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人性·依附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先锋作家登上文坛的苏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转型,在“红粉”系列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作为男性作家的苏童,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擅长写女性,被誉为表现女性的“圣手”。本文探讨的是他小说中书写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性视域下抛开了男权文化、女性的人性缺陷和对于男性的依附意识。
  一、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
  苏童生于江南小镇,从小家境贫困,童年时期曾患病一度躺在床上,被困床上的苏童唯有依靠书籍来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加之外婆和姐姐的照顾使苏童养成了温和、细腻的性格。特有的江南文化和成长环境使苏童对塑造女性形象产生极大兴趣,这与他对江南的历史记忆有很大关系。因此,苏童笔下有各形各色的女性形象,《妻妾成群》中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互相争宠斗艳的妻妾形象;《红粉》中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妓女形象;《妇女生活》中书写了祖孙三代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生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但是她们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苏童每篇文本都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她们在同一种生活状态下的不同选择,决定着她们的生存状态。在流露着颓败气息的《妻妾成群》中,有着几个忙于争宠和钩心斗角的妻妾,她们游离在丈夫和姐妹之间,有烧香念佛的大太太毓如、两面三刀的二太太卓云、高傲冷艳的三太太梅珊以及矛盾复杂的四太太颂莲。她们每天想着的只有争斗,如何在这幽深、阴暗的宅院中生存下去,结果是死的死,疯的疯,同样的悲剧命运,如此下去只能是新人看着旧人哭,循环往复。
  不同于封建大家庭中的妻妾争斗,处于过渡时期有待改造的妓女也面临着不同的抉择,苏童通过《红粉》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妓女形象,文中两个妓女面对被改造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出现了迥异的生存状态。两个妓女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这也预示了她们的命运。
  生活在不同年代的祖孙三代女性,在一个汇隆照相馆的地方演绎着她们悲剧的一生,娴是个梦想成为电影明星的女孩,孟老板的出现让她沉浸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娴对孟老板来说只是一个陪伴对象。芝在一个畸形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性格多疑,没有安全感,在和邹杰结婚后也是矛盾不断,最后自己也崩溃了。作为养女,萧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长大后的她依然重蹈了祖母和养母的覆辙,萧的丈夫小杜在萧怀孕期间出轨了,萧做了一系列惊人之举,最终他们的婚姻只能走向尽头。三代女人,不同的生存状态,却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
  二、人性的阴暗扭曲和同性倾轧
  苏童说过他的创作目标是:“打开人性心灵世界的皱折,轻轻拂去皱折上的灰尘,看清人性自身的面目,来营造一个小说世界。”苏童以男性作家的视角去书写女性,不同于女性作家塑造的顽强抗争、自立并逐渐成长的女性,苏童将女性自身的缺陷和弱点一一暴露。他以中性的视域去探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审视当弱化了男权文化的压制,女性自身中人性的阴暗面是如何将她们推向悲剧的深渊的,作者着重剖析的是人的问题,思考人性,男权文化和历史因素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文本中也有意遮蔽男性形象的在场,不管是《妻妾成群》中的陈佐千,还是《妇女生活》中的孟老板、邹杰以及小杜,这些男性形象都是弱化的。就好像苏童曾说过的一样:“在小说中,我对女性的关照主要是人性上的关照,虽然有时候她是阴暗的但她是高大的……我在表现女性的时候尽量让她们真实化,我从来不会去把她们无休止地美化,她们是什么样的我就写什么。”苏童展现的是女性的全部,人性之恶也是她们性格的一部分,当这些全部书写出来时,读者看到的将是一个完整的女性,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是真实的阐释。
