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特点及当前教师培训的现状出发,依据体验学习理论,设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体验学习活动案例,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061-03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对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有幸参与了由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的编写工作,并于2006年1月和7月分别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以往参加过的多次培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势必会造成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下降,也达不到培训预期的目的。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得实际运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地听一些理论的讲授。再者,从学习过程来看,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只有通过在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观察、交流、研讨,或在亲身实践中加以理性化反思、分析,才能有效地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于体验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1]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大规模的集中讲授方式,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培训的内容不够丰富,与参训学员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知识陈旧,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对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帮助很少;其次,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与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相脱离,而培训教师通常一讲到底,缺少与学员互动和交流。
有研究表明,对于这种“专家说教式”的大班“输血型”的培训,83%的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所以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不能“言传身教”,教授教育技术却不能灵活使用教育技术。参训教师要么听到的是高高在上、毫无可操作性的空泛理论,要么进行的是与其教学工作实际脱节、难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般操作内容,这往往使得教育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2]许多看似追求高效益和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培训者往往没有安排受训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因而,当前的教师培训在疏离了培训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作为培训活动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在自身继续教育和培训中本应具有的主体性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导致了当前的教师培训耗资费时却事倍功半的状况。[3]波斯纳(G.J.posner,1989)关于教师成长曾给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从中可以看出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培训中都没有安排反思性的活动。以上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培训效益和质量的低下。所以,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和质量,我们势必要寻求一种适合教师群体的培训方式。
三、体验学习概述
什么叫做“体验”?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那么何谓“体验学习”呢?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方式。[4]
美国著名学者David Kolb指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从具体的体验开始,然后对体验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反思被抽象化为概念和普遍的原理,最后概念和普遍的原理被运用到新的情境当中检验。这个循环的过程就是体验学习圈,如图1所示。[5]
从图1可以看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实践,而且还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来获得成长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将体验学习看作是“做中学”与“反思中学”的结合。因此,体验学习的引入将为教师培训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体验学习理论,尤其是Kolb的体验学习圈,笔者在参与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为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以下简称《培训教程》)过程中,亲身参加并总结实施了一些体验学习活动的案例,现与大家分享,也为培训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
游戏作为能大大调动学员积极性的一种方式,是本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培训中,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学员亲身参与,进而感受培训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要学习的知识。在《培训教程》模块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过障碍”的游戏。游戏需要三位学员参与,分别扮演三个角色:盲人、哑巴、瘸子,三个人要一起合作跨越事先设置好的障碍。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障碍时,瘸子向盲人描述障碍的形状以及应该怎样跨越,哑巴帮助行动不便的瘸子和盲人跨越有难度的障碍。三个人在游戏中互相配合,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帮助自己,共同达到了游戏的目标——跨越障碍。游戏带给学员欢笑并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游戏结束后,培训者马上引导学员切入本模块的主题——媒体的使用。很多学员都讲到,以前也接受过一些培训,培训者总讲“各种媒体应该组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总是没有什么感觉和体会,直到今天,才切身体会到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只有将各种媒体组合起来使用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模块中,没有死板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学习的例子,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受培训内容,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案例二:
同样是一个利用游戏来进行体验学习的例子:在《培训教程》模块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我说你画”的游戏,要求学员5~6个人一组,每组一幅图片,其中一个人负责解释这幅图片的内容,其他人根据解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图片的内容,游戏要求学员在10分钟内完成。游戏过程当中,所有负责解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向同组内的其他教师解释图片的内容。10分钟后,教师分别将自己画的内容与标准图片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画得完全正确。游戏结束后,培训者要求学员发表自己在游戏后的感想。一位教师这样说,在过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会因为一些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者自己讲授的知识点而大发雷霆,认为学生很笨。经过游戏后,他才体会到尽管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已经设计得很完美,而且自己的讲授也已经很清晰,但是如果缺少了对实施环节的有效设计,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他深有感触地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去责怪学生,而应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6]同样是一个很简单的体验学习的例子,可带给培训学员的却是理论说教所不能带来的深刻体会。试想,哪一位体验过这项活动的培训学员还会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不理解而责怪学生呢?毕竟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经历。
案例三:
这次培训的另外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因为教材编写者以及培训者相信,案例是体验的一种方式,也是体验学习活动开展的一种依托。在《培训教程》模块一《培训准备》的活动1《感受教育技术》中,提供了一个案例《马老师巧用DVD》,案例中展示了我国一座西部小城的马老师巧妙地利用DVD进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时而利用DVD中的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而利用DVD中的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支持学生的学习,甚至有时利用录像中的学生活动,使DVD光盘中的学生成为她所教学生的“虚拟学伴”,开展双方的竞争学习。课后,马老师把DVD光盘看作是她反思、学习的支持工具。我们知道,培训的过程仅仅持续几天,要让学员在这短短几天内去体验真正的课堂教学,恐怕不易。所以,教材编写者及培训者认为,将案例这一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运用于培训当中,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课堂教学。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类似于医生和律师,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产生专业知识的一种途径就是经验性知识的积累,而教学案例提供了一种典型情境,将教师经验性知识外化,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就使得观摩案例、研究案例成为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案例是经验性知识向专业知识转化的途径,在教师培训以及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
五、结语
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适时地使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更多地介入教师的实际经验,让学员在体验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铁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若干维度[DB/OL].http://www.jcjykc.com/Magazine/m200510/200510/51.html.
[2]裴纯礼,张德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定位与方法的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2).
[3]张铁道.关于体验式教师培训方法的个案研究——兼论促进成人学习的若干教学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1,(5).
[4]张华龙.体悟学习: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3,(3).
[5]David A. Kolb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EB/OL].http://www.infed.org/biblio/
b-explrn.htm.
