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抒写与历史进程中的整体经验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作为人类从自然到社会最初的存在场域,作为社会存在的原初空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演绎的最初的基点,数千年来,存续着人类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承载人们的思想、情感、习俗,让人类的存在得以从自然形态到社会形态逐步演化,进而演进为城镇和高度繁荣的城市形态。

一、乡村从来就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初资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度,乡村抒写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独具人文内涵与艺术特色的乡村抒写。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派应该说是最早被命名的乡村抒写,他并非仅仅外在地抒写自然风光与田园景致,更是抒写他内心的高洁与悠远,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愤懑,对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不屑,令“田园诗派”获得了一种高洁的精神品格,一种朴素的俯身社会底层的大爱情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转型巨变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活跃,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提升,面对渐被碾压的乡村与被异化的城市,1987年湖南青年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了“新乡土诗派”运动。“新乡土诗派”着重于写景状物,以家园乡土文化为诗歌的精神源泉,其间虽几经沉浮而初衷不改,最终以其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品格,成为这些年中国诗歌历程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一脉走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剧加速,城市与乡村的落差如自由落体般加速,构成一个现实形态的巨大的沟壑。特别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区,大量乡村农家子弟纷纷涌向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镇和都市,乡村似乎成为传统节假日回乡祭祖的地方,成为城市可有可无的休闲去处,辽阔的乡村越来越空寂,丧失了其作为社会形态与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基点功能,广大乡村作为社会形态庞大的存在,似乎丧失了基本的活力,亿万乡村民众成为一个空寥寂寞的恍若隔世的存在。
  與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在信念、价值、尊严、道德、情感等个体生命主体性方面的落差越来越大,这种以价值向度为内核的众多文化观念的隔膜与冲突,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城市与乡村的隐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隔膜与对峙,构成了一个时代最为惊心动魄的存在图景,昼夜撕扯着国人的心灵,成为一种比刀锋还要锋利的时代的病痛。
  人们在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中感到空前的失落,信念丧失、价值倒塌、尊严缺失、心灵扭曲、人格麻木、道德沦丧,又将乡村作为心灵伤口的慰藉地,作为对现代性抵抗的宿营地,作为对数千年农耕文明最后挽留的精神象征。大家纷纷将目光伸到遥远而有些陌生的乡村,以期在乡村重新找到灵魂的栖息地……
  在上述背景之下,乡村抒写的话题近几年又被重新提及。乡村抒写、当代乡愁、当代田园诗歌、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等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指认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与困惑。显然这样的揭示是诗歌对转型的历史进程的有效观照,这样的分裂与困惑又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极具意义的原生资源。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梳理,我们对诗歌现场的创作态势才有比较清醒的认知与客观的把握,我们的创作也才能获得一种自觉的意识,获得哲学层面的意蕴,对正在丧失的诗歌精神的一些基本元素才有可能获得一种当下性的重构。

二、历史进程提供了乡村抒写的历史语境及特征


  那么怎样来理解历史进程呢?
  在城市与乡村这样无奈的纠葛与对峙之中,在人们的心灵被城市现代性碾压而不知所措和日渐破碎的景象之中,我国制定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消灭贫困的国家方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消灭贫困的战争。
  经过举国上下数年的艰难努力,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全国人民共同迈进小康时代,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那么怎样来理解历史语境呢?
  不同的时代生成不同的历史语境,自新诗诞生以来,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语境,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科学、民主、自由为内核的精神诉求构成那个时期的历史语境。抗战爆发之后全民族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抗日救亡的伟大壮举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转型巨变同样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新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又构成了该时代的历史语境。而我国广大农村数千万人摘掉贫困的帽子,确立新的历史身份,与所有国人共同迈进小康社会的现实图景,无疑是我国当下社会最为激动人心的历史语境。
  新的历史进程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语境,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人文意义,我们的创作应该将乡村的蜕变与国家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将亿万村民的身影投放到历史的大幕之上,将他们的呼吸与时代的节点相贯通。只有实现了这样的结合与贯通,我们乡村才能具有真切的时代气息,乡村的命运才是典型而丰富的,数千万村民的个体生命才是伸手可触、栩栩如生的,我们的创作才会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的气息,这样的乡村抒写才能彰显历史的意义与时代的内涵,我们才会从全球的视角来认知这个历史进程的世界性意义,使作品蕴藏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精神价值。

