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古村落摄影旅游开发初探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如何营造村落发展特色,避免古村落面貌趋同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关注。笔者以临安市太湖源镇指南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指南村开发摄影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开发的策略与重点,以期为古村落开发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与借鉴。
  关键词:古村落;摄影旅游;SWOT分析法;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2.015
  Preliminary Study on Photography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 Based on SWOT Analysis:Take Zhinan Village of Lin'an as an Example
  ZHUANG Qianda, ZHENG Guoqua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 and develop ancient villages the issue that how to build the feature of village to avoid convergence of ancient villages need our common concern. Take Zhinan village of Lin'an as an example, analyzed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photograph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inan village take advantage of SWOT analysis and thus propos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riorities. This study desired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ancient village; photography tourism; SWOT analysis; beautiful countryside
  古村落是农耕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述者,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更在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1]。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不当,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有些古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有消失的可能。古村落如何开发利用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受到普遍的关注,全国各地近年来都进行了实践,其中安徽宏村和西递取得较大成功[2]。摄影旅游是旅游者以摄影为主要目的,前往自然风光优美、人文风情独特的地区的旅游活动[3],与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相比,在此过程中,摄影是旅游的主导,贯穿旅游体验的始终。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摄影旅游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古村落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遗存、浓厚的文化氛围而构筑较高的人文观赏价值与审美价值,成为摄影旅游重要的目的地,但古村落摄影旅游的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临安市太湖源镇指南村为例,利用SWOT分析法对指南村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梳理,提出发展策略与重点,以此探讨古村落摄影旅游开发问题。
  1 研究区概况
  指南村位于临安市北部,属太湖源镇,东经119°34'30",北纬30°21'54"。全村由指南、塘顶两个自然村组成,共213户,720人。村子坐落于指南山南坡的古剥夷面上,属天目山系,加之河谷阶地的发育,给古村落的宅居环境造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内海拔最高1 122.3 m,平均海拔约600 m。指南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由于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且村内至今保留340余株以枫香、银杏为主的珍稀古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村内水系有自然形成的“天池”,形成重要的高山湖泊特色,以及毛山坞、红泥坎等人工水库。
  指南村位于“浙西山水”黄金旅游线上,杭州“旅游西进”路线前沿,13省道途经村旁,交通便捷,距临安市区约25 km,距杭州市区约70 km。村落历史悠久,除古塘、古树外,还有古姓、古墓、古祠、古庙、古宅,组成指南村“七古”,能反映出村子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4]。这些自然与人文资源为指南村的摄影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伴随着太湖源镇生态旅游发展,指南村目前已有28家农家乐、500余张床位、1 500多个餐位,为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
  2 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区位条件良好,摄影旅游市场优越 首先,指南村位于长三角重要城市杭州市的县级城市临安市,距杭州市区约70 km,距离上海约230 km,车程不足3 h。长三角地区具有人口数量多、消费能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安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游客大多来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指南村作为临安旅游市场的参与者,这种优势对于吸引长三角地区广大摄影爱好者极为有利。   其次,指南村位于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的前沿,也是杭州-黄山的“浙西山水”黄金旅游线上重要节点[5],杭徽高速以及即将开工的杭州到临安城际铁路都使得指南村与周边重要旅游城市的交通更加便捷,加之指南村周围太湖源、神龙川等景区的存在,因此以摄影为特色的古村落旅游与周边旅游地携手发展,突出各自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能够推进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互利共赢。
  2.1.2 摄影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摄影旅游中,摄影是贯穿旅游过程的主导线索,而良好的摄影资源是摄影发生的前提。指南村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以“古树、古塘、古宅、古姓、古墓、古祠”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表1),其中“古树、古塘、古宅”与梯田、竹林风光等已经成为较为知名的摄影素材。古树主要是340余株枫香、银杏、麻栎等树种为主组成的古树群,是村庄的风水林,到秋天叶色变红,甚是壮观,指南村为此自2010年就开始举办“指南秋韵——临安市指南村高山红叶旅游节”,推动了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当地旅游发展。古塘即为村中央的一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天池”,面积约7 000 m2,平均水深约3 m,池水终年碧绿,独特的地质构造在海拔600 m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山湖泊景观。村内至今仍留存明清古宅,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均为三进三开间格局,建筑室内雕梁、窗花、牛腿等构件基本保持完好。古树多彩绚丽、天池碧水萦绕、古宅白墙灰瓦与山水地形相互映衬形成良好景观组合,营造独特的山水画卷,被称为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之一。此外,近几年挖掘与打造的古道景观、近46.7 hm2的梯田景观、花海景观也已称为重要的摄影观赏点。流传于指南村的传说故事遗迹也具有较强的摄影旅游开发潜力,如“神仙石路脚”遗迹等。
