就像学生熟悉的朋友,可以经常阅读与品味,把这样的“朋友”引进到自己的作文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似的轻车熟路般的感受。教材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不但可以
期刊
周二语文课,讲读新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在初读课文时,提出要求:疏通字词,整体感知。要求有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C1有学生指出,“唯君图之”课本注释为希望您考虑这件事。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但学生认为这样解释有问题,烛之武向秦君分析了伐郑的后果,他认为“(伐郑)阙秦以利晋”,意思是说,攻打郑国只能损害秦国的利益,而壮大晋国的力量,所以“唯君图之”。那么“图”什么呢?很明显,烛之武是希望秦君认
期刊
2014年高考结束后,及时在参加高考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就所教学科在学生中进行了随机性座谈,在此一并结合其他信息,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1.结构稳定,难度适中。 试题结构保持了以往的形式,略有变动,分一、二卷,共六大题,18小题,时间分值与以往一样,体现了语文试卷稳定的特点。每个大题设置及位置与每个小题的设置及分值都和以往一样,例如“名篇名句默写”,今年所考的《春望》(初中篇目)《
期刊
诗歌是一种精品语言艺术,它以无与伦比的美感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在进行诗歌阅读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提到“诗歌三美”这个概念。虽然“三美”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其中“音乐美”这一项是少不了的。  诗歌本身具有的节奏、韵律感使得它与音乐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我国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实际表演中,诗歌总是用
期刊
平时经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自己辛辛苦苦批改的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要么只看一眼评语,要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放在了一边,感觉学生根本就不尊重教师的劳动。再看平时对语文作业进行评价,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或对做得好的作业给个醒目的“优”,或对情况一般的作业,画上一个大大的“阅”字。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未免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感情上的一点波澜。  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
期刊
在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大部分教师的视角都关注在新授课的教法方面。但是,在进入高三后,学生做试卷的量显著增多。往往每周都有一次周练或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训练。试题做了以后,试卷的讲评就显得异常重要。可是,试卷讲评课该如何上才能高效呢?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类文章还不是很多。实际授课中,教师会发现,每题必讲当然不好。那么选讲的标准又该如何把握呢?如何避免试卷讲评的盲目性呢?怎样才能上好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