三、乡村抒写的整体经验的三个基本点与当下性重构


  我们知道,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语境,同时必然呈现出不同的整体经验。
  上世纪80年代初万人空巷的电视连续剧《渴望》,揭示了特定年代之后世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这个呼唤就构成了那个时代渴望“尊重心灵”的整体经验;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同样揭示了那个荒谬时代结束后人们内心的迷茫,人们急需寻找心灵的出口,梁小斌的钥匙所象征的心灵的出口同样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尊重心灵”的整体经验;汪峰的一曲《北京北京》,揭示了转型巨变之后高度发达的大都市对一代青年的裹挟,他们纷纷涌向北京,成为北漂一族,他们迷茫、无助、挣扎、绝望,这些存在图景同样构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代人的整体经验。   就当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同迈进小康时代这个历史进程来看,数千万民众从此撕掉贫困标签,他们由此被激活出前所未有的新信念、新价值、新尊严、新气质、新认知、新诉求,构成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乡村最根本、最具活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整体经验。
  正在被激活的中国辽阔的乡村大地,是正在展开的一幅全新的历史性画卷,每一个乡村,都是这幅画卷的精美而生动的笔触,都承载着千百年的梦想,都彰显着这个时代的气息。如果没有整体经验的抒写,没有对其所彰显出来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乃至文化心理的最新发现与有效概括,我想我们的创作只能是外在的,是在时间之外的零星写作,仅仅是一串沙滩上的脚印,一阵微风,一个细浪,它轻易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的创作是苍白的,甚至是无效的。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历史性的成就,正处于收官阶段,乡村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抒写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有内涵与外延。人们对全新历史身份的确立,对个体生命主体性的重新审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有着全新的认知。
  下面我具体谈谈乡村抒写整体经验的三个基本点:
  1.个体生命最新历史身份的确立
  消灭贫困,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是对个体生命基本生存权的高举与加冕。就当下我们辽阔乡村的生存图景来说,数千万贫困人口不仅确立了新的历史身份,还与国人一道共同迈进小康时代。这是共和国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历史的高度负责与担当,这是新时代乡村抒写的整体经验最根本的方面。
  2.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如果说摘掉戴在头顶上的数千年的贫困帽子,撕掉贴在身体上数千年的贫困标签,我们更多是从历史的进程来解读,从深刻的社会意义来理解,那么数千万脱贫人口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他们物质生活水平与居住环境的巨大改善则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现实。特别是从边远贫困山区整体搬迁到城镇的人们,他们一步跨越了千年的历史,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在城镇就业或颐养天年,孩子们也在城镇入托或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是早已在农村致富的群体,还是刚刚脱贫迈进小康的人们,他们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图景,无疑构成了乡村抒写的又一个基本点。
  3.生命主体性被激活所释放出来的全新的精神诉求
  生命意志最大限度地彰显应该说是一个时代進步的标志,这种生命意志与生命主体性的激活,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信念的重新审视,对价值的重新判断,对尊严的重新解读,对道德与情感的重新理解等等诸多方面。
  乡村与个体生命重新被激活,脱贫民众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的意志与精神身姿,闪动着魅力四射的活力。
  个体生命全新身份的确立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迫使人们追求更多的精神诉求,他们渴望尊严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渴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渴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渴望个体生命主体性的高度释放,渴望在更高的意义上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正义。这些个体生命被激活之后的更多精神层面的诉求,同样构成历史进程中乡村抒写的整体经验。
  也许被激活的生命意志和精神诉求与现实生活依然存在一定的落差,这同样体现出这个历史进程中整体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更是我们需要长期考察与理性分析并着力创作的主题。
  我们概括出乡村的整体经验,在具体的创作中,我们还必须深入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进入每一个毛孔和细胞,才能将一个时代的乡村抒写有效地呈现出来,才能将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效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
  综上所述,整体经验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与精神高度。乡村抒写中,我们既要抒写脱贫民众的全新身份所带来的新信念、新价值、新尊严、新理想、新担当、新气质、新风尚、新诉求,要展现他们被激活的沉寂数千年的生命意志与蓬勃生机,又要抒写他们更高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与现实生活图景之间依然存在的不同步、不同频、不共振的心理落差与现实的纠葛。全新的身姿与一定时期内诸多的不同频不共振所构成的现实图景和精神落差,这种特定的生存状态、生存心理、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时期都将同时存在。这种状况既是乡村历史进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集中表现,又是我们创作中需要充分尊重、深刻揭示的重要主题。
  上述是我们在乡村抒写中必须深刻把握与精准概括的历史性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才是符合文学的基本规律与精神旨归的,我们的创作才会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历史进程中的乡村抒写才能获得一种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与更高意义的人文精神的重构。
  2020年9月19日于贵阳南景书院
其他文献
十里水乡记  午后,乘一艘船到蓉溪  像归隐图中的渔人  芦苇深处,我们像一个个闯入者  来到另一个世界  倾斜的树干枝丫荡着湖面  白鹭,是一首首飞往天空的歌谣  踏上丰钱桥,我们不敢说话  生怕会惊扰河里的沉石  而所有关于人的故事  都倒映进这片平静的湖面费家大院  鸟鸣婉转,犹如树叶与日光  在这个春日的上午  互相磨合  这座百年老房,仿佛一個岛屿  镶嵌在这个小区里  有人路过,用现代
期刊
石家庄,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石头很多的村子,就好像全天下的石头都能在这里寻根问祖。  有位诗人叫大解,他总嫌这里的石头不够多,千里迢迢从各地往这里搬运石头。有一次他从西藏抱回来一块大石头,西藏因此就变得轻了一些。  还有位诗人叫陈超,被人世间的苦难折磨了很久,他以为自己被磨成了一块石头。  于是,有一天他从高楼落下,石家庄因此变得重了一些。  古书里管这儿叫常山,不知道啥时候就改成石家庄了。  这里的
期刊
我生来有一片土地,如同她的爱。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片土地能给我什么样的理想。  我爱她,是因为这里没有墙角的老鼠洞,没有墙头等着风的杂草,也没有比爱更仇恨的陷阱。  在她的世界里,爱是最干净的时空。  我用我的语言抱紧全村的人,他們不嫌弃我残缺的样子,因为从小我们是一起长大的。  打过架,骂过人,玩过自己。  现在的我们,成了这一代人聚集的这一片土地的主人。  哪一天我回家,找不到家门,我可以大
期刊
向大海致意  碎银。蓝钻。金涛的流苏。舞者的余韵。  沉锚。暗礁。珊瑚。朽木。早无生死之心。  海面的静谧与水底的波澜,柔韧且了无挂碍。  海面上空,驾着幼兽逡巡的王,亲切如睦。  令人警醒的魔法。众鸟飞散,时间停顿。魅力掌控于一粒细水、恒沙与轻风。  理乱流,清浊世,荡恩仇。漂流瓶正孤独捎走人间的悲喜。  净目。涤身。荡胸。以悬浮的盐的翠粒。以恻隐,以微软的轰鸣。  独自对镜,在沉湎中获得力量。
期刊
我只能相信  我只能相信  冬日来临之前  “犁翻起深处的黑土”  我只能相信  天空崩塌之前  “筛子提了足够饮用的水”  我只能相信  当爱开始之前  路途遥远,鞋已挂在檐下最重要的事  她说  吃一根棒棒冰吧  那是在傍晚,遛完小灰  之后的事  我像一条河那样淌着  天上还挂着薄云彩  大姐们的广场舞早已火热  河边的钓鱼人闪着蓝光  我像一条河那样淌着  再没有比吃一根棒棒冰  更重要的
期刊
绝句·玉山图  千山雪没无人迹,万里尘清天籁沉。  缥缈飞来闲野鹤,悠悠带月入空林。浪淘沙令·登黄鹤楼   烟敛碧云收,横笛吹秋。鱼龙惊起万千愁。仙子已随黄鹤远,月照危楼。   暮色满汀洲,人似沙鸥。古今世事总悠悠。星月涌波天地阔,江水东流。忆少年·金陵怀古   古今多少,荒台落日,苍苔断碣。红尘似春梦,有悲欢谁设。   世事浮云无可说,几时回、六朝豪杰。露桥淡烟里,任笛吹明月。绝句·扬州作  前
期刊
他们收割了一万年的阳光  该遗忘的,早已经遗忘  我的血液,我的家乡我千年的姓氏  那些被反复肢解的时光就像  体内被割的器官  今天,我没有权力遗忘  今天只属于亡灵,他们是时间的审判者  那些细节,染红喜马拉雅山的雪峰  他们提升了今天的海拔  他们从废墟里探出头来  黑洞洞的眼眶,命令钢铁重新回到钢炉  随手扯起一条古老的河流,将它  倒挂在天上  他们让时间哑口无言  让每一天,都变成了时
期刊
乡村是传统中国的生存样态,是传统社会超稳定的结构,使中国呈现出费孝通所说的“乡土中国”的特征。现代文明的莅临,全球化的席卷,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使之难免走向沦陷和疼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体验和书写着这一乡土经验和沦陷之痛,构成现代文学的一大母题。时至今日,作家们的乡土情结与乡愁感受更为浓烈,在评论界引起的关注与反响,也是与日俱增的。  乡村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自然空间,它历来都是一个文化空间,也是一个
期刊
我是从一首长诗认识南鸥的,那首《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的长诗也许不应当被忽略和遗忘,我至今仍然认为,那是他建立起自我诗人形象的一次非常漂亮的出场,尽管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具有相当辨识度的诗人。自那时起,一个有重量的诗人南鸥定格在我的视野,他的“我在自己的家乡成为异乡人”的生存恐惧和精神孤独成为滋养他诗歌魂魄的乳汁。可贵的是,他一路写来,像一名无畏的勇士,又像一个委屈的孩子,深刻地嵌入历史的记忆与个体的
期刊
云,或从军轶事  左前方老式卡车腾起的水雾,  接踵看不见的云,  在闷闷不乐穿梭。  我在想,是哪块云  会砸下击落我,  它们把比光跑得还快的我,  粗暴地左右一揽,拧成绳。  有人忙里偷闲示范,  重要文件,进入保险箱。  二十年前,我在其中放置诗稿。  几张面目模糊的纪念钞,  薄薄的,夹在诗集中间。  好像我在读诗时,拥有  双重之财富。  这癖好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某个光顾的贼跳进去
期刊