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后,“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各册(四年级开始)的数学教材上,是一个既重要又新颖且较难把握的目标。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情境 探索 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与亮点,比应用题更加灵活多样、讲究实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经验的积累。但是,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服务策略的需要
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唤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让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情境创设不仅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六年级上册《替换的策略》,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师:“老师准备了一瓶果粒橙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出示饮料实物720毫升),倒入9个小杯中,(出示小杯子)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你能口算吗?”生:“720÷9=80(毫升)。”师:“如果把这720毫升的果汁换成3个大杯(出示大杯子)来装,也正好装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你还能口算吗?”生:“720÷3=240(毫升)。”指出:这两题都可以用“果汁总量÷杯子数量=每杯的容量”这一数量关系来求。思考:仔细观察这两道题目,大杯和小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出发,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驱动思维。安排两道一步除法计算的问题,复习了例题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利用两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沟通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容量关系。再者,让学生感受到:题目中只有一个未知数量时,可以直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为下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时提供帮助,如果能把两个未知量变成一个未知量,就很好解决问题了。这时替换策略的形成才真正是学生内在所需要的。
二、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方法
策略的丰富内涵蕴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有在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亲身实践如何把现实问题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全面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
教学五年级上册《列举的策略》,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片断: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1:“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生2:“长方形的一组长与宽的和是9米。”师:“不同的围法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围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宽的米数要不同。”师:“同学们能长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试试看。”学生探究、思考。
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每个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思维潜能。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寻求答案,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长与宽的和,将不同的围法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还有的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列举,甚至还能有序列举。不同的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思维起跳的高度。
三、注重反思——不断提升策略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是一种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是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活动中,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与方法。
教学五年级下册《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新的收获呢?”生1:“这节课我学会了画图的方法。我觉得画图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生2:“我觉得意图的方法能比列表的方法更好,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生3:“我觉得画图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生4:“画图能帮我们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师:“是的,画图是一种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它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能把抽象的题目变得直观、形象。以后同学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试一试。”
在学生经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训练之后,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对所学策略用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行再认识。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切实体会到:在解决较复杂的有关平面图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信息。直观、形象的图能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每个策略都像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只有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才是最美丽的。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情境 探索 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与亮点,比应用题更加灵活多样、讲究实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经验的积累。但是,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服务策略的需要
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唤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让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情境创设不仅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六年级上册《替换的策略》,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师:“老师准备了一瓶果粒橙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出示饮料实物720毫升),倒入9个小杯中,(出示小杯子)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你能口算吗?”生:“720÷9=80(毫升)。”师:“如果把这720毫升的果汁换成3个大杯(出示大杯子)来装,也正好装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你还能口算吗?”生:“720÷3=240(毫升)。”指出:这两题都可以用“果汁总量÷杯子数量=每杯的容量”这一数量关系来求。思考:仔细观察这两道题目,大杯和小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出发,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驱动思维。安排两道一步除法计算的问题,复习了例题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利用两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沟通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容量关系。再者,让学生感受到:题目中只有一个未知数量时,可以直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为下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时提供帮助,如果能把两个未知量变成一个未知量,就很好解决问题了。这时替换策略的形成才真正是学生内在所需要的。
二、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方法
策略的丰富内涵蕴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有在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亲身实践如何把现实问题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全面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
教学五年级上册《列举的策略》,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片断: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1:“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生2:“长方形的一组长与宽的和是9米。”师:“不同的围法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围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宽的米数要不同。”师:“同学们能长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试试看。”学生探究、思考。
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每个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思维潜能。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寻求答案,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长与宽的和,将不同的围法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还有的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列举,甚至还能有序列举。不同的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思维起跳的高度。
三、注重反思——不断提升策略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是一种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是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活动中,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与方法。
教学五年级下册《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新的收获呢?”生1:“这节课我学会了画图的方法。我觉得画图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生2:“我觉得意图的方法能比列表的方法更好,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生3:“我觉得画图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生4:“画图能帮我们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师:“是的,画图是一种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它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能把抽象的题目变得直观、形象。以后同学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试一试。”
在学生经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训练之后,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对所学策略用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行再认识。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切实体会到:在解决较复杂的有关平面图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信息。直观、形象的图能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每个策略都像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只有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才是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