  斯艾蒂说:“不能只把男性看作唯一的压迫者,妇女也可以被看作压迫者的同盟,并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压迫者。”因此,读者在苏童文本中可以找到很多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她们相互仇恨,自私、冷漠,做事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人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一点可以在苏童的很多文本中找到例证,《妻妾成群》中四位个性不同的女性,她们在渴望得到丈夫宠爱时展露出来的丑陋面貌让人愤恨,人性之恶在她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阴暗的院落中,她们本身是受害者,然而,她们在这明争暗斗中逐渐丧失人性,性格变得扭曲,唯有通过残害彼此来取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她们扭曲的性格中,折磨别人也是在伤害自己。苏童正是挖掘到了人内心深处的本性,探索了人抽离时代和历史所展现的人本身问题,进而达到深层次的文化反思和对女性自身
  命运的反省。
  三、牢固的依附性和缺失的独立性
  几千年的男权文化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在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自身的奴性使她们存在着自卑的心理。苏童笔下的大多数女性都是如此,她们有着美丽的容貌、鲜明的个性,唯独不愿摆脱男人,她们宁愿做男性的附属品,也不愿自己独立去争取想要的生活。她们从“奴性在身”到“奴性在心”的转变让她们彻底丧失了独立意识,除了依附男人,她们似乎找不到别的出路。长久以来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建立了一套男性价值标准,女性的容貌和身体是男性的所有物,是用来取悦男人的,当男人想要一个安稳的家庭就会找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当他们想要纵欲享乐就去找妩媚妖艳的姑娘。一个女人凭借美貌和婚姻去依附男性,但是这种关系也是不牢靠的,红颜易逝,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就像《妻妾成群》中的姨太太们,伴随她们的老去,会有更年轻的五太太、六太太来取代她们的位置。
  李银河的女性主义观点告诉人们:“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时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这就是男权思想统治下女性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的原因之一,因为就连最平凡的男性在优秀的女性面前他也会有优越感,就连苏童小说中的很多男性也是如此,和这些美丽的女子相比显得死气沉沉,却能让女人臣服于他们,因为他们是男性,就是要高女性一等。其实,苏童在探讨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性时,有意识地取消了父权的在场,颂莲父亲自杀死掉了,秋仪的父亲是一个瞎子,对她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小萼和娴的父亲也在她们小时候去世了,父权的缺失使得她们想要找到庇护,于是就要找个男人来依靠。苏童塑造的这些女性让人们进一步思考特定文化下女性的生存狀态,剖析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制下如何丧失独立性,压抑自身的情感需求,失去反抗意识。这些女性不同于女作家笔下出走的“娜拉”们,像杨沫笔下的林道静,她们知道反抗也是没有用的,《妻妾成群》中的梅珊就是很好的例子,她想逃离这座深宅大院,但是最终被杀害了。依附的结果是悲剧,反叛的结局便是牺牲。所以,她们不去思考其他出路,逐渐压制自身的独立性,最后女性被物化,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在大的社会中已经丧失话语权的她们,只有尽力依附男性而求得生存。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讨论苏童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认为除了男权社会压制,自身的性格缺陷和人性的卑劣也是她们悲剧结局的一大原因。这一文化深层的剖析,引出了男权文化中女性天生的依附意识和在这种环境下独立性的丢失。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矛盾复杂的,正因为这样,才显示出性格背后的生存问题。透过这些女性,人们也能深入思考人、社会和历史问题,对女性自身的进步同样也具有启发意义。
  (黑龙江大学)
其他文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更是新传统文化的开创者。《论语》记载了孔子的生平言行,《春秋左氏传》详载了其有关政治活动的事迹,还有《孟子》《公羊传》《谷梁传》等先秦诸书都可见其他有关孔子言行和家世的记载。到了西汉,司马迁以之前的记载为基础,编纂成《孔子世家》,它成为第一篇完整记载孔子生平的传记。  阅读司马迁的《
期刊