  2.1.3 具有一定知名度 随着临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指南村2011年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50余万。“秋醉天池、古韵指南”吸引了杭州、上海、南京、苏州、宁波甚至广州等大中城市游客、摄影爱好者、驴友慕名而来,这无疑为指南村摄影旅游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2 劣势分析
  2.2.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前往指南村最便捷的路线是13省道,私家车较为便捷,但随着游客的增加,相对应的公共交通却没有发展起来,公共交通可达性差;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如村内停车场地不能满足逐渐增加的停车需求、公厕缺乏等;导游设施不足,如步行游线缺乏、导游及解说系统不够明确。
  对于摄影相关配套更是几乎没有,摄影旅游处于自发状态:摄影工作室、摄影棚等专业摄影设施不足;摄影主题餐厅、主题旅社、相片冲洗等摄影服务设施不足;影廊、画廊、沙龙等摄影交流交易场所平台不足。对于拍摄对象的最佳拍摄位置的确定及其组合而成的游览路线亦需要充分布局与挖掘。
  2.2.2 摄影旅游季节性强,缺少持续客源 由于夏秋季节指南村气候凉爽宜人、红叶绚丽多姿、自然风光优美,摄影者及游客众多,尤以秋季最明显。而春冬季节则游客数量明显减少。单纯依靠现有自然资源,对摄影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摄影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目前出现持续客源缺少、季节性强的问题。
  3 机遇与挑战分析
  3.1 机遇分析
  3.1.1 政策支撑 全国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古村落根据自身条件发展特色旅游成为可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中将太湖源定位为临安旅游发展格局的核心资源和依托,以山地休闲旅游为目标,并且在临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明确旅游业成为临安市主导产业,努力把临安建成长三角休闲度假胜地和中国著名生态旅游城市,这些政策上的支撑使得指南村打造摄影旅游优势明显。
  3.1.2 产业支撑 指南村周边发展较为完善的景区包括临安太湖源风景区、临安神龙川风景旅游区、安吉藏龙百瀑景区、安吉江南天地旅游景区、安吉白茶谷九龙峡风景区等,这些景区具有强大的客源和产业联动作用,指南村发展摄影旅游特色项目、走差异化路线能够有效利用其辐射联动作用与地区协同发展机制。
  3.2 挑 战
  3.2.1 周边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 虽然指南村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资源优势,但是仍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即周边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倾向。临安市旅游以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享誉长三角地区,也正是这个特点造成了大多数景区旅游资源雷同,未能在好山好水的基础上打造特色项目。指南村的发展应该尽早认识到这个问题,避免同质化倾向,而走品质化路线。
  3.2.2 省内外其他旅游地类型的竞争 与临安接壤的安徽宏村与西递村在古村落旅游方面发展迅速,几乎成为我国古村落的代表,指南村难以与其进行竞争;安徽黄山市以及杭州市都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地,西湖与黄山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些旅游目的地面前,指南村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也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
  4 指南村摄影旅游开发策略与重点
  4.1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
  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将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其中重要的措施包括就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因此指南村应该以此为契机,完善交通设施、导游设施、摄影配套设施、服务设施等,为摄影旅游发展做好铺垫。
  具体措施包括针对道路交通建议增加临安市到指南村公共交通、村内建设停车场、建设步行入村道路、修缮古道等;完善包括标识系统、解说系统等设施;建设摄影工作室、摄影棚等专业摄影设施及相关摄影服务设施、摄影交流交易场所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确定景点最佳拍摄位置,对于普通摄影旅游游客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
  4.2 开发摄影旅游产品,协调产业发展
  观光是最基本的旅游产品,也是指南村目前最基本的旅游产品,摄影是观光的外延与高级形式,以摄影为主题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开发众多的旅游产品应该是指南村较为紧迫的任务,包括摄影写生、摄影教学、摄影练习、影视作品拍摄、婚纱拍摄、写真拍摄等[6],而产品的开发与运营也能相应的改变目前村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局面,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因此首先要确定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摄影旅游为重中之重,其次发挥摄影旅游带动作用,促进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综合发展[7]。   4.3 深入挖掘古村落自然与人文资源,增强四季吸引力(表2)
  (1)保护利用现有“古”资源。指南村以古韵秋色为华东户外圈所熟知,因此在摄影旅游开发过程中第一要务仍然是突出该特点,即要保护以“古树、古塘、古宅”等构成的古村落优美自然资源,继续扩大知名度。
  (2)深入挖掘指南村人文资源。指南村的人文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和利用人文资源,可以突破当前指南村旅游季节性强、缺少持续客源的问题[8-9],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人文资源有古道文化资源、奇石传说、遗址文化资源等。
  4.4 合理选择摄影旅游开发管理模式与利益分配模式
  由于指南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缺乏旅游开发管理经验、缺少资金等问题,在摄影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上借鉴国内其他古村落开发模式,指南村最佳的方式是引入外资,政府、村委与外资共同开发与管理,这种模式可以弥补指南村的不足,相关群体都有一定话语权。此外,还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村民参与决策、经营、管理、监督等开发全过程,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成果,促进村民增收,这样也反过来促使村民自高自身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与民主意识[10]。
  5 结 语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营造村落特色,在古村落中脱颖而出,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摄影旅游作为旅游产品中的一个具有特色的专项,与古村落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村落中“古”资源优势的吸引力,并以此带动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创新与活力焕发,为古村落保护开发开辟新道路,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开辟新模式与新思路,希望本文能够对具有相似条件的村落建设提供一些思路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徐成华.苏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9(7):61-65.
