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飞快的速度,信息科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以及推广,并且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游戏化教学,让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这是一个值得初中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本篇文章就初中信息技术使用游戏化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游戏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游戏是伴随学生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娱乐活动,游戏所具备的特性就是竞争性、刺激性,这两方面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地激发初中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知识点的路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所以,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教学进行探索的有效策略。
一、使用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比较偏向理科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讲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讲课,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记忆,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讲述全面性的知识传授,但是形式特别单一,严重缺少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长期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将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游戏融合到一起,就会很大程度里去改善传统教学过程里所出现的弊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过程里的质量以及效率[1]。
例如:在讲述《编写简单的代码》这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海洋和悦号邮轮撞上冰山”的一个游戏情境,具体的游戏教学内容是:当海洋和悦号邮轮撞到冰山后,船长就会让水手向远方海上的船只使用自己船上的灯光发出SOS的求救信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初中生去分别扮演其中的水手以及船长还救人船只的船员。首先让扮演水手的学生使用手电发出不同长度的光,让另一名学生去依据字符编码的规则和灯光的变化记录下长短的变化,让最后一位扮演远方救人的船员,将他们所编辑的内容翻译成字符,然后对海洋和悦号邮轮上的乘客进行施救。经过这样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比较抽象的信息编码中的知识更加的实质化、具体化以及简单化,另一方面在生动形象的场景里全方面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和积极性[2]。
二、充分尊重学生需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初中生在面对一些电子设备的时候,大多数对其中的操作流程都会有一个基础上的了解,但是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样,这样的情况,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初中生严重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持,进而影响到具体操作效果,长此以往,就会逐渐的打击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上不成熟,心理思维普遍都比较跳跃,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学生所理解的学习内容和教师讲述的教学内容完全不一样,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方式就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进而能够给初中生做出一些有效的指导,使得初中生在以后学习信息技术时打下坚固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学习相对于初中教学过程里其他的学科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所以,使用游戏化教学时,就要将教学知识的内容作为基础,然后再依据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将流行的事物引入到教学的课堂上,调动起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3]。
例如:学习《场景操作》时,因为初中生的年龄普遍都不是很大,爱玩是天性,所以,当初中生在学习“情境操作”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情绪状态并不是很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款关于“情景操作”的游戏链接发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情景操作”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然后让初中生按照游戏中所给的提示,一步步地去进行攻克教师设计的这一款游戏,同时教师还能够在游戏里设置一些惩罚的方式,例如,没有找到正确的出口反而掉在“陷阱”里,如果超过10秒没有从“陷阱”里逃出来,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判定闯关失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调整好初中生学习的心态,同时使用“十秒”的逃亡时间能够适当地增加课堂上紧张的气氛,能够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迅速集中,进而让其学习知識的效率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快乐地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洪竟雄,周建玲.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3):82-83.
[2]蔚瑞雪.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03):256+258.
[3]刘大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8):132-133.
关键词:游戏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游戏是伴随学生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娱乐活动,游戏所具备的特性就是竞争性、刺激性,这两方面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全面地激发初中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知识点的路程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所以,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化教学进行探索的有效策略。
一、使用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比较偏向理科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讲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讲课,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记忆,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讲述全面性的知识传授,但是形式特别单一,严重缺少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长期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将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游戏融合到一起,就会很大程度里去改善传统教学过程里所出现的弊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过程里的质量以及效率[1]。
例如:在讲述《编写简单的代码》这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海洋和悦号邮轮撞上冰山”的一个游戏情境,具体的游戏教学内容是:当海洋和悦号邮轮撞到冰山后,船长就会让水手向远方海上的船只使用自己船上的灯光发出SOS的求救信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初中生去分别扮演其中的水手以及船长还救人船只的船员。首先让扮演水手的学生使用手电发出不同长度的光,让另一名学生去依据字符编码的规则和灯光的变化记录下长短的变化,让最后一位扮演远方救人的船员,将他们所编辑的内容翻译成字符,然后对海洋和悦号邮轮上的乘客进行施救。经过这样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比较抽象的信息编码中的知识更加的实质化、具体化以及简单化,另一方面在生动形象的场景里全方面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和积极性[2]。
二、充分尊重学生需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初中生在面对一些电子设备的时候,大多数对其中的操作流程都会有一个基础上的了解,但是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样,这样的情况,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初中生严重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持,进而影响到具体操作效果,长此以往,就会逐渐的打击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上不成熟,心理思维普遍都比较跳跃,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学生所理解的学习内容和教师讲述的教学内容完全不一样,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方式就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进而能够给初中生做出一些有效的指导,使得初中生在以后学习信息技术时打下坚固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学习相对于初中教学过程里其他的学科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所以,使用游戏化教学时,就要将教学知识的内容作为基础,然后再依据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将流行的事物引入到教学的课堂上,调动起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3]。
例如:学习《场景操作》时,因为初中生的年龄普遍都不是很大,爱玩是天性,所以,当初中生在学习“情境操作”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情绪状态并不是很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款关于“情景操作”的游戏链接发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情景操作”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然后让初中生按照游戏中所给的提示,一步步地去进行攻克教师设计的这一款游戏,同时教师还能够在游戏里设置一些惩罚的方式,例如,没有找到正确的出口反而掉在“陷阱”里,如果超过10秒没有从“陷阱”里逃出来,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判定闯关失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调整好初中生学习的心态,同时使用“十秒”的逃亡时间能够适当地增加课堂上紧张的气氛,能够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迅速集中,进而让其学习知識的效率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快乐地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洪竟雄,周建玲.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3):82-83.
[2]蔚瑞雪.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03):256+258.
[3]刘大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