日夜相思情绵延,长年爱恨多喜忧。  此刻,一阵寒风吹过,一场飞雪从三千米的高空飘落,气温骤然降至零度以下,姑苏的寒冬腊月,悄悄然然地来了。  黄昏,门外的风越吹越紧,透过门窗的风,从罅隙中钻了进来,彻寒入骨,令人战栗。孤独、寂寞的我,一半清醒,一丝淡然,醉倒后陷入冬眠,深卧于一片雪花曼舞的诗意中,酝酿一场情意缠绵的相遇。  清晨,透过轩窗,瞥见一个个小精灵矜持又顽皮地或在天空打着旋,或划出柔美的弧
期刊
包包上的装饰图案,不仅起到装饰包包的作用,还起到传递文化内涵的作用。本项目研究图案设计在包包中的运用,实践探索包包的制作流程,以笔记本电脑包为例,主要探索包包的图形设计、结构设计、材料、制作工艺等内容,设计与制作装饰图形设计新颖、结构创新实用、美观的包包样本。  一、图案在包包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包包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并且种类繁多。从性别方面分类,有男性包和女性包;从造型和用途方面分类,有背包、挎
期刊
华灯艳彩,波光映辉,傍晚,春意盎然的黄埔江畔,春风柔阑,樱花灼灼,杏花鳞次。江风牵着春暖,绵绵拂过眉颊。樱花柔抚星空,温柔点亮了红尘风华流砂。杏花蕊红,惊艳了岁月沧桑。它们或素雅、或华贵,以其怒放的姿态与春风厮守,与春天拥抱,绽放自己的精彩。  开满浦江两岸的繁花绿叶,在春风化雨中选择静放。擦肩款款走过的情侣,在璀璨霓虹的繁华下,暖暖点缀起城市的舞台。突然,冰冷的尘世多了几分烟火气息。轻柔的春风,
期刊
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来研究者众多。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以期揭示本时期学术界对《释名疏证补》的研究方向和新取得的进展。  东汉学者刘熙的《释名》历来被视为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和传统训诂学的经典著作,但是其最初的版本比较粗疏,错漏很多。明代学者毕沅作《释名疏证》后,其版本才大致可用。除畢沅外,学界普遍认可的对《释名》贡献最大者,当数清代学者王先谦。
期刊
我故乡的老屋是一座木屋,最初建于1964年的冬天,后来又在1974年扩建过。算起来,老屋已经在风雨中经历了近六十个春秋了。带着岁月的沧桑,老屋的瓦片由原来的靛蓝色变成了青黑色。以前光滑圆亮的檐柱,外表已经有了腐化的痕迹,变得黯然失色、粗糙不平。正堂两边的大装木板和前面照壁上的木板都已发黄变脆,看上去好像有一层细细的木屑要掉下来。老屋就像一位老人,脸色逐渐变得枯黄,额头和眼角都布满了皱纹。我知道,老
期刊
叶广芩是当代陕西文坛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三秦厚土的滋养使她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最值得称道的是,她以陕西秦岭的动物植物、山势地貌为创作素材,写出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动物题材小说以及一些关涉秦岭生态面貌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以崭新的视角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本文从叶广芩秦岭文化作品中的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及家族环境的浸染、巍巍秦岭的直接熏陶等几个方面,探源叶广芩秦岭文化
期刊
平儿,“平”又“不平”。“平”在她不卑不亢,不温不火;“平”在她进退有度,周全妥帖。“不平”在她色才德兼备,真善美并存;“不平”在她命运不平顺,其命薄“比黛玉尤胜”。作为一个没有判词的丫头,作者曹雪芹仍用大量的情节来描写她,被四次写入回目,可见作者对她的喜爱。有关他的行事、品格贯穿于小说始终,显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可见平儿是作者有意突出的一個特殊人物。虽没有判词,但曹雪芹还是给了平儿一个字:“俏”。
期刊
余华并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笔锋刚劲有力,独树一帜的语言系统构造出一系列荒诞、怪异、隐秘的文本。余华的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屡屡可见,他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塑造出各种“父亲”形象,如荒诞无耻的“父亲”、丑恶异化的“父亲”、苦难艰辛的“父亲”、正直无私的“父亲”、善良温存的“父亲”,尽管每一部作品中“父亲”的道路迥异,但最终都走向了一个结局。  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领军人物,
期刊
《八骏图》是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具有独特性的文本。在浅层次上,《八骏图》可以看作是作家对“都市—乡村”对立景观的建构,而其更深的意蕴则体现在潜藏于文本中的作家个人的隐秘心理、价值追求以及技法尝试等方面,人们从中可以窥见沈从文创作成熟阶段较为复杂的创作动机。  发表于1935年的《八骏图》是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代表作。通常认为,小说是通过对包括主人公达士先生在内的八位教授的状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