  [2] 汪如钢,丁蔓琪.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新西部,2009(24):147-149.
  [3] 贾亦琦,张玉钧.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初探——基于摄影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对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2-26.
  [4] 陈江妹.乡村旅游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太湖源镇指南村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为例[D].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2006.
  [5] 陶一舟,金敏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特色营造探索——以浙江省临安市指南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3(11):74-77.
  [6] 张建国,何方,肖胜和,等.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江南梯田旅游发展探索——以浙江梅源梯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3):47-53.
  [7] 张培,刘靖.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四川省开江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 2014,20(12):60-66.
  [8] 张晓燕.加快旅游农业开发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关于江宁湖熟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1):44-46.
  [9] 陈跃,谢春甫,刘红平,等.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9):43-46.
  [10] 肖佑兴.广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J].城市观察,2010(2):174-18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沟通在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以李庄乡为例,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基层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内容,剖析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沟通;基层政府;公众;障碍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5.028  On the Obstacles a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地挂钩”政策应运而生。本文以伊宁市为例,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伊宁市的城镇农村人口变动、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伊宁市城镇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对伊宁市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增长方向有导向作用,有利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同步推进;(2)预测出2020年伊宁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为1 590.08 hm2,主要集中
期刊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面临着农地征收安置问题,并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将以南疆的阿克苏地区为例,采用失地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比选目前安置模式的优劣,试图探索以“1+1+X”安置模式作为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尝试,并通过相关分析,论证其可行性。揭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 规避降低由
期刊
摘 要: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房镇土地流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眼界与经历等进行特征分析。发现转出年限、村组意见、约定形式、租金缴纳是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制约因素追寻到土地流转中存在流转规模、土地性质、社会化服务、流转行为、流转机制和纠纷处理等诸多深层次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转出;意
期刊
摘 要:从人行道和人行道绿地2个方面研究了道路绿化带不同空间结构对汽车尾气污染物扩散的规律,结合天津市复康路道路北侧绿化带的空间结构选择3处样点,即通透型绿地、半通透型绿地和紧密型绿地,并对其样点上的粉尘浓度、噪音、CO2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从人行道环境质量上来看,通透型能降低粉尘和CO2污染浓度,噪音增加量最小,紧密型反而增加了粉尘和CO2的污染,同时噪音增大量也最大,而半通透型介于二者之
期刊
摘 要: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供给地之一,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业发展等输送了大量的能源,但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却仍相当落后,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结合塔里木盆地矿产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促进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矿-农复合区区域的矿
期刊
摘 要: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是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本文介绍了组成PSII的核心复合物(Photosystem II core complex, PSIICC)和外周天线复合物(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LHCII)的亚基名称、组成、分子量和聚集状态。重点介绍了盐胁迫对不同植物PSII光谱学及亚基组成和表达的影响,而盐
期刊
摘 要:棉农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者,棉农参与意愿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以新疆玛纳斯县为研究区域,基于154户棉农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棉农参与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参与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棉花种植面积、环境关注度、支付意愿和培训认同感等
期刊
摘 要:农资流通体系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资连锁经营对于规范农资流通市场秩序,提高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保障农资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资连锁经营以供销社为基础快速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数量、连锁网点数量和农资销售额均实现了数倍增长,各地农资连锁经营类型多样化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也实现了跨区域服务。然而,由于农资市场固有的特性、农资连锁企业自身不足以及农资连锁经营环境
期刊
摘 要: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废弃物在缺氧及低氧条件下经热裂解产生的一类难熔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元素的固态物质。本文论述了生物炭的特性,重点阐述了生物炭对污染土壤、酸性土壤、盐碱土壤等障碍性土壤改良修复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生物炭工业化生产和土地利用,是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固碳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物炭;土地利用;障碍性土壤改良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