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超二倍体的Ph+/BCR-ABL阳性髓系白血病二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1个兄弟3人患病的帕金森病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收集所有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及RNA,综合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及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帕金森病的致病突变。对所发现的剪接位点突变,用患者RNA逆转录而成的cDNA进行验证。结果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发现先证者存在PARK2基因第3外显子杂合缺失。下一代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PARK2基因第6外显子上游3个碱基处1处剪接位点突变(c.619-3G>C)
期刊
目的检测7个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Y chromos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Y-SNP)位点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无关男性中的分布,为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HapMap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获得在蒙古族中二等位基因频率预期接近0.50︰0.50的7个Y-SNP,以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95名蒙古族无关男性DNA的7个Y-SNP进行检测,用
目的探讨1例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的遗传发病机制。 方法应用核型分析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确认性染色体、Sanger测序法对SRY基因测序、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外周血DNA外显子组测序、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
期刊
目的对1例高胆红素血症伴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寻找其病因。方法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检测患儿及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测序检测患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结果核型分析显示患儿为4p部分三体合并XYY综合征,异常的染色体遗传自母系平衡易位的衍生染色体,核型为47, XYY, der(13) t (4;13) (p12;p10)
目的探讨1例嵌合型13号环状染色体伴卵巢早衰的成年女性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探讨嵌合型13号环状染色体与卵巢早衰之间的关系。方法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检测(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卵巢早衰,染色体核型为46,XX,r(13)(p13q34)[86]/45,XX,-13[9]/46,XX,r(13;13)[5]。CMA检测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对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 CAKUT)胎儿进行分析,探讨其单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产前超声提示为CAKUT伴或不伴其他畸形的胎儿样本26例,其中19例为G1组,WE
目的对1例新发的46,X,der(X)t(X;Y)(p22.3;p11.2)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应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二代测序技术对胎儿及其父亲和姐姐进行分析,同时用PCR产物电泳、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arrays,SNP-Array)、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
目的分析1例镶嵌非整倍杂色体综合征( mosaic variegated aneuploidy syndrome,MVA)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MVA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显示患儿的非整倍染色体细胞占54.5%(6/11);测序结果显示患儿BUB1B基因编码区存在c.826delG(p.Asp276Metf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