[6]沈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感悟教育技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建设与试用体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1).
[7]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061-03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对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有幸参与了由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的编写工作,并于2006年1月和7月分别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以往参加过的多次培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势必会造成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下降,也达不到培训预期的目的。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得实际运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地听一些理论的讲授。再者,从学习过程来看,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只有通过在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观察、交流、研讨,或在亲身实践中加以理性化反思、分析,才能有效地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于体验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1]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大规模的集中讲授方式,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培训的内容不够丰富,与参训学员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知识陈旧,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对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帮助很少;其次,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与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相脱离,而培训教师通常一讲到底,缺少与学员互动和交流。
有研究表明,对于这种“专家说教式”的大班“输血型”的培训,83%的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所以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不能“言传身教”,教授教育技术却不能灵活使用教育技术。参训教师要么听到的是高高在上、毫无可操作性的空泛理论,要么进行的是与其教学工作实际脱节、难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般操作内容,这往往使得教育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2]许多看似追求高效益和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培训者往往没有安排受训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因而,当前的教师培训在疏离了培训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作为培训活动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在自身继续教育和培训中本应具有的主体性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导致了当前的教师培训耗资费时却事倍功半的状况。[3]波斯纳(G.J.posner,1989)关于教师成长曾给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从中可以看出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培训中都没有安排反思性的活动。以上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培训效益和质量的低下。所以,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和质量,我们势必要寻求一种适合教师群体的培训方式。
三、体验学习概述
什么叫做“体验”?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那么何谓“体验学习”呢?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方式。[4]
美国著名学者David Kolb指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从具体的体验开始,然后对体验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反思被抽象化为概念和普遍的原理,最后概念和普遍的原理被运用到新的情境当中检验。这个循环的过程就是体验学习圈,如图1所示。[5]
从图1可以看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实践,而且还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来获得成长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将体验学习看作是“做中学”与“反思中学”的结合。因此,体验学习的引入将为教师培训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体验学习理论,尤其是Kolb的体验学习圈,笔者在参与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为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以下简称《培训教程》)过程中,亲身参加并总结实施了一些体验学习活动的案例,现与大家分享,也为培训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
游戏作为能大大调动学员积极性的一种方式,是本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培训中,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学员亲身参与,进而感受培训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要学习的知识。在《培训教程》模块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过障碍”的游戏。游戏需要三位学员参与,分别扮演三个角色:盲人、哑巴、瘸子,三个人要一起合作跨越事先设置好的障碍。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障碍时,瘸子向盲人描述障碍的形状以及应该怎样跨越,哑巴帮助行动不便的瘸子和盲人跨越有难度的障碍。三个人在游戏中互相配合,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帮助自己,共同达到了游戏的目标——跨越障碍。游戏带给学员欢笑并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游戏结束后,培训者马上引导学员切入本模块的主题——媒体的使用。很多学员都讲到,以前也接受过一些培训,培训者总讲“各种媒体应该组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总是没有什么感觉和体会,直到今天,才切身体会到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只有将各种媒体组合起来使用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模块中,没有死板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学习的例子,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受培训内容,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案例二:
同样是一个利用游戏来进行体验学习的例子:在《培训教程》模块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我说你画”的游戏,要求学员5~6个人一组,每组一幅图片,其中一个人负责解释这幅图片的内容,其他人根据解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图片的内容,游戏要求学员在10分钟内完成。游戏过程当中,所有负责解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向同组内的其他教师解释图片的内容。10分钟后,教师分别将自己画的内容与标准图片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画得完全正确。游戏结束后,培训者要求学员发表自己在游戏后的感想。一位教师这样说,在过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会因为一些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者自己讲授的知识点而大发雷霆,认为学生很笨。经过游戏后,他才体会到尽管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已经设计得很完美,而且自己的讲授也已经很清晰,但是如果缺少了对实施环节的有效设计,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他深有感触地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去责怪学生,而应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6]同样是一个很简单的体验学习的例子,可带给培训学员的却是理论说教所不能带来的深刻体会。试想,哪一位体验过这项活动的培训学员还会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不理解而责怪学生呢?毕竟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经历。
案例三:
这次培训的另外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因为教材编写者以及培训者相信,案例是体验的一种方式,也是体验学习活动开展的一种依托。在《培训教程》模块一《培训准备》的活动1《感受教育技术》中,提供了一个案例《马老师巧用DVD》,案例中展示了我国一座西部小城的马老师巧妙地利用DVD进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时而利用DVD中的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而利用DVD中的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支持学生的学习,甚至有时利用录像中的学生活动,使DVD光盘中的学生成为她所教学生的“虚拟学伴”,开展双方的竞争学习。课后,马老师把DVD光盘看作是她反思、学习的支持工具。我们知道,培训的过程仅仅持续几天,要让学员在这短短几天内去体验真正的课堂教学,恐怕不易。所以,教材编写者及培训者认为,将案例这一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运用于培训当中,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课堂教学。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类似于医生和律师,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产生专业知识的一种途径就是经验性知识的积累,而教学案例提供了一种典型情境,将教师经验性知识外化,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就使得观摩案例、研究案例成为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案例是经验性知识向专业知识转化的途径,在教师培训以及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
五、结语
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适时地使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更多地介入教师的实际经验,让学员在体验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铁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若干维度[DB/OL].http://www.jcjykc.com/Magazine/m200510/200510/51.html.
[2]裴纯礼,张德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定位与方法的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2).
[3]张铁道.关于体验式教师培训方法的个案研究——兼论促进成人学习的若干教学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1,(5).
[4]张华龙.体悟学习: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3,(3).
[5]David A. Kolb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EB/OL].http://www.infed.org/biblio/
b-explrn.htm.
[6]沈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感悟教育技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建设与试用体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1).
[7]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