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血型的分子机制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和ABO等位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ABO亚型的基因分型。

结果

先证者红细胞包含A和B抗原,同时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PCR-SSP结果显示样本基因型为B/O2。单链测序分析发现297A>G、526C>G、657C>T、700C>G、703G>A、796C>A、803G>C和930G>A突变,可推断为B(A)02/O02基因型。该序列与B101基因序列相比仅在700位发生了C>G的突变,该位点的突变导致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B(A)血型先证者与2名血清学特征为A2B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均相合,临床输注无输血反应。

结论

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类似A2B表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628例先天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628例先天畸形新生儿中,共检出207例26种异常核型,异常率为33.0%。其中三体核型167例(80.7%),罗伯逊易位14例(6.8%),缺失12例(5.8%),单体型4例(2.0%),平衡易位5例(2.4%),末端增加2例,衍生染色体、倒位和重复各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新生儿先天畸形甚至死亡
目的分析伴有t(5;12)(q33;p13)染色体易位的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总结这类疾病的共同点及差异。方法对7例伴有t(5;12)(q33;p13)的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或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PDGFRb双色断裂重排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基因重排,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7例患者诊断各不相同,以男性为主。核型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与正常人CD4+T淋巴细胞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探索哮喘可能相关的生物信号通路,阐明CD4+T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应用芯片检测CD4+T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Ingenuity通路分析软件(IP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哮喘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997个基因表达显著异常,其中上调805个、下调192个,有38个
目的探讨1个表现为血管母细胞瘤的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家系VHL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法对VHL基因进行突变检测;通过Swiss-Model三维建模分析突变pVHL的三维结构。结果先证者及家系中的其他患者的VHL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c.426delT(p.V142fs)[NM_000551],该变异
目的检测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的LDLR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LDLR基因的全部编码及侧翼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携带纯合突变以及复合杂合突变的患者,通过父母样本测序或T克隆测序明确突变的双等位基因来源。结果在7例患者中检出了8个LDLR基因突变,分别为c.259T>G、c.513d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基因的变异规律及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3例苯丙酮尿症家系的先证者PAH基因全部13个外显子进行测序检测,同时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PAH基因是否存在大片段缺失重复。结果113例先证者共226个等位基因共检出195个变异位点及3个大片段缺失重复,检出率分别为86.28%和1.3
期刊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缓解疼痛应用羟考酮镇痛剂量与OPRM1 118A/G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应用DNA测序法对203例中重度癌痛有效患者的OPRM1 118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比不同基因型患者在治疗后3天、30天疼痛程度与羟考酮使用剂量的关系。结果OPRM1 118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78%、52.70%、12.52%,在治疗后3天、30天GG基因型患者的羟